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美中专家讨论经贸关系和中国经济
时间:2008/7/18 16:12:26,点击:0

 

  VOA张佩芝报导:来自美国和中国的经贸专家和学者本星期在美国西岸城市西雅图就美中经贸关系中的重要议题进行讨论。会议中,中方学者介绍了中国在区域发展、农业问题、外国投资方面的现况与面临的挑战,美方人员则对中国经济和美中经贸关系前景感到乐观,不过同时表示,预计在知识产权和中国履行入世承诺等问题上,双方的歧见会持续下去。

   六大议题

  由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德汇律师事务所等组织举办的[美中经济关系研讨会]本星期在西雅图召开,来自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和美国经济学者汇聚一堂,就中国的金融改革、区域发展策略、知识产权保护、农业与粮食问题、中国入世后外国直接投资、以及中国推动法治进程等六大议题进行讨论。

  美中全国关系委员会会长何立强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就这六大议题进行讨论有助于增进彼此间的了解。

  他说,“中国的农业问题、乡村发展、知识产权等问题都是敏感的话题,美国对这些议题并不十分了解,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许多方面的专家,能够在这些议题发表具有代表性的言论,我对他们提供的信息和问题分析方法感到十分满意。”

  软着陆?中外双赢?可持续发展?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在研讨会上首先对中国经济现状做了介绍。他说,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政府启动了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来抑制钢铁等部份产业投资过热的情形。调控措施包括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冻结土地审批半年,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提高部份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的比例等。

  鲁志强表示,宏观调控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但是中国经济仍然存在风险。他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的三大问题首先是中国经济是否能软着陆。他说,实现软着陆的可能性很大,但是继续过热,也就是不着陆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

  第二个问题是中国和世界是否能共赢。鲁志强指出,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最近面临频繁的贸易摩擦,成为世界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另外石油和原材料进口的增长也引起其他国家的疑虑,他抱怨说,中国经济不管好或坏都引起世界指责。他说,现在中国和世界必须学习适应彼此,零和的情况完全可能避免。

  鲁志强说,中国经济面临的第三大问题是经济发展是否可持续。他指出,中国难以避免工业化过程中伴随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中国解决起来会更加困难。

  何立强:中方经济决策考虑周到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何立强对美国之音表示,他同意鲁志强对中国经济的评估。

  他说,“我非常同意他对几乎所有问题的分析。根据我的观察,这次会议有两个特点是十分突出的,就是美中双方现在能够就这些问题进行坦率的交流,不是光谈政府的立场。这将能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彼此,这十分重要。另外一点是,通过我们在这次会议上看到中国学者的分析,美国方面感受到中方在经济决策过程中考虑相当周到。这增加了我对中国能做出正确决定的信心。”

  尚慕杰:难题虽多关系好

  前美国驻中国大使尚慕杰在会上发表讲话表示,他认为目前美国和中国的关系是自1989年---事件以来最好的时候。“成千上万名中国学生继续涌入美国,美国企业继续在中国进行投资,中国把数百亿美元投资于美国政府债券,我没有任何对美中经贸关系持悲观态度的理由。”

  不过尚慕杰大使在会议上回答美国之音记者提问时也指出,知识产权问题可能继续是具有争议的领域。

  他说。“我认为知识产权问题将继续会是美中贸易之间的一大问题。其次,美国会继续指责中国企图不遵守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另外,业务外包问题也继续会是一个问题。如果美国经济不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出现更强劲的复苏,美国国会可能会就业务外包和美中贸易赤字问题进行更多的讨论。我认为这些将是双方经贸关系中的主要冲突。”

  尚慕杰大使表示,虽然美中经贸关系中有许多难题,但是没有一个问题会真正导致美中经贸关系的破裂。他警告说,台湾问题将是美中政治和经济关系中的最大症结与危险之处。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建立巡回法庭制度以解决信访难题
下一篇: 劳资关系将成为中国社会和学术关注的焦点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