公元 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农历乙巳年三月初七 清明 北京时间
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 | 中外学术会议博物馆展 | 图片新闻 | 个人专辑 | 学术专栏 | 专题研究 | 网络信息搜索 | 在线留言入口 | 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
与我联系
网站地图
推荐与人

栏目结构
 

返回首页
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333)
 ├研究所概况与宗旨(55)
 ├马克思主义与文化价值研究室(8)
 ├知识科学研究室(7)
 ├价值科学研究室(10)
 ├知识与劳动发展研究室(3)
 ├劳动哲学研究室(3)
 ├劳动与家庭文化研究室(20)
 ├中国货币文化研究室(2)
 ├劳动与感恩文化研究室(7)
 ├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室(26)
 ├劳动组织与管理研究室(47)
 ├学习型组织研究中心(2)
 ├科学、宗教与社会价值观(79)
  ├研究室动态信息(4)
  ├宗教理论研究(7)
  ├佛教(10)
  ├基督教(4)
  ├伊斯兰教(16)
  ├天主教(1)
  ├道教(2)
  ├其他宗教(4)
  ├宗教政策(7)
  ├宗教学术新闻(2)
  ├儒教(17)
  ├科学、哲学与神学(3)
 ├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室(21)
 ├传统文化与价值研究中心(9)
 ├劳动教育理论研究室(9)
 ├劳动素养教育研究室(4)
 ├劳动培训研究室(1)
 ├劳动幸福研究中心(20)
中外学术会议博物馆展(16)
 ├学术会议博物馆简介(2)
 ├境外国际性学术会议(0)
 ├在上海召开的学术会议(13)
 ├境内其他地方学术会议(1)
图片新闻(28)
 ├何云峰摄影(28)
个人专辑(28)
 ├钱宏GDE研究(28)
学术专栏(72)
 ├高等教育(72)
 ├大学收费(0)

文章总数:477
图片新闻:39
评论总数:21
阅读总数:2118949
 

图片新闻 更多图片
 
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 - 知识科学研究室 - 知识世界的进化客观上要求建立专门的知识科学
知识世界的进化客观上要求建立专门的知识科学
添加时间:2007/4/3 11:06:23 所在栏目:『知识科学研究室』 阅读:3885 作者:何云峰|webmaster@heyunfeng.com 来源:
在宇宙的无限进化链条上,知识世界作为进化的结果而产生,只是近现代人类才面临的。当然,知识世界既是进化的结果,同时它又是一种新的进化方式,因为知识是主观精神客观后的产物,它的进化跟物理世界的进化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在知识世界里,知识是进化的主体,也就是知识世界本身也要不断地进化着。知识世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个客观事实。但真正注意到这个事实的人是波普。它提出“三个世界”描述客观知识世界,并且专门讨论了知识进化与发展的问题(他称之为“知识增长”问题)。
从波普的“三个世界”理论来看,知识是宇宙普遍的长期进化的产物,因为人的认识能力是在自然界的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人类认识能力的形成标志着人类主观意识现象的出现,也就是从物理世界(即波普的世界1)进化到了主观精神世界(即波普的世界2)。由于人类意识能力的产生会导致认识结果、人类经验的积累,这样慢慢地就会形成一个由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所组成的新的世界,这就是客观知识世界(即波普的世界3)。这样,按照进化认识论的观点,三个世界组成了进化链条上不同的突现环节。而且,第三世界产生后,它本身又会按照进化的一般原则继续进化 。 从普遍进化的连续链条看,三个世界组成了先后相继的历史演化过程,即由世界1-->世界-->世界3。最早存在的是纯粹的无机自然界;在较高一级层次上出现了有机体;接下来是更高层次上的生命现象;再高一个层次是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出现;然后产生意识状态即人类认识能力的突现;最后出现人类精神的产物,如科学理论、艺术作品等各种客观知识。知识世界的出现标志着宇宙普遍进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波普这里谈的“三个世界”其实涉及到“四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主观精神世界和客观知识世界。所以,作者认为,应该将波普的三个世界理论修改为四个世界的理论:即第一世界自然界,第二世界人类社会,第三世界主观精神世界,第四世界客观知识世界。在人类知识和经验并不十分发达的时候,主观世界和知识世界往往很难彼此独立,二者就没有严格地分化,从而被作为精神的东西放在一个范畴里。但在现代社会里,这两个世界的彼此相对独立已经十分明显。因为,大量的知识客观化,以一定的物质形态为外壳而存在,从而也就实际上在存在方式上离开了人脑。这样一个作为主观精神世界的产物而不断积累,逐渐就形成了自身的发展形态。这就犹如,第二世界是第一世界进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样,第三世界必然是第二世界发展的产物。没有第一世界,就没有第二世界,没有第二世界,也就不会有第三世界。所以,第四世界的出现是进化的必然。而且跟主观世界永远不能离开客观世界一样,客观知识世界对主观精神世界的这种依赖关系即使在第四世界已经相对独立的情况下也仍然会存在。
客观知识世界作为世界2即人类认识(主观世界)的产物,同柏拉图的理念世界、黑格尔的客观精神世界(绝对精神)有些相似。也就是,知识作为精神的东西在这里被客观化、主体化、相对独立化。波普指出:“如果不过分认真地考虑‘世界’或‘宇宙’一词,我们就可以区分下列三个世界或宇宙:第一,物理客体或物理状态的世界;第二,意识状态或精神状态的世界,或关于活动的行为意向的世界;第三,思想的客观内容的世界,尤其是科学思想、诗的思想以及艺术作品的世界。”“因而,无可否认,我讲的‘第三世界’与柏拉图的形式论即理念论有很多共同之处,因而也与黑格尔的客观精神有很多共同之处。”
这样,我们就有了两种不同意义的知识或思想的存在:“(1)主观意义上的知识或思想,它包括精神状态、意识状态,或者行为、反应的意向,和(2)客观意义上的知识或思想,它包括问题、理论和论据等等。这种客观意义上的知识同任何人自称自己知道完全无关;它同任何人的信仰也完全无关,同他的赞成、坚持或行动的意向无关。客观意义上的知识是没有认识者的知识,它是没有认识主体的知识。”
今天,大量知识出版物的存在,人类学科的迅速多样化,知识量飞快增长等,这些都是知识世界存在的客观事实。而且,不仅客观知识作为一个对立的世界已经存在,它的进化、发展规律也不断地被人们所揭示。当然,从目前的认识状况来看,我们对知识世界的发展规律还把握得相当肤浅。这就要求,有专门的科学来研究这个世界。
波普曾经涉及到知识世界发展的一些规律。他认为,无论世界3(我们这里的世界3相当于波普的世界2,下同)的主观认知活动,还是世界4的客观知识发展都遵循着共同的类似于生物世界的试错法的基本规律。在生物界里,生物有机体对环境没有确实的了解,因为环境在不断变化。生物对环境只能采用试错的方式予以适应。如果一种有机体特征不能适合环境,就必然被淘汰,而另一种特征会出现,直到形成相适合的稳定性特征。与此相类似,主观知识的进化也是一个试错过程。波普指出:“我们的主观知识甚至知觉知识,都由行为意向构成,因此,它只是对实在的一种试探性适应;我们至多只是探索者,无论如何都难免有错误,没有不出差错的保证。” 由于客观知识是主观世界的产物,既然主观知识世界遵循试错法则,所以客观知识必然也要遵循这一普遍的生物学法则。

摘自何云峰:建构知识科学作为一个新的科学门类,载《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01期,第80-83页。


上一条:已经没有了
下一条:论知识科学的性质和特点

相关内容连接:

·知识社会学(sociology of knowledge) 简介
·知识科学
·科学的九大门类
·论知识科学的研究对象
·论知识科学的性质和特点

 
 

本网所有内容仅供教学和研究之参考使用。任何其他用途,请同我们联系。
48237260@qq.com|网站登记:沪ICP备18040211号-1 公安备案号31011202007865
Copyright © 2000-2025 GreatMan (好汉网). All rights reserved(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