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看,从婴儿期开始到4岁之间是儿童品德心理形成的基础阶段,此时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主要是在家庭中进行 。一般来说,4岁之前的儿童受家庭之外的影响是最小的。到幼儿园时期,儿童才会受到更多的外部环境影响。到小学阶段,则主要受学校的影响大,但总体来说,孩子仍然处于家庭的呵护下。一个人脱离家庭为主的依赖关系一般都是在成人以后。可见,在整个成长中,家庭始终是一个成长基地。在这种情况下,劳动教育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品德教育都应该要充分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
儿童的品德发展会有一些关键敏感期。错过这些敏感期,教育的成效会下降。而儿童发展的敏感期都是家庭依赖性最高的年龄段。例如,秩序敏感期大致是2至4岁,社会规范敏感期大致是2.5至6岁,文化敏感期则更晚,大致是6至9岁之间。这三个是人的社会属性发展的关键内容。对孩子的劳动教育,要从其社会性发展肇始的时候就要着手进行。从这个年龄的劳动教育开始阶段就应该直接跟社会规则、规范意识的培养联系起来。人一出生所接触的最早社会关系就是家庭。这个时候的人跟一般动物实际上并没有很大的区别。而且婴儿是物我不分的。在物我分别之前,婴幼儿基本上是属于一般动物的存在。只有其物我分离之后,更多地有社会属性发展的时候,他们才会逐渐朝着真正属人的方向发展,“表现为小班幼儿往往不假思索地轻信成人的评价,他们的自我评价简单地重复成人的评价,大班幼儿逐渐学会独立评价自己的能力” 。可见,从幼儿就进行适当的劳动教育,对于初步的劳动认知,形成简单的社会规则意识,是很有必要的。这表明,家长应该有给幼儿进行劳动教育的共识,明白劳动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的基本道理。
只有整个社会普遍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才有可能进一步探讨如何发挥这种基础作用。目前,这样的共识之所以还没有广泛形成,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家长总认为,吃饭穿衣主要是家长的事情,教育主要是学校的事情。这样的认识误区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家长对劳动教育的主动配合。既然孩子在成年之前的主要生活空间是家庭,那就应该在家庭中重视劳动教育问题。一个简单的道理: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中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家庭度过的。因此,家庭理所当然应该是教育的主战场。尤其是,孩子的德性养成,人品素质,健全人格塑造,等等综合“情商”培养方面,家庭的作用往往比学校和社会更加重要。学会做人,主要靠家庭。学校教育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即“智商”潜能发掘、发展,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学会学习,知识增长,主要靠学校。长见识,学会社会化生存,则主要靠社区和整个社会。
家长现在的这种认识误区,原因很复杂。可能涉及家长对劳动教育的本质如何理解的问题。劳动教育不是简单地鼓励学生参加劳动活动,也不是要让学生都去从事体力劳动,更主要的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情商”培养问题,更多涉及的是做人的问题。劳动教育的核心是要让学生明白,要用自己的诚实创造去展现自己的价值和属人的属性。一个人究竟是靠父母、靠社会来养着,还是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的美好未来。这是涉及学生将来成为何种人的问题。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这实际上就是强调,一个人最后成为怎样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属人结果,要靠其自身劳动去自我塑造,自我实现。任何人所是的样子,不是别人“安装”给他的,而是他自己的劳动创造的结果。人与一般动物的根本差别正在于此。动物的所是,由其遗传所决定;人的所是由人自己决定。劳动是为了幸福,不是为了受苦受难;而劳动是否幸福,主要是取决于人的劳动意愿,取决于人的创造性,而不是取决于劳动累不累,苦不苦 。世界上任何劳动都是要花力气的。想要不累的劳动是不存在的。关键是每个人要有愿意用诚实劳动实现自我价值的内生动力和主观愿望。这样的观念,必须从幼儿就要潜移默化地植根于一个人的心灵深处。所以,从极小的时候,家长就应该告诉孩子“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基本道理。如果等到学校教育阶段,再开始劳动教育,则有的敏感期已经过了,教育成效就要大打折扣了。
总之,没有家庭参与的劳动教育是不可能真正有成效的。
文章来源
摘自何云峰:《论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载《劳动教育评论》2020年第2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7月版,第30-41页。
文章信息:
作者:何云峰(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注微信公众号“知识与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