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语《老李飞刀----李敖的另一种玩法》回复
关闭
+
+
+
+
+
+
+
+
+
+
+
这是徐正林写的关于李敖先生的书。徐先生说“很荣幸能与李敖对话”。我亦荣幸通过徐先生的书更了解了李敖先生。
我们常说,了解一个人要通过他的一言一行。言即言论,莫过于说话了。行则举止。之于行,我们不能把李敖先生的起居拍成记录片。那样有探人隐私之嫌。我们也没有必要像狗崽队一样,嗅来嗅去,咬着不放。那只是哗众取宠,献媚观众而已,不是做学问。而徐先生取“言”字下功夫,况且做了很多采访实录,经过了李先生的同意,发表出来当然无可厚非。
“特立独行”“快意恩仇”常见用来形容李敖。大多数人都只会从字面上理解,谁又听过李敖自己怎么看待呢?徐先生借此平台,让李敖自己说话。这是大陆介绍李敖的书中难得一见的景观。徐先生的“隔海追踪”
我甚是赞赏。其中也不乏李敖先生的隐私问题。像“李敖偏爱私生女”,又给我们展现了李敖身为人父的一面。其间关于“李敖式的教育”就很值得我们中国的父母好好学习。
接下来的一章,徐先生可能是想拿文坛剽客杀手李敖和文坛剽客形象大使“大陆李敖”余杰做比吧。但不知是出于私,还是其它,徐先生竟反了余杰的“客”,而罢了李敖的“主”。通章不惜大片大片地论及余杰,而李先生却被晾在一旁,似有似无。甚至二十来页不曾露面。这就不免让我产生这样的想法,到底是写李敖呢,还是专批余杰?是徐先生想借李敖这个文坛剽客杀手的“剑”来封余杰的“喉”呢,还是徐先生有意在此大刀阔斧地干“余”一场?但我想,此一章还是还李敖先生的“主”好,没有必要引起读者们的误会,弄的个“聪明反被聪明误”,这总是不好的。
我无意勾起徐余间的恩怨,只是就此事论及而已,我个人对剽客也是深恶痛疾的。这一章中,徐先生也是批得畅快,我也是看得淋漓。如果徐先生另起炉灶,定然也是一本不错的书啊。然而放在此书中抢李敖先生的风头,则有伤雅致了。谁愿意在电视剧放到高潮迭起的时候,突然插播一段冗长的广告呢?这样就捣了读者的看下去的兴致。整个书就无法浑然一体了。断了节的火车,后面的车厢又怎么能跟着火车头风驰电掣呢?很好的一本书被无辜的腰斩了。只有头在那怒吼着,下身却在那极不协调的呻吟着,这是怪可惜的。
其实后面的两章,徐先生写得都不错。李敖的“段子文学”也的确给我们当今政客不少启示。看完之后,一句话,“嘿,外交还可一这样”(钟对李敖关于一国两制的风趣解释)。这就是智慧。感谢徐先生给了我这次全面了解李敖先生的机会。
不管徐先生有意或是无意。学者们还是应该注意下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要论及另一个问题时,最好先作好主次之间的“思想工作”,以免弄到它们明争暗斗的局面。那样的文章定然会支离破碎。根基不稳,再强的帝国也会山河破碎。再好的文章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流水落花春去也”啦!
留言日期:
2008-9-16
11: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