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网络信息搜索 | 在线留言入口 | 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
与我联系
网站地图
推荐与人

栏目结构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更多图片
 
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 - 劳动素养教育研究室 - 新媒体环境下以媒介素养教育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新媒体环境下以媒介素养教育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添加时间:2012/5/20 19:25:24 所在栏目:『劳动素养教育研究室』 阅读:3017 作者:陈巍、温馨 来源:红色家园网

作者:陈巍、温馨,来源:红色家园网http://www.redhome.cc/html/2012/reading_0509/744.html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得到了飞速地发展。如今,新媒体已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学生作为接受信息传播信息最快速最集中的群体,不可避免的成为了新媒体运用最广泛的受众。这就给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怎样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成为了摆在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前的新课题。
关键词:新媒体;媒介素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在大学校园里,手机,笔记本电脑已成为大学生必备的生活与学习的工具,电话,短信,微博,网页也已成为大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大学生的好奇心强,接受信息传播信息的欲望更为强烈,所以,他们已成为新媒体环境中最为活跃的受众群。虽然,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但与此同时,一些不良信息,负面报道以及暴力色情的内容也不断充斥着大学生的心灵。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及效果必然会被弱化,那如何在新时期新背景下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共同面对的严峻课题。
媒介素养教育,是在大众传媒时代,针对多种媒介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法。它以培养人的媒介素养为核心,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并形成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能够理解其意义以及独立判断其价值的认知结构。【1】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有效的培养受众的媒介素质,同时也可以净化传播环境,促进大众传媒以及社会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是及其必要和刻不容缓的。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种信息被大学生所接收,这其中不免包含一些鱼目混珠的不良的信息,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何趋利避害,消除这些不良影响呢?那就是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体系中。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提高了其媒介素质,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扫清了障碍。
一、媒介素养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
不可否认,与高速发展的大众传媒相比,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略显缓慢,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也面临了诸多的挑战与障碍。
(一)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
据了解,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到现在才仅仅经历了17年,比起大众传媒与新媒体的发展略显稚嫩。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发达国家,它最初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学者和丹麦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一种教育主张。80年代后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开始形成规模,很多国家都将其纳入学校课程内并逐渐成为一种终身教育。[2]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只有部分高校开设了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各中小学更是没有相关的教育。而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媒介素养教育早已得到了重视,并在各大学有了比较成熟的课程体系。相比之下,我国对新媒体传播的信息的辨别能力相对较弱,同时已经开始发展的这一相关研究与课程体系也处在不成熟的阶段。因此,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质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媒介素养教育也就成了教育者刻不容缓且艰巨的任务。
(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的挑战
大众传播,即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的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3】报纸、电视、广播已成为我们的传统媒介,而手机、网络等数字信息已成为公认的新媒体。它具有交互性、开放性、虚拟性、个性化等特点。不可否认,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带来了一些便利的条件,如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空间。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中,各种各样的信息进入受众尤其是大学生的生活,这其中包括一些不良信息和负面诱导的内容,而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因此这些信息的导向作用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强大的。在新媒体环境下,许多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收到了较为明显的影响,如人际关系冷漠,学习习惯不佳等。同时,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受到了冲击,新媒体环境的开放性及隐蔽性,极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一些道德滑坡的趋势。
在这种环境和情况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就面临了严峻的挑战。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接触信息与获取信息的方面已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因此过去的“灌输式教育”已不再适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同时,每位大学生接触信息的能力不同,辨别信息好坏真伪的能力也不一样,这必然会导致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那如何对这种不平衡的发展现状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一大难题。最后,也是最大的挑战无疑是如何在大学生价值观受到冲击的条件下帮助他们重塑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大学生还处于心理承受能力与辨别是非的能力正在成熟和发展的阶段,因此,每天接受到的大量的信息,不可避免的会对他们的价值观道德的观等产生一定的冲击与破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对这样的情况与难题,必须肩负起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共青团十四届四中全会讲话中指出:“特备要认真研究互联网对青年带来的影响,努力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打好网上宣传教育的主动仗,努力使互联网成为广大青年获取知识、信息的新窗口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4】
二、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它以马克思主义为知道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它是我国教育中长期发展无比艰巨的一项工程。因此,它也应该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有效的引导与沟通帮助大学生指引大学社塑造良好的品格与道德,因此它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工作。新时期背景下,新媒体的广泛传播与发展,已对我国大学生产生了显著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水平与素质已与过去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有了很大的不同,因此,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这一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开展新工作。
(一)媒介素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
贴近生活,贴近现实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命力的体现。党中央与国家也一直在号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要面对现实立足当下。同时,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也是我国现在的主旋律,在这样的大潮流与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与进步。而媒介素养这一崭新而年轻的课题,正可以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注入年轻的血液,提供十足的动力。同时,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中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
(二)媒介素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客观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在新时期有了崭新的特征,摆脱了过去“灌输式”教育的舒服,“民主平等”的传播方式已被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接纳。在这样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已不再具有高高在上的地位,在获取信息的方面也没有了垄断的地位。现在强调民主劝说式的教育方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受教育者更应该具有良好的媒介素养。因为只有这样,教育者的教育内容才能更好的被受教育者所接受内化为思想意识。而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正是帮助学生了解媒体讯息内容、思辨媒体再现、反思阅听人的意义、分析媒体组织、影响和近用媒体。【5】可见,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入媒介素养教育还是很有必要的。
三、如何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在新媒体环境下,数字化信息的广泛传播与高速发展让我们开始认识到我国是时候在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了。虽然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水平还处在相对初级的阶段,但是一些发达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经验可以被我们利用和吸收,同时我国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也应该有自己特点。但无论如何,我认为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一个方法就是让媒介素养教育走入课堂。
(一)以西方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经验丰富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媒介素养的发展是在英国学者李维斯和汤普森提出的“文化素养”这一概念后开始的。这一概念在《文化与环境》一书中一经提出便迅速在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法国、澳大利亚、英国、瑞典、芬兰、瑞士、芬兰等国家都已经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纳入了教育的课程体系。有的国家已将此课题研究发展的相对成熟。
虽然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处在萌芽阶段,但是我们可以利用西方国家的发展成果,吸取他们的发展经验,这不仅提高了我国媒介素养的发展效率,同时也让我们避免了不必要错误的发生。当然,在吸收和借鉴的同时,还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毕竟国情不同,教育发展状况不同,面对的受众客体也大不相同,所以,虽然西方国家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所用,但是我们也要避免经验主义错误的发生。
(二)以媒介素养教育进课堂的方式拓展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
无论在什么时期,什么年代,无论信息发展的速度多快,接触途径多便捷,课堂仍然是高校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它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可小视。尽管每个大学生都会利用网络等新媒体自行寻找与接触信息,但是课堂中传授的知识与传播的正面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及其重大的。因此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走进课堂。首先,我国高校应系统开设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尤其是在传媒类的大学,这门课程更是应该以必修课的形式设置。同时,在此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应以灵活的思路与教学方式,有效的培养大学生辨别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促使其媒介素养得到提升。而通过一些调查我们也发现,此类课程在大学里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上海交通大学的谢金文博士在2004年开设了一门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选修课,仅报名参加学习的学生就高达900人。【6】
(三)以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创新研究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还很年轻,尚未形成较成熟的体系。虽然,一些专家与学者已经对此开始试探性的研究,但是很多研究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这些研究大多只是对一些国外文献和国外成果进行引用,很少有根据我国国情进行创新的研究。因此,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创新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新媒体背景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国外的先进成果武装自己关于新媒介教育的研究,同时还要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特殊情况进行自我的创新与发展。只有这样,媒介素养教育才能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获得长足的发展,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才会因此获得有益的拓展。
[参考文献]
[1]媒介教育.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457253.htm
[2]刘勇、江海霞,当代媒介素养教程[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7页
[4]胡锦涛,在共青团十四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0.12
[5]吴翠珍,媒介教育上路了[EB/OL]http://www.mediraliteracy.org.cn.2004-09-21
[6]茹子,《新闻•传媒•传媒素养》[J].新闻记者.2004(10)



上一条:维基百科的媒体素养词条
下一条:已经没有了

相关内容连接:

·要重视青少年媒体素养教育
·维基百科的媒体素养词条
·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
·媒体称国人已习惯怀疑一切 基层政府公信力差
·善解善待善用善管新闻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