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云峰,来源:好汉网
最近,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的“新政”,成为了社会的热点。这有点出乎笔者的意外。从国际惯例来说,政府出台一个相关规定,要求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甚至还规定要答疑多少钟头,这可能会容易被当作笑话。因为国际上一般把教授上课之类的事情纯粹看成是大学的“内部事务”。然而,笔者想说的是,凡事皆有因果,不可简单用哪个国际通用标准评判之。
之所以有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的规定,那是因为有关部门觉得,在不少高校,给本科生上课的教授越来越少了,这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所以,这个新政无论效果如何,其动机是纯而又纯的!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也觉得,你学校不抓人才培养质量,那我就要逼你抓!从这一点来说,这个新政完全是大学自己的所作所为逼有关部门出台的!所以,怪谁呢?当然只能怪学校啊!不过,且慢!还有问题呢:大学本应该是人才培养重地,为什么连人才培养都不重视了呢?这其实是有原因的:大学不是被抽打着要创“一流”吗?大量的钱都在搞一流建设呢。大学要挤进去怎么办?去申请呀。怎么申请?教授带头!整很多的成果一大堆,不是离一流越来越近了吗?!你看,大学的多少钱是这样争取来的呀?!我要说:很多!当然,一流还被理解为硕士点、博士点要多、高层次人才要多。所以,还有很多教授就去搞学位点申请去了。学校也花大价钱去搞人才去了。这样下来,能剩下多少教授专心致志地去搞本科教学呢?除了争项目、争学位点、争做人才的,剩下的教授清贫如洗,被当作是没有多大用处的教师而已。但这些平庸教授也是人、也要活下去啊,他们挤不进一流,成不了重奖下的“勇夫”,怎么办?那就只能到处兼课“走邪”。否则,被平均下来的高工资花环簇拥着的大学教授们,怎么向亲朋交代呢!不知道,读者看明白了没有:大学里所谓优秀教授都当勇夫去拿重奖了,“平庸”教授都去走邪了,所以给本科生上课的教授就少了!笔者也不明白:上下各部门、各间大学、骨干教授们不是都在抓内涵吗?怎么说人才培养质量不行了呢?
笔者以前曾经发表文字说过,内涵建设的目的应该是人才培养质量。今天,这个命题恐怕还是应该有效的。那么,笔者要进一步提出的是,人才培养质量,绝不是出台一个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之类的规定就可以真正可持续地得到提高的。笔者以为,我们应该先做一些调查研究:究竟有多少教授不上本科生课?为什么不上?教授上课一定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吗?有的人可能从亲戚朋友的大学生孩子那里打听,是不是有教授给他们上课。其实,现在的学生并不知道上课的教师是不是教授。因为现在的教授很多都很年轻,看上去有点“不像”教授。而课程表上也不反映出来任课教师是否是教授。所以,依据这些大学生孩子获得的信息可能是很不准确的。实际上,也有不少教授仍然坚持给本科生上课的。他们大多是被看成“平庸”的那类。笔者的直观感觉是,只有那些有名的大教授,被冠上“人才”的那类教授,才可能不给本科生上课。他们名气大,很忙啊。他们是人才,有一部分可以不要全日制受聘,而且要参加国内外会议也多。所以,他们没有时间来给本科生上课。话又说回来,一方面,很多教授上课并不怎么受学生欢迎。受欢迎的课堂是要有教学技巧的,而且要有好的言语表达能力。而有些教授并不具备这些条件。相反,恰恰是很多年轻教师上课灵活多样,很受学生欢迎。另一方面,这些知名教授、人才教授那么忙,给本科生上课也经常会调课、放课,或者以讲座代替之。结果呢,“大”教授可能都还是不会好好给本科生上课,反而带来诸多管理问题,最后只有“平庸”教授们老老实实答疑、上课。因为 “大”教授是人才,是“栋梁”,给本科生上课的新政会被很好地变通掉,留下的“平庸”教授是无法享受变通待遇的,只能乖乖地照着办。不知道,读者看明白了没有:检查的时候,这个新政会被评价为落实得非常好,数字会一大堆,新闻会整版报道,但实际上仍然只有少数“平庸”教授实实在在地给本科生上课。因此,剩余的可能选项只有一个:要重点盯住那些“人才”教授、“知名”教授,让他们必须给本科生上课多少学时,“平庸”教授根本用不着管的哦。尤其要在落实这些“大”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细节方面下死功夫。这也合情合理,因为这部分“大”教授,享受的工资和所有待遇都优厚很多啊,水平也高,理所当然应该有所制约。只是不知道有关部门能如此坚持盯多久。
一言以蔽之,要真正落实教授上本科生课的新政,恐怕最主要的是要抓“大”放“小”。让那些名气大的各种学者给本科生上课,做出榜样来,小的“平庸”教授们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