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网络信息搜索 | 在线留言入口 | 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
与我联系
网站地图
推荐与人

栏目结构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更多图片
 
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 - 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室 - 教育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添加时间:2010/4/10 23:31:23 所在栏目:『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室』 阅读:6802 作者:顾相伟 来源:

本文发表于:周鸿刚、李进主编,黄刚、何云峰副主编:《理论经纬?2009》,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12月版。

  回溯历史,观照现实,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有必要重新审视教育的目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逻辑归宿。尽管仅仅依靠教育可能无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然而,教育确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社会转型期这一关键的历史关头,我们尤其需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教育发展和实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尺度,确立解决教育问题的新思维。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近现代以来,教育目的理论逐渐形成两派代表性的观点: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人本位论把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看作教育的目的。如德国的施莱尔马赫就主张:“教育就是把促进个人发展其个人的特质做它的目的,由个人真正发挥其所以为个人的本质而成立起来的社会,才是真正的社会。”1社会本位论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强调社会的价值和稳定,把满足社会需要当作教育目的。如纳普尔托就主张:“在教育目的方面,个人不具有任何的价值,个人不过是教育的原料,个人不能成为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只是社会化,因为社会化而使一个民族的整个生活道德化。”2两者之间的分歧实际上反映了不同价值取向的冲突和受具体历史条件制约的不同时代的需求。
  在我国,教育目的同样随时代的变迁而发展演变。1949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其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95年通过的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综观上述,建国后教育目的经历了从社会本位到人本位,再到社会需要与人的全面发展辩证统一的螺旋式上升过程。这一演变过程是建立在马克思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基础之上的。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地分析了人的发展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历史地考察了由于社会分工产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造成人的体力和智力片面发展的过程,论证了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必然要求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对教育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提供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观察和解决教育学问题的方法论;二是提供了对教育学建设具有奠基石意义的一些根本原理。个人全面发展理论完整地体现了这两方面的统一。它为教育解决了一个根本问题。即规定了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和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3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在整个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一个人只能成为猎人,渔夫,牧人或者批判者”4。“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种人要具有自觉的和有组织的社会本能,具有有目的的、成熟的世界观,清楚地了解周围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这种人能从理论上认识并在实践中从事各种劳动(既有脑力劳动,又有体力劳动),能建设合理的、内容丰富多彩而又愉快的社会生活。社会主义社会需要这种人。没有这种人就不能完全实现社会主义。”5
  中国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也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人们更多地关注国家和民族问题以及人的生存问题,人的全面发展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个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价值等问题没有被提升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应有之义的高度,甚至一度出现过“谈人色变”的现代愚昧。这直接影响了教育目的的制定。在我国教育目的演变进程中,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摇摆不定,教育目的几乎完全听命于政治、受制于经济,从而影响了其独立性和科学性。对此,有学者如此评价:教育不能把受教育者仅仅作为手段和有用的工具来培养,而首先必须把他们作为一个完整而丰富的人来培养。教育目的中的人,可以包含“劳动者”、“人才”、“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公民”等,但却不能用其中任何一个来替代人,否则,教育目的就无法适用于所有的教育和所有的受教育者,教育就难免缺失,人的发展就难免片面。教育的目的在本质上首先是培养“人”,而不是培养“人力”或其他什么仅供利用的工具,这是我国教育必须坚持的基本立场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旗帜的鼓舞下,同时也由于社会实践和改革开放的需要,人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逐渐凸现出来,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开始逐渐受到关注。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庆祝中共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明确提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把人的全面发展定位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重要历史地位获得了全新的认识和提升。
  “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人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7回溯历史,观照现实,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有必要重新审视教育的目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逻辑归宿。如此方能体现教育目的的终极性、普适性和丰富性。
  
(二)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方法
  
  教育是个人发展和社会生活延续的手段,它通过培养人为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发展服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指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8未来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9 “教育可使年轻人很快就能够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它可使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就会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为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10马克思不是抽象地谈人的全面发展,而是以驾驭社会职责的能力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尺度,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媒介,把“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或“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相互交替活动方式”的摆脱旧的分工奴役的人,定义为全面发展的人。这就使他的理论具备了实践性、科学性和无限的生命力。
  马克思在考察人的发展时,也很重视人的精神和道德意识的发展。他在批判资本主义摧残人的发展时,除了分析由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所造成的人的智力、体力的片面发展以外,还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人的精神空虚和道德堕落,认为在消灭了剥削制度之后,人们还必须摆脱一切剥削阶级意识的束缚,使共产主义意识普遍地产生,才能达到人的个性自由与解放。当社会成为全部生产资料的主人,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劳动时间进一步缩短,人们从事教育、科学、文化活动的时间增加,社会将逐步消除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使全体社会成员完全摆脱由旧式分工所造成的职业局限性和片面发展。那时,社会必将通过教育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人。
  “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因,就在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表明了人是不断生成过程,是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人与自然的关系性存在,并寻求关系的和谐,这种和谐不是一种能否认识的认知关系,也不是人如何去开发利用自然的功利关系,它是人的认知、道德、情感、审美等多重关系的综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这样,就使人获得了意义的存在。”11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能够“根据社会的要求和人的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把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科学知识、思维方法、劳动技能、审美情趣、人生信仰等传递给学生,创造性地提高其素质,开发其潜能,发展其个性,并使他们逐渐成为社会的、文化的、个性的主体”12。尽管仅仅依靠教育可能无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然而,教育确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教育不是唯一的工具,但它是第一的工具、首要的工具、最审慎的工具。通过这种工具,任何社会团体所珍视的价值,其所欲实现的目标,都被分配和提供给个人,让其思考、观察、判断和选择。”13
  教育可以提高人的劳动能力,消除由于分工给人的发展造成的局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可以对人的才能、志趣等起到一定的改善和促进作用,并对人的思想和道德产生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才,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如果不受教育,人的各种能力可能会永远停留在愚昧落后的未开发状态,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泡影。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对教育提出新要求,必须发挥教育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才能提高国民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综上所述,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注重智力和体力的发展,而且要关怀人的精神世界,帮助受教育者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和审美情趣,还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制度保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地弘扬。只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才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使他们具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建树的人。
  
(三)教育的发展和教育问题的解决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
  
  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最终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人类社会成为更自由、更合乎人性、更利于人的发展的社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已经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为教育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扫清了制度障碍。2008年9月中国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受教育权的阳光普照到了每一个公民,教育发展逢上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还是不成熟、不发达、不均衡的社会主义。因此,现实中仍然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如备受关注的教育内涵发展问题,突出表现为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冲突和对立。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仅仅把人当作知识容器以及毫无个性的标准件来培养的教育实践活动难以顺利有效地进行下去,学生出现厌学、弃学、甚至公开与教师对抗;用抽象笼统的德智体标准衡量的‘三好’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并不都是成功者,某些人进入社会后甚至成为无所作为的人;而市场经济、科技革命、信息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对人的智力、创造力、自我意识、情感、意志、性格、信念、价值观、个性以及人的身心整体和谐发展的需求又难以在旧的教育目的的框架中充分反映出来;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的低下使得学校毕业生不为社会所接受,残酷的现实迫使教育反思自身造就的产品的质量规格是否在设计上存在问题?”14同样由应试教育引发的文理分科,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争议。“过早地文理分科,让理科学生不再学习历史、地理,不再阅读经典、文学,从而知识面狭窄,人文精神薄弱;文科学生则远离物理、化学,不熟悉最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的训练不够。这样,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成为一句空话。”15在社会转型期这一关键的历史关头,各种思想观念的碰撞、各种利益的冲突会更加激烈,社会的躁动和功利的倾向极大地影响了教育的价值取向,造成教育和人的片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实践,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尺度、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来分析、评判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确立解决教育问题的新思维。
  应试教育是偏离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单纯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育模式,这个问题已经存在几十年了,但至今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坊间流传着很多民谣,一首《考试歌》就把应试教育的弊端刻画得淋漓尽致:“考考考,考考考,中考会考加高考。……黄金屋与颜如玉,一定终身全在考。天天考,时时考,考不出来命不好。呕心沥血奈若何?颠倒乾坤唯此招。半分一分甭小觑,千金万金买不到。天上人间隔一线,一锤定音就在考。考弯脊柱考昏眼,青春考黄心考老。”这种陷入程序化、机械化、模式化的教育扼杀了无数受教育者的创造力乃至生命力。“漫游“题海”,淹没了多少莘莘学子;天天补课,忙煞了无数中小学生;娱乐游戏,与他们几乎无缘;死记硬背,创造性全被磨灭。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学生的睡眠越来越少。分数价值高于人的价值,其危害不可低估。它违背了教学工作的规律,损害了中小学生的健康,增加了家长的负担,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它是教育观念落后的体现,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恶果,是陈腐的人才观的标识。分数分数,多少不幸,可怜先后出于汝的名下;分数分数,苦苦追求,有人反得高分低能的骂名。”16近些年来,尽管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口号喊破天,但是应试教育照样我行我素,甚至愈演愈烈,严重妨碍了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实现。有专家将应试教育比喻为教育领域里的癌症,应该说并不为过。教育领域里的很多问题,诸如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问题、毕业就业问题、教育民主问题等等都和应试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纠葛。
  解决应试教育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树立全新的育人理念。鉴于应试教育的弊端,实施素质教育无疑是摆脱教育困境的一剂良药,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种必然选择。“素质教育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指引下,汲取人类教育智慧,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性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将教育方针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个环节,纠正偏离教育方针、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倾向和行为。”17
  素质教育贯穿思想品德、文化、智能、心理、审美等各方面教育,实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为功利所左右,平等地对待全体受教育者,使他们的能力和素养都能普遍得到提高,切实促进受教育者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改革实践表明,“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障碍不在于考试、不在于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而在于各级党政领导的教育政绩观。”一些教育管理者用前几年抓经济GDP的办法抓教育,层层下达升学指标,以考试成绩、名次定奖惩,这种分数至上的政绩观是制约素质教育落实的最大障碍。”只有彻底实施素质教育,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才能使教育真正回到国家教育方针上来,回归到教育的基本规律上来,回归到国家的课程方案和办学要求上来,按教育规律做好教育应该做的事情18。
  目前,教育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改变过去狭隘的精英教育模式,摒弃教育功利主义和教育工具化观念,以人为本,关心和尊重每一个人的成长,为人的全面发展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我们国家人口多,人人都上大学仍是不现实的。也不是只有上了大学,才能成为人才。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封建时代,有“‘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说法。这里面有着封建主义的思想糟粕和经济社会不发展的局限性。”19“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同等的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这个观念就是要按平等的方向补偿由偶然因素造成的倾斜。遵循这一原则,较大的资源可能要花费在智力较差而非较高的人身上……教育的价值不应当仅仅根据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来评价。教育的作用是使一个人欣赏他的社会的文化,介入社会的事务,从而以这种方式提供给每个人以一种自我价值的确信。教育的这一作用即使不比其他作用更重要,至少也是同等重要的。”20目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不少高校盲目扩招,导致质量下滑、学历贬值、就业困难,最终事与愿违。实践表明,社会需求的是人才,而不是分数,也不是文凭,教育追求的目标应该是人人成才、人人得以全面发展。只有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实现,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迸发,国家和民族的长足发展和全面振兴才有希望。
  人不是一个符号,不是规格型号整齐划一的器物,人是具体的、生动的、有个性、有尊严、需要关怀和尊重的。教育应当以人为本,这是不需要怎么多说的一个常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作了如下评价:“像今天这样零星地进行一些改革,而没有一个关于教育过程、目标与方式的整体观念,这已不再是可取的。”对中国而言,要探索和开创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教育发展之路,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导向和指南。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1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页。
2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
3王焕勋:《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139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页。
5克鲁普斯卡娅:《克鲁普斯卡娅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版,第257-258页。
6扈中平:教育目的应定位于培养“人”,《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第3期。
7裴斯泰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319页。
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5页。
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0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3页。
11舒志定:《人的存在与教育》,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61页。
12聂衍刚:论教育的创造性与创造性教育,《教育研究》1999年第9期,第16页。
13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14陈佑清:《教育目的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15人大代表朱永新:取消高中文理分科,保障教育公平,《新京报》2008年3月3日。
16吴兴人:对未来教育方针的重要预言,东方网。
17于建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教育研究》2008年第12期。
18王友文、刘华蓉:再艰难也不走回头路—山东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探索透视(下),《中国教育报》2009年2月12日。
19 《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89页。
20罗尔斯著,何怀宏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6页。

本文发表于:周鸿刚、李进主编,黄刚、何云峰副主编:《理论经纬?2009》,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12月版。



上一条: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看个人道德自由
下一条: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六成愿意嫁“富二代”

相关内容连接:

·《文化价值演进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一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