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周鸿刚、李进主编,黄刚、何云峰副主编:《理论经纬?2009》,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12月版。
建国60年来,我国青年人生观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大致经历了“在平凡中创造非凡,在报国中实现人生价值”、“在狂热中迷失,在苦闷迷茫中反思人生意义”、“在鉴别与选择中成长,人生追求走向多元”、“传统价值观念的重新确认与积极人生观的实践”四个阶段。究其原因,主要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的转变、国家主旋律的引导和国内外思潮的影响。从演变的轨迹得出两个重要启示: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要充分创造和给予青年施展才华的平台。 (一)青年人生观的演变及其特征
建国60来,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诸多的变化之中,观念的变化,尤其是关系国家未来的青年人生观的变化,引人注目。60年来,我国青年人生观的演变大致历经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平凡中创造非凡,在报国中实现人生价值(50年代到60年代初) 这一时期的青年,都经历了旧社会和新中国的巨大转变,他们经历了苦难的战争年代,吃过旧社会的“苦”,因此也能深刻体会新中国的“甜”。于是他们把自己的爱国热情和理想抱负,都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一腔热血。建国以来到60年代初,先后涌现了被誉为油田“铁人”的王进喜及“不怕苦、不怕死,不为钱、不为名,一心为国家,一切为革命”的“铁人精神”,涌现出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普通战士雷锋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等等。他们的岗位很平凡,但他们的成绩却非凡,他们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更有穿越时空的魅力影响着后世的一代代人。 但在这一时期,由于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方针,而没有那么多的力量来办教育,以至“无法满足所有中小学毕业生的升学要求,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也无法满足”1。“新中国成立的时间还短,还不可能马上就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如果国家用分散经济力量的方法把每个人的职业都包下来,那么,工业的发展就要受到挫折。”2于是迫切需要广大的青年离开城市去边疆和农村。对此,青年的热情很高,“不管边疆的路程多么遥远,也拦不住我们远征的决心!不管边疆的风雪多么寒冷,也吹不冷我们劳动的热情!”3他们上山下乡基本上是出于自愿,在边疆、农村中发挥着青年突击队的作用,涌现了邢燕子、侯隽等优秀典型。他们将祖国的需要和自己的人生理想结合起来,自觉自愿的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燃烧着青春与激情,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第二阶段:在狂热中迷失,在苦闷迷茫中反思人生意义(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 这一时期的青年,他们的青春几乎是在文革中度过的。文革开始后,学校不招生、工厂不招工,上山下乡也逐渐变成了一种政治运动,六八年后,更多的知青被安排到基层、农村、建设兵团等,也没能像文革前那样细致周到的组织、安排,结果是这一时期的插队知青,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状态。他们也曾有过短暂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辉煌,然而,随之而来的琐碎、平淡、无聊的农村生活,日复一日地消磨着他们身上的锐气、热情和抱负。很多知青在农村消磨了意志,不少人倍感前途渺茫和甚至精神空虚和失落。同时,大批的青年当起了“红卫兵”,他们疯狂的“造反”运动迅速席卷全国,不仅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践踏了民主和法制,更使大批的青年混淆是非黑白,造成思想上的混乱,更造成人生目标、态度与追求的歪曲。“对于绝大多数知青来说,动乱中局面的失控加上他们自己由盲目狂热所生发出来的激情,为他们带来的是一言难尽的苦果。”4 文革过后,一代中国青年从狂热盲目和蹉跎岁月之后转向苦闷迷茫,经历了人生坎坷、为逝去的青春年华感到惋惜的众多青年产生了对社会的怀疑。正是这样一个时代,“伤痕文学”、“潘晓的来信”,才会引起如此巨大的社会共振,震撼了整个中国青年界。但这一迷茫期是短暂的,高考制度的恢复,第四军医大学舍身救老农的张华、身残志坚的张海迪两位优秀青年典型的树立,给当时的青年指明了方向。中国女排的事迹又进一步推动了青年的成才、爱国意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团结奋斗,振兴中华”成为广大青年的响亮口号。这一时期,改革开放方针全面推行,广大青年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到改革事业中来。在1983年的调查中,60%以上的大学生都同意“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的科学论断,“有爱国心”被排在大学生应必备的六种品质的首位,70%的大学生赞成“积累创造型”的人生价值5。 第三阶段:在鉴别与选择中成长,人生追求走向多元(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 经历了文革的浩劫和改革开放国门的打开,同样在80年代的初期,在成才等目标的追求下,青年的多元人生价值取向开始产生并逐步发展,个人主义、实用主义也开始滋生。同样是1983年的调查,在对“理想生活方式”的选择中,有4.5%的学生认为“实用型”生活方式与自己“非常相似”。也有不少人认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大家”,认为张华的救人动机是无可厚非的,但其结果却是“不合算”的。80年代中后期,随着和国际交往的增多,中西方的经济差距导致了一部分人产生了民族自卑感,甚至是民族虚无主义。这一时期,改革的深入也遇到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如物价上涨、贫富不均、腐败等,引起人们的不满,并逐渐形成负面的思想情绪。另外,经过文革后对极左思潮的拨乱反正,一些易走极端的青年,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些基本原则也一并加以否定。与此同时,良莠不齐的西方现代社会思潮涌入,“存在主义”、“实用主义”以及“自由化”等,为高校一些青年所欣赏,并把它视之为真理。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很多青年的思想发生了改变:否认“黄色文明”,崇拜“蔚蓝色文明”,甚至要全盘西化。 “八九风波”以后,“沉闷的气氛笼罩青年,青年的进取人生转为逃避现实的灰色人生”6。1991年的调研显示,青年的选择很矛盾,人生态度体现出积极与消极并存的现象。如,同意“人类的发展前景是悲观的”只有19.9%,但认为“人不可能掌握命运”的却占了63%;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占63%,但又认为“绝大多数人是乐于助人的”占63.9%。这时的青年似乎对社会充满信心,又对社会没有期待,态度上积极与消极并存,但是,以自己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表现明显:认为“只要自己对,就应坚持”的占70%7。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改革开放继续深入开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社会其他方面改革的力度也得到加强,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这一时期,青年关注与参与社会的热情得到回升,他们的人生追求也逐渐多样起来,很多的人选择了下海、创业,各种“文化快餐”、“追星族”也流行起来,青年人生观的多元取向逐渐形成。 第四阶段:传统价值观念的重新确认与积极人生观的实践(90年代中后期至今) 进入这一时期,“国学热”悄然兴起,国学经典得到迅速传播,传统文化中的仁义、诚信、君子人格等得到再次宣扬,并为青年接受和躬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价值也重新被青年所确认,一些高校的学生还成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等理论社团,形成了自觉学习理论的风气。加入中国共产党也成为高校绝大多数学生的一个理想,青年的国家、社会、集体观念也有所增强,积极拥护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 这一时期青年的主体是80后。80后,这个曾经被看作“垮掉的一代”,如今勇敢的、有能力的担当起了接班人的角色。这一时期,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物质充裕,人民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高校也开始了扩招,更多有志于学习的青年加入到大学生的队伍中来。青年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青年人对人生的目的、态度的追求变得更为理智,看待社会现象和国内国际事件也变得更为理性。在反对法轮功、抗击非典、爱心支教、奥运圣火传递等重大事件中,中国青年表现出了爱国守法、理性冷静的风貌。 这一时期,青年人生追求的多元化已非常明显,社会的稳定、开放、平等与进步,为青年的人生追求提供了很多的条件与机会,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择业、创业,供选择的余地都很大,绝大多数的青年在积极的进行人生探索与实践。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到,仍然处于社会转型中的种种问题也在上演着,浮躁、急功近利、快速成名的心态等,成了困扰着青年的问题。在2005年的调查中,在回答“你的信仰是什么”的问题时,66.1%的人选择了“实用主义”;在回答“你的理想和追求是什么”的问题时,64.5%的人选择了“事业成功,生活满意”;在“追求的价值目标”的选择上,59.5%的人选择了“实现自我”。37%的人求职时看重“是否有利于实现自我价值”,29.4%的人看重“经济收入”。但与此同时,在“大学生对人生前途的态度”上,70.3%的人选择了“争取明天的幸福”和“乐观”8。 与20年前的大学生的理想都特别远大相比,青年学生关注的焦点转变为了与自身直接联系的职业、生活和家庭,“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那就是从重理想转向重现实”9。但这并不与积极实现人生价值相悖,相反的,他们的追求变得更加切合自身实际。
(二)青年人生观演变的原因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意识都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每个时代的青年人生观都带有时代的烙印,60年来,青年人生观演变的轨迹,就是整个社会状况发生变化的一个反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的转变。1949至2009,可以看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的两个“30年”。在第一个“30年”里,中国经历了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这段时间的前期,新中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需要举全国之力去建设新中国的工业、国防,而农业、教育等没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大量不能“就业”的学生被动员回乡劳动,知识青年也难以直接应用知识去建功立业。这段时间的后期,中国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挫折,广大青年与正规的学校教育无缘,投入到狂热的政治运动中,甚至经历了人生价值取向的扭曲。在封闭落后的农村劳动生活中,不少青年的理想抱负被日益消磨殆尽,对人生表现出茫然与失落。 在第二个“30年”里,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逐步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废除“两个凡是”后,一系列的拨乱反正开始了,尤其是高考制度的恢复,人们尤其是青年一代也开始了对过去的反思,对未来的思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去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状况变得灵活、自由,与此相应的,人们的追求也从单一走向多样,这也正好满足了青年重视自我、追求个性的心理。经济体制的改革,导致了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也带来了观念的多元发展。政治体制等领域的改革,有效的缓解了单纯经济体制改革引起的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保证了青年一代始终以积极进取的人生风貌参与到社会发展和进步中来。 第二,国家主旋律的引导和国内外思潮的影响。建国60年来,我国始终重视宣传工作及舆论的重大作用,唱响时代主旋律,对于社会尤其是对青年人有重要影响。建国初的十几年间,王进喜、王崇伦、雷锋、邢燕子、侯隽等优秀典型的宣传,为青年的人生产生了正面积极的引导作用,引导青年在平凡的岗位中创造非凡,在边疆农村的广阔天地中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生意义的超越。改革开放以来,张海迪、姚明、徐本禹等先进青年的宣传,以及励志电影、歌曲的宣传,如,“许三多”人物形象的塑造、周杰伦的歌曲《蜗牛》、张韶涵的歌曲《隐形的翅膀》等等,对青年人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追求都有积极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人生观逐渐走向多元,这与我国打开国门、对外开放有重要关系。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全方位的展开,我国与国际社会各个领域交流的广泛与深入,国外社会思潮对我国的影响逐渐扩大与加深。小平同志曾指出,把窗户打开,放进新鲜空气,但是苍蝇蚊子也放进来了。良莠不齐的思想一齐进来,以及国内思潮的变化,再加上青年人的学习模仿能力非常强,自然的造成青年人生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多样化并不是坏事,关键是要增强鉴别力,坚持爱国守法、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三)结语:两个重要的启示
从60年我国青年人生观的演变过程、特征和原因分析,我们发现,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要充分创造和给予青年施展才华的平台。这是做好青年工作的重要经验,也是对今后工作的重要启示,也是本文分析青年人生观60年演变的重要意义。 青年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国家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允许青年参与热点问题的讨论,但必须始终把握住对青年的正面引导。如,通过对“潘晓”来信、“大学生救农民值不值”的广泛讨论,使大多数青年对社会、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有较正确的理性认识,对人生的目的、态度、追求有个正确的定位。又如,近年来发生的“轰炸我驻南使馆”、中美撞机事件,以及藏独分子干扰奥运圣火传递等事件,党和国家都尊重青年的爱国之情的合理表达,但始终强调要“理性爱国”。正如胡锦涛主席在北大110周年校庆到来之际的讲话中指出:“当前要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立足岗位、刻苦学习、发奋工作、支持奥运的实际行动。”10这些正面积极的教育与引导,就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此外,60年青年人生观的演变也告诉我们,青年时代是各种思想观念尚未完全定型的时代,青年人都有自己的“偶像”并加以模仿,应该与时俱进的树立优秀青年的典型,并号召广大青年进行学习。建国初,国家树立了王进喜、雷锋等先进典型。80年代初,面对复杂的青年思想状况,张华、张海迪两个典型及时的树立起来了,并向青年发出了“创四化大业”、“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的伟大号召。历史进入到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虽然青年人生追求的多元化,但我们党和国家与时俱进的树立了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青年楷模,如姚明、刘翔、徐本禹、洪战辉等都是“感动中国”的优秀的“80后”青年。青年楷模的树立,犹如青年前进的旗帜,对青年的人生追求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青年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一个能施展才华的平台。建国之初,国家难以解决青年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号召他们去广阔的边疆和农村施展才华。在国家的号召和青年自愿的结合下,很多青年在困难、落后的地区创造了辉煌的人生,创造了超越时空的人生意义。1977年,在小平同志努力下,高考制度恢复,又有千千万万的青年寻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成为了改革开放事业的栋梁之才。如今,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正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伟大道路上,更需要青年一代在正确的人生观的指引下努力奋斗,也需要国家社会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青年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当前,国家充分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把就业列为民生之本,实施“西部自愿者”、“大学生村官”计划等等,就是在开拓青年学生施展才华的平台,让青年人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周春兰系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1 关于如何看待子女的前途问题向家长们进一言,《中国青年》1954年第14期。 2 必须做好动员组织中小学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作,《人民日报》1955年8月11日社论。 3 北京市5名青年发起组织青年志愿垦荒队,《光明日报》1955年8月17日。 4 定宜庄:《中国知青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9页。 5 赵子祥、吴岩、刘涤新、吕超:关于大学生的人生观状况和特点的研究,《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1期。 6 攀新民: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价值观的演变,《青年研究》1997年第4期。 7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95-296页。 8 万素英、张秋山、李维意、黄云明:《大学生生活质量调研报告》,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31页。 9 王树丰、许海涛:“实用”成了大学生的生活关键词,《中国青年报》2006年6月12日。 10 胡锦涛在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5/04/content_8096467.htm, 2008年05月4日。
本文发表于:周鸿刚、李进主编,黄刚、何云峰副主编:《理论经纬?2009》,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12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