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 网络信息搜索 | 在线留言入口 | 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
与我联系
网站地图
推荐与人

栏目结构
 

返回首页

 

图片新闻 更多图片
 
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 - 传统文化与价值研究中心 - 近二十年来关于“境生于象外”说研究动态综述
近二十年来关于“境生于象外”说研究动态综述
添加时间:2008/1/20 13:59:00 所在栏目:『传统文化与价值研究中心』 阅读:5823 作者: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 来源:
 
 作者: 杨松辉
 “境生于象外”,出自唐代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相关表述有司空图《与极浦书》中所提到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说,它体现“意境”这一美学范畴本质特征,而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中具有民族性的范畴,叶朗认为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因此,对“境生象外”说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本文意在关注学术研究成果,故不以时间为主纬线来组织全文,而是通过其内在逻辑及其发展来阐述,进而勾勒出它的发展轮廓,在论述过程中,对有创见的观点将作重点展开,今从如下几点综述
从”乱象”走向澄明
“境生于象外”“象外之象",均在象这一概念逻辑起点上产生的,这可看出象概念的重要性,在哲学话语的”象”概念具有多义性,当它移用到文艺学后,概念不清,容易犯逻辑的错误,在一些学术著作上,将不同含义的象概念错用在观点表述上偶有发生,从研究的进程中,幸喜能看到“乱象”走向澄明.,对象概念、象思维 ,及与“境生于象外”有千丝万缕内在关系的意象、意境论,学者作如下的分析总结。
吴中杰指出,意象理论的渊源可上追溯至先秦,在先秦哲学典籍,意指文体的思想认识观念  ,象指物之外的外观形态表象(《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汪裕雄归纳易象具四含义,1卦爻之象2物象之象3法象之象(对物象的模拟)4象征之象(类比象征符号)而易象致用功能有1观象以定吉凶2观象致知3观象制器,(《审美意象学》辽宁教育出版社 92年2月)
对于象思维,从其地位讲,庞朴认为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外或之间,更有一个形而中学者,谓之象。道、器、象器三者间呈现为梯形关系: 道无象无形,但可以悬象或垂象;象有象无形但可以寄于形;器无象有形,但形中寓象寓道,或者说象是现而未形的道,器是形而成理的象道是大而化之的器。.(《一分为三  ——  中国传统思想考释》 海天出版社 1995年版)
户晓辉等人认为,中国人象思维的审美属性在于:整个思维过程在于取象与观象以物象为基础,讲求在象的基础上抽演绎出义理,注重对象的整体直观和体悟,以自我为中心,主客体混一,情感对思维有制约作用。(《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 山东人民出版社 02年3月版)
包兆会指出,章子诚在《文史通义易教》中把象分为天地自然之象和人心营构之象,庄子的象主要是人心营构之象,偏向想象,想象力真正作到其大无边,其小无内的境界,在庄子同类之象的名下,包含神话意象、自然意象、心中营构之象三种不同构象方式,庄子通过象把有形与无形有限与无限结合起来,这一功能来传达道理或呈现道境,庄子明确地把象的意义生成与道理、道境联系一起。(《庄子生存论美学研究》 南京大学出版社 04年1月)
王树人多年致力于象思维的探究,提出象思维的象,就其本真本然而言,就是大象无形之象或无物之象 ,是有生与无的无,是原创原生之源。这种作为道之象的原象就是大视野,也是高境界。从象的意义上说,进达这种大视野和高境界的原象境域,也只能从与实际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具象和意象起步,或者说是借此象神思的原象过渡。与概念思维比较,作为功能整体直观的悟性思维,最高于原创性并且比概念思维更为本原。(《回归原创之思》  江苏人民出版社  05年5月)
对与“境生于象外”有千丝万缕内在关系的意象、意境论。则有如下的分析
从意境定义上,基本上都涉及境生象外含义,有代表性的是叶朗先生,他提出::从审美活动(审美感兴)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即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一方面超越有限的象.取之“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另一方面意.也就从对于某个具体事物场景的感受上升为对整个人生的感受。这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就是意境的意蕴。(〈〈说意境〉〉.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在意境研究上,宗白华指出, 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与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天光云影》北京大学出版社 05年3月版)。陶东风 认为意境是意之境,境生象外、景外之景 、言外之意等都指向同一个境界 :意的境界,艺术创作的景 ,文学作品的景 都已不是什么客观的物理事实。在心理熔炉中已被冶炼为意中之景。(《文化与美学的视野交融》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0年3月)
从结构上讲,成远镜认为意境的结构可分为表层结构、中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是意象,中层结构是象外之象,深层结构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意境就是“象”、“象外之象”、“韵外之致”浑融整合而成的艺术世界。(《论意境的审美结构》《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3月) 。林 衡 勋提出,王国维意境深浅说和宗白华意境/境层说,可以确认意境内涵结构应包括:“情景交融“、“象外言外”和“进乎道”等三个层次。情景交融是意境内涵结构的基础层次,象外言外为第二层次,最高层次为进乎道层次,在这一最高层次,文学艺术意境之道与哲学之道相通为一,从而文学与哲学也相通为一"这三个层次既表现为不同作品意境创造上存在的横的关系,又表现为一个逐级升华的纵的完整的审美过程(<<论意境内涵的层次结构>>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9月) 陈望衡认为,情象是审美的初级本体,通过审美超越升华为境界。从情象到境界有两环节:一是情象结构的内在深化,二是情象结构的向外向拓展,突出表现为象外之象、味外之味。其情通向外,生味外之味;其象通向外,生象外之象.。这样,情象结构外向拓展就生出一个结构:象外之象和味外之旨的统一。于是境界就成了多层次的开放性结构,:基础层次是象于味的统一;第二层次是象外之象与味外之味的统一;第三层次是象与象外之象的统一;第四层次是味欲为外的统一;第五层次是由象与味构成的情象与由象外之象和味外之味构成。情象的统一经这样的过程,境界具有形象鲜明生动具有哲理意味,空灵自由的。(<中国美学•境界本体论> 张晶主编 商务印书馆 04.年2月)
突出其审美价值,刘伟林指出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和文艺心理学一个重要的审美心理范畴,意境乃意中之境,境生象外、境缘于情、境赖于思为其主要的审美心理特质(《意境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宋雄华认为“境生象外”是对“意境”这一美学范畴的最本质的概括。“境生象外”由三个层次构成:言外之意,是“境生象外”的第一个层次,它主要表现在语言艺术——文学中,追求韵味无穷,崇尚“无言之美”;“以形写神”,是“境生象外”的第二个层次,它主要表现在绘画艺术特别是人物画中,强调人物的神气和生命;追求“虚处藏神”、“以实出虚”,是“境生象外”的第三个层次,它主要表现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追求的是空间之美。(《境生象外:中国艺术的审美追求》《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4月)

在相关研究上,也存在意见分歧,童庆炳指出,司空图强调那种意与景浑的优秀作品必需具有后一种象景,有没有后一种象景是一首诗是否有意境的标志。王振复认为,意境是以境代象,是象外之旨及意蕴,所以,意境具有空无、静寂和深度特点。这种观点本源于佛道哲学,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对《意境探微》一书的四点意见》《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 )但古风认为究其实是对“象外”说的误解,从而将“象外”当作意境的全部内涵了。古风认为意境的内涵由情景层、象外层、形式层构成。所谓情景层是指情景交融的审美存在,其次,象外层,从境生于象外的观点看,象外应是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意象(象)构成境"所以,象内是象,,象外便是境。再次,看形式层,艺术意境的“情景层”和“象外层”,最终都要通过形式层来表现。因此,“情景层”“象外层”和形式层三者有机结合,才构成完整意义上的意境。((《关于当前意境研究的几个问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


“境生于象外”说的具体阐释 
一 含义的解读
袁行霈、孟二东等指出“象外之象”的第一象是诗歌中所直接描写的形象,应该说是一个具体清晰的形象。但这外,还有多层没有明确的画面,更为飘忽空灵的形象,这个象,就是“象外之象”(《中国诗学通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 94年2月)
对“境生象外”说具体含义,张少康作了这样的总结,象一般指比较具体的物象,,而境范围比较大,指现实中一个个阔的空间,它不仅有物象,而且有许多物象,还包含了这些物象所处的环境条件气氛以及物象与物象之间的关系,甚至可以清楚看出在这个空间里事物的生长发展变化的生机勃勃的神态。境是自然界或现实社会中完整的一角,是一个给人以立体感的生动画面,是一幅充满活跃的生命力的动态的画面。境的内容比象的要丰富多广阔多。(《司空图及其诗论研究》 学苑出版社   05年1月版)
二 多维的诠释
1从有无、虚实等传统话语分析
童庆炳认为,司空图的“韵外之致,言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核心的思想就是把文学作品看成一种表里相连虚实相生的结构,这种结构在读者阅读中可以自由发挥作品的某种东西,也可能忽略某种作品的某种东西,进入到一种恍惚迷离意味无穷的艺术世界。(《文论现代意义》)
胡晓明  认为象外之象乃人格风神,有远士风神 、高人性情 ;它是体道的精神境界。象外之象即大自然与诗美的本体。 在象外之象的审美追求下,大自然创造之本体,诗美之本体,诗人的精神主体,亦为一体(《中国诗学之精神》 江西人民出版社  01年版)
,蒋均涛认为,就层次关系进行考察,虚与实表现为在不同层次内的成象,我们把显在层次的成象称为实象,把潜在层次的成象称为虚像。在这种关系中虚象又被称为象 , 因为它是由实象借助象征暗示关联等手段繁衍生发,可称为衍生意象。分为主导型、演绎型、延展型(<审美诗论> 巴蜀书社 03.年6月)
胡雪岗认为“象与象外”说是艺术中实与虚、有与无的关系,象是实、是有,象外则是虚、为无。总之,象外说追求一种物象与形象之外的艺术境界,由象内到象外转化过程。(<美学范畴新探> 中国文联出版社 03年版  )
李健认为 意象的生成离不开比兴思维,比兴在意象生成并不拘泥于某种单一意义和单一情趣创造,而趋向多义的兴象和象外之象的创造。象外之象是比兴思维运用的极致,此时人与物冥合为一,人的审美理想全部灌注于意象之中 。
2 从主体接受美学分析境生象外
陶东风认为文学作品就其本身的存在方式而言无非是一些符号  。人类情感的表现性形式或有意味的形式,它自身无法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效果,这就需要有主体的介入.没有接受主体的介入,言不可能主动产生言外之意象,也不可能固有象外之象(<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 百花文艺出版社 90年2月版) 陶东风还指出,现象学美学和接受美学 ,是解开读者在意境产生过程作用之谜的一把钥匙,只有当接受主体的想象情感充分填补文本空白,言外之意才能产生,意境才能呈现。古代文论的象言 就其未实现其意义而言,是本文,是简化的图式,是暗示、 是邀请、 是召唤 ,而言外意、 景外景等方面是意境 是作品潜在意义的真正实现。(《文化与美学的视野交融》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0年3月)

   邓新华认为象外之象说通过对诗本体的意境的内在结构和存在状态的深刻而独到的分析,不仅把读者文学接受的功能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把读者的文学接受的功能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把读者的文学接受直接看成意境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构成因素,这就从根本上确立了读者在文学本体中的特殊地位。(《中国古代接受美学》  武汉出版社 02年10月版)
   朱志荣指出,在主体情意与物象相互交融浑然为一的过程中,主体情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常常又是物象所不能完全对应的。这就要求主体在物象的基础上,凭借自身的想象力,通过象外之象,对有限的物象进行拓展和弥补,使物和所蕴含的生机获得更充分表现。象外之象作为意想之象,需主体积极参与,想象力是象外之象协助情意与物象交融的关键,联想也其重要作用(《中国审美理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05年1月)
陶 陶指出,:意境审美创造活动,是创造主体的文本创造与接受主体的再想象的相互融合,即接受情景的虚实相生,审美意蕴的多极化,终至形成意境那圆融浑成、“太一”化工的“韵外之韵”、“象外之象”的境界。(《从接受心理看诗歌意境产生的审美途径》《黄 冈 师 范 学 院 学 报》2000年12月)
蒋芝芸指出意境作为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有着丰富的审美心理,意境的创生中依赖审美活动两主体(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一定的心理基础,高妙的艺术意境的产生有赖于创作主体的人格境界,不同的文化人格会创构出不同的艺术意境"而审美接受主体重体道的心理特征,往往使得欣赏者从具体的艺术作品的欣赏中去寻求对整个的人生、历史、宇宙的形而上的感悟,因而艺术意境的创生联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审美心理结构。(《意境的审美心理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3期)


“境生于象外”思想源流考
一 文化心理学的分析
袁行霈认为注重言外之意,成了中国艺术共同特点: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可见美学观念相通,都要求虚中见实。(《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87年6月版)
李泽厚分析,由巫术神话宗教的“兴”的源起到“比德”再到“意境”,也可以说是由集体意识层(兴的兴的源起)到个体意识层(比德)再到个体无意识层(神来说)的进展,这个体无意识层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秩序情理结构却又正是久远传统的历史积淀物,它展示出华夏文艺在塑造文艺建构人性结构上,其理智、情感、想象感知诸因素相交融组合的民族心理进程和基本特征。其基本特征之一是中国文艺在心理上重视想象的真实大于感觉的真实((<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03年10版),由此生发,境生象外正是由于重视想象的真实孕育产生的。李泽厚还指出,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都是要求文艺去捕捉表达和创造出那种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难以形容却动人心魄的情感心绪和韵味。它进一步突出了发展中国美学传统中抒情表现的民族特征(<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03年10版)
薛富兴认为,中国古典美学自魏晋以来就有两条明显的线索:一是以艺术家为核心的言志缘情说,一是以欣赏者为核心的滋味说。艺术家与欣赏者审美需求间固有的内在矛盾和
差异才导致了人们对言志缘情说的不满,是味范畴对言志缘情说的渗透和改造才成功地
于意象之外确立了“象外”“味外”新的更高的艺术审美理想,才最终促成了意境范畴的诞
生。(《味:意境欣赏论》《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二宗教学背景的分析
张少康 等人 认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蕴育下逐渐形成的所以要了解这种特点当从中国古代的哲学美学和文学艺术的历史发展中加以考察,但影响其产生的主要是老庄道家思想。(《司空图及其诗论研究》 学苑出版社   05年1月版)
但杨红旗认为“境生象外”离不开佛禅色空观包含的理论,色空不二,故境象本一(<意境论与文化化合>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05年1期) ,马现诚认为诗人及诗论家借助佛家阐述其义理的认识思维与诗家进行艺术创作中所存在的双向渗透和某种共通性,用于阐明创作主体的积极主导作用和主客观相统一的意境的美学特质,从而确立了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理论所具有的注重主观心性表现和追求情境与物境浑融莫辨诗境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以中晚唐的诗论为最典型(《佛教“境界”理论与古代文论意境说的形成》《学术论坛》2000年第4期)
三对意象、意境发展的探究及言意之辩的溯源
张少康认为刘勰的隐秀说所论述的,实际上就是意境的基本特点,言有尽而意无穷,所谓文外之重旨与司空图所提倡的味外之旨也是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意在言外,作为诗歌基本的传统艺术特点,它最早应该是刘勰首先提出的。而影响隐秀论的思想主要有;一是周易象征方法的启发;二是总结诗境中必兴方法经验之结果;三是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的影响(《文心雕龙新探》齐鲁书社 87年版)
严受云与之看法一致,他认为,易传象指卦画系统,但有形象性的成分。观物取象说,从观物到取象是完整的观察、认识、提炼、营造构过程。自始自终,伴随事物形象,追求象与意的联结。易传对象与意的论述,可看出诗歌意象论嫩芽已清晰。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最早提出意象概念,标志着中国古典诗学意象概念的生成,唐王昌龄司空图所说的意象与神思的意象概念含义完全一致,即是指已在构思中成形的渗透贯注着主体情意的象,它是意与象的结合体,到宋代,意向指称呈现在诗歌中的意象的概念。明清,意象在诗歌批评与诗歌理论著作中,成为普遍经常使用的概念。明清诗评明确肯定意象是诗歌艺术美的构成要素,同时充分强调意与象的有机结合,对意象的象外之味作深入阐发,如陆时雍提出“意广象圆”的要求(《诗歌意象的魅力》  安徽教育出版社 03年2月版)
胡雪岗指出宋明元清的象外说表现在1.象外摹神,(神系指精神意兴气韵情趣而言.)2.兴在象外,象外往往借助比兴的艺术手法加于构设3.化实为虚,寄有于无,(<美学范畴新探> 中国文联出版社 03年版  )
在言意之辩的溯源上 张蓉 指出从总体上,言不尽意并不否认言辞达意的功能,它只是指出言辞和意念之间的差距,它只是指出言辞和意念之间的差距,认识到言辞并不能把意念完全表达出来这样一个规律,并试图通过具体办法,希望由有限的言象去领悟无限的意,在王弼的逻辑框架里在言象意认识链当中,意固然是目的,而迈向目的的第一步是言。故不费言而力图通过作品有限去领会无限之意,这是后世提倡“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状难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圣俞语)的原因。
    张何景试图理出了言不尽意在文论发展脉络,指出老庄言不尽意在汉音乐府已出现:“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王弼提出言意之辩,葛洪讲“粗举长生之理,其至妙者,不能宣之于翰墨”,刘勰“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 ,钟嵘“文有尽而意无余”,唐宋王勃、皎然、司空图、苏东坡也有类似说法,到杨万里,提出更高要求,认为写诗不仅要去言,还要去意,只得留味就可以,有其偏颇(《先秦两汉道家与文学》  东方出版社 05年2月版)
王振复对言不尽意论作如下回顾,指出老子庄子言论实际提出无限之道的美是否可以言意符号加于表达的问题,即所谓言不尽意 还是言能尽意。从这点讲,老庄认为言不尽意。之后,易传“立象以尽意”, 王弼“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在此基础上,王振复指出王弼言意之辨是深刻的:1言意在人类文化及其审美地位重要2。言意作为人类文化及其符号,是有限的3。言象具有表意功能4得意在忘象,得意在忘言,在美学之文化历程开言外象外说的先河5。言意之辨的美学观,具深厚思想思维背景推动中国文化与哲学的历史进程(《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四川人民出版社  02年8月版)。
                   研究成果的反思
古风认为,古人缺乏严格的学术范畴意识,用语比较随意;意象和意境长期以来只是作为批评术语用于实际操作,而不是作为纯理论范畴来探讨;由于缺乏理论的导向,各人有各人的用法,很少有人来做正名的工作以规范。历史积习影响,在文论研究中,学者也存在着以偏概全的种种错误现象。这是学者需时时提醒自己的
     对境生象外说及意境论,其理论局限少有提及,张晶则这样分析:意境理论主要是对抒情短章创作艺术经验的总结,当人们有意无意以意境理论来评价诗歌,就诗歌创作提出要求时,是不是也对诗歌的发展构成某种限制?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中缺乏叙事诗歌力作,是不是与意境理论有某种关系。讲究象外之象和景外之景是一回事,诗歌是不是能有 ,  是否作到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又是另一回事。诗歌作者如果没有对人生历史的深刻和独到的感悟,没有深真挚丰富的情感,而仅仅用技巧,是不可能让自己的诗歌有象外之象和景外之景 的。
  附  :写作意向
意向一
1、论题及思路 境生于象外的思想渊源:基于如下线索进行论述1。从哲学层面讲,象思维、言意之辩等是如何影响到境生象外说诗学观念的形成2。从文学批评角度,阐述境生象外说的内在逻辑发展过程。
2、可行性分析:。A对该学说思想渊源,,学者有涉及,可从双条线索专题论述,深入分析的不多。
B .这类文章,写作思路会较清晰,较容易符合学术规范
3、会面临的困境:会有较多因袭前人说法之处,新鲜度不够
意向二
1、论题及思路 审美心理学视野下的境生象外说:在文化传统大背景,从审美心理学对境生象外说作全面深入的解读。
2、可行性分析:这类文章切入点小,角度也能有出新之处。
3、会面临的困境:如何以清晰的内在线索统摄全文,使文章成为有机体,写作上的驾驭功力不够。


上一条:传统文化与儒家文化
下一条:国内关于五行学说的研究

相关内容连接:

·国内关于五行学说的研究
·传统文化与儒家文化
·传统文化的价值分析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