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农历乙巳年三月初十 北京时间
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 | 中外学术会议博物馆展 | 图片新闻 | 个人专辑 | 学术专栏 | 专题研究 | 网络信息搜索 | 在线留言入口 | 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
与我联系
网站地图
推荐与人

栏目结构
 

返回首页
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333)
 ├研究所概况与宗旨(55)
 ├马克思主义与文化价值研究室(8)
 ├知识科学研究室(7)
 ├价值科学研究室(10)
 ├知识与劳动发展研究室(3)
 ├劳动哲学研究室(3)
 ├劳动与家庭文化研究室(20)
 ├中国货币文化研究室(2)
 ├劳动与感恩文化研究室(7)
 ├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室(26)
 ├劳动组织与管理研究室(47)
 ├学习型组织研究中心(2)
 ├科学、宗教与社会价值观(79)
  ├研究室动态信息(4)
  ├宗教理论研究(7)
  ├佛教(10)
  ├基督教(4)
  ├伊斯兰教(16)
  ├天主教(1)
  ├道教(2)
  ├其他宗教(4)
  ├宗教政策(7)
  ├宗教学术新闻(2)
  ├儒教(17)
  ├科学、哲学与神学(3)
 ├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室(21)
 ├传统文化与价值研究中心(9)
 ├劳动教育理论研究室(9)
 ├劳动素养教育研究室(4)
 ├劳动培训研究室(1)
 ├劳动幸福研究中心(20)
中外学术会议博物馆展(16)
 ├学术会议博物馆简介(2)
 ├境外国际性学术会议(0)
 ├在上海召开的学术会议(13)
 ├境内其他地方学术会议(1)
图片新闻(28)
 ├何云峰摄影(28)
个人专辑(28)
 ├钱宏GDE研究(28)
学术专栏(72)
 ├高等教育(72)
 ├大学收费(0)

文章总数:477
图片新闻:39
评论总数:21
阅读总数:2122159
 

图片新闻 更多图片
 
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 - 科学、宗教与社会价值观 - 伊斯兰教 - 国外对中国地方伊斯兰研究概述
国外对中国地方伊斯兰研究概述
添加时间:2008/1/20 16:58:51 所在栏目:『伊斯兰教』 阅读:5818 作者:科学宗教与社会价值研究室 来源:
 
     国外学者对中国地方伊斯兰的研究是与对整个中国研究同步的。并且彼此之间相互交织,这里所做的区分只是写作重点上的。
     最初,对中国地方伊斯兰研究是如同对中国伊斯兰研究一样是由一些游记开始的。如:英国约翰·安德森(AndersonJohn)的《滇西历险记》、法国罗舍(EmileRocher)的《云南回民革命见闻记》、英国丘奇·珀西(ChurchPercy)的《回疆游记》。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学者、传教士、探险家对中国伊斯兰教的关注。研究成果也就随即出现:
华西里列夫1867年发表了《中国的伊斯兰教运动》,希丁在《通过亚洲》发表《东干起义》、《中国评论》(第16期),1871年安德逊发表了《云南西部的考察报告》和《从曼德勒到蒙缅》,埃米尔·罗舍(E.mileRocher)1879年发表《中国一省云南》(lprovincechinoise-deYunnan)、布罗克1896年发表《云南穆斯林起义》,同年,洛克希尔发表《东干起义和伊斯兰教在中国》1889年《亚洲评论》连续发表《甘肃的两次穆斯林起义,1648-1783年》,塞尔1896年发表的《伊斯兰教论文集》中有关中国伊斯兰教问题,户水觉人1903年发表《北京张家口间的回回教徒》,1906年发表了一篇演讲文《北京张家口的穆斯林》,桑原马藏1912年发表《创建清真寺碑》。满铁北支经济调查所1939年提出《关于北京回教徒的调查报告》,1943年易浅广二发表《有关南京回教穆斯林的备忘录》,1944年日本仁井田升发表了《北京回教穆斯林商人与其同行的融合》。
特利波纳(JesefTrippner)发表了《中国西北伊斯兰教小组与丧葬祭祀》(Islamiche-GruppenundDruberkultinNordwestChine)载DieWeltdesIslams,-p.143~171,1961年。该文主要记叙了甘肃穆斯林的“门宦制度”中的六大门宦的系谱与历史,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
  美国学者白蓓莉经过对台湾进行的长期田野调查,发表了其博士论文《中国穆斯林少数民族中的凝聚和分裂》(Cohesionand-CleavageinaChineseMuslimMinority)本书对1949年以后台湾穆斯林社团的各方面都进行了探讨。 
李普曼(JonathanN1Lipman)继承和发展了其老师约瑟夫·弗莱彻的研究传统及其方法,在其博士论文《甘肃边缘世界,1895~1935》(TheBorderWorldofGansu)中使用了大量的原始汉文资料,对地方和中央政府与回族的关系以及封建王朝对回族的法律应用有独到的研究。1997年,他又出版了《熟悉的陌生人:西北中国的穆斯林史》(FamiliarStrangers:A-HistoryofMuslimsinNorthwestChina,UniversityofWashingtonPress,1997),是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写作的。李普曼在进行学术研究中,不仅继承了老师的特点,而且有所超越。
阿卜达尔·瓦西德·拉祖(AbdalWahidRadhu)于1997年出版了《伊斯兰教在西藏·西藏的马帮》(IslaminTibet&TibetanCaravans,withaForewardbyHisHolinessTheDalaiLama,Preface-byMarcoPallis,TranslatedbyJaneCasewit,FonsVitae,1997,Louisville)一书。该书包括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对西藏伊斯兰教历史和现状的记述,有一些拉萨清真寺和穆斯林的照片;后一部分是关于西藏境内的马帮商业的研究。
 杜磊的弟子玛丽丝·吉莱蒂(MarisBoydGillette)于2000年出版了其研究西安回坊的著作《在北京和麦加之间:都市中国穆斯林的现代化和消费》(BetweenMeccaandBeijing-ModernizationandConsumptionAmongUrbanChineseMuslims,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2000)。杨文炯已经对其进行了评述。吉莱蒂在西安做了长达18个月的田野调查,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但该书远非上乘之作,正如杨文炯所言,作者对西安回族的消费和现代化的诠释,背后隐藏着西方的“现代性”情结,以西方的可口可乐、婚纱、迷你裙等作为解读和评价回族消费的隐性参照系。以一个穿迷你裙的回族女孩为其叙述的“主人公”和主要信息提供者之一,这使得她的研究有着表面化、片面化的倾向。
在近年来的法文著作中,有一本研究河南回族的著作值得注意,即伊丽莎白·艾莱(Elisa-bethAlls)的《中国穆斯林:对河南回族的人类学研究》(MusulmansdeChina:Uneanthropo-logiedesHuiduHenan1Paris:EHESS,2000)。河南是我国仅次于宁夏和甘肃的第三个回族人口大省,而该书是仅见的研究河南回族的专著。该书涉及回族在中国的历史、回族的文化、回汉关系、女寺等内容,但由于语言隔阂,笔者无力进一步解读。


上一条:国内对中国伊斯兰教研究简述
下一条:国内对中国地方伊斯兰研究概述

相关内容连接:

·穆斯林信仰和儒家文化
·国内对中国地方伊斯兰研究概述
·国内对中国伊斯兰教研究简述
·国外对中国伊斯兰教研究简述
·中国伊斯兰教研究
·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漫长曲折历史
·中国伊斯兰教和中国穆斯林民族的特点
·中国宗教与伊斯兰教的文化类同性和相似点
·穆斯林学者的有关伊斯兰教著述在中国当代社会中的作用
·伊斯兰教圣地麦加

 
 

本网所有内容仅供教学和研究之参考使用。任何其他用途,请同我们联系。
48237260@qq.com|网站登记:沪ICP备18040211号-1 公安备案号31011202007865
Copyright © 2000-2025 GreatMan (好汉网). All rights reserved(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