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国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精神
时间:2009/9/16 21:22:30,点击:0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取得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前仆后继、不怕牺牲、不屈不挠、英勇作战,不仅彻底打败了日本法西斯,赢得了战争胜利,而且又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中弘扬、升华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它极大地整合,激发了全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发挥了巨大的精神作用。历史已经表明:“正是这个战争,锻炼了中国人民。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1同时抗日战争时期激发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它奠定了中华民族以民族复兴为主题的当代民族精神的基础,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趋于成熟的标志。
  
(一)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精神现代重塑的历史契机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绵延不断的历史传统,是民族生存发展中具有维系、协调和推动作用的巨大精神力量,是维护民族团结、生存、发展的一种根本精神。民族精神有一个鲜明的特征,这就是它具有稳定性与变易性的统一。所谓稳定性是指民族精神,在民族延续发展过程中带有持久性,长期性,在主要内容方面具有传承和稳定的特性;所谓变易性是指民族精神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时代内涵。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民族之一,曾以自己的勤奋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并曾以自己的繁荣与强盛而雄居地球的东方,吸引及影响着世界的其他国家。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不仅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又在社会的前进中积累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民族精神既是历史发展的继续与延伸,但又不仅仅是历史的重现,它是从历史走来又存在于现实之中与时代紧密联系的人类活的灵魂,它以时代与社会的进步为尺度,重新审视传统,并赋予传统以新的内容、新的发展形式和新的历史主题,使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与不同的形态。综观中华民族精神形态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是求稳定与求一统;近代中华民族精神彰显的是救亡图存与力求变革;而现代中华民族精神则突出的是从救亡图存向救亡图强的转变,即以民族复兴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从历史的发展看,如果说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根本转折,那么,抗日战争时期孕育、激发的民族精神则是中华民族精神从近代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化的一个枢纽,是中华民族精神现代重塑的重大历史契机。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鸦片战争以来空前规模,空前复杂,空前惨烈的民族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对外敌侵略反抗的一个总爆发,也是甲午战争起日本侵略中国几十年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总爆发。“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成为全民族的一致怒吼。空前的民族战争使中华民族精神得以空前喷发、彰显,在民族精神发展史上构成一个重大飞跃。它极大地呼唤、孕育,振奋,激发着中华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精神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得到极大升华,从而使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现代重塑的枢纽。同样,空前复苏觉醒的中华民族精神,又支撑着空前惨烈和持久的抗日战争,成为人民抗敌的精神支柱,它起着激发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的极大作用。抗日战争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正是在抗日战争这一弱国打败强国,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转折关头,孕育了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没有抗日民族战争的伟大实践,不可能再造,重塑和弘扬以民族复兴为主旋律的中华民族精神;而没有自古以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忠报国”和“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支撑,就没有空前规模的全民抗日战争,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肇始,也正是这样,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开始省悟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中的极端重要性,这两者辩证的双向互动关系,使抗日战争成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孕育成型的关捩点。                                  
   中国抗日战争既是中华民族反侵略的民族战争,又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这种双重特性,大大提高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大国的地位由此奠定。综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中发动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在中国人民长达八年的全面抗战中,日军兵力的三分之二被牵制在中国的土地上,使日军深深陷入“中国泥潭”而不能自拔。同时在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的抗日战争打乱了日本“北进”苏联的战略,有力地支援了苏联对德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亦延缓了日本“南进”的步伐,减轻了美英在远东的军事压力,为美英“先欧后亚”战略的实施赢得了时间;中国军队入卬、入缅作战,给予亚洲其他国家反法西斯斗争有力支援,忠实地履行了自己国际主义的义务。正因如此,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中国的国际地位也由此而空前提高。1942年1月1日,世界26国在美国华盛顿签订了《联合国家宣言》,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的代表首先在《宣言》上签字,其他国家代表则于次日按国名的英文字母顺序在《宣言》上签字,这个历史性文献的签署,宣告了“世界四强”理念的出现,中国作为与美、英、苏并列的四大国正式出现在国际舞台上。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分别在华盛顿和重庆签订《中美条约》和《中英条约》,美英宣布取消两国在华特权,受此影响,西方其他国家亦相继与中国签订条约,宣布放弃在华特权。这些新约的签订,标志着在法理上结束了西方列强在中国享有的特权,雪洗了中国人民的百年耻辱,使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的平等一员。1943年10月19日至30日,在莫斯科召开美、英、苏三国外长会议,讨论加速战争的结束及战后建立安全制度等问题,会议期间,由美、英、苏三国邀请中国参加莫斯科会议关于《普遍安全问题宣言》的讨论。10月30日,《普遍安全问题宣言》由美、英、苏三国外长和中国驻苏大使傅秉常授权签字。《宣言》第一次由反法西斯同盟四大国共同签署,表明中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四大同盟国之一的国际地位受到尊重。莫斯科外长会议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邀请中国蒋介石共同商讨进一步联合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处置日本的有关问题,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美、英、中三国首脑在埃及开罗举行会议,会议发表了著名的《开罗宣言》,这是中国首脑第一次出席最高级别的国际会议。《开罗宣言》的发表,更加确定了中国作为“四强”之一的国际地位,它鼓舞和振奋了艰苦作战的中国军民,并对恢复中国领土完整提供了重要的国际保证和法律根据。1945年4月25日,中国与美、英、苏四国联合发起召开旧金山会议,共商建立联合国。会议在中、美、英、苏四国首席代表轮流主持下,制定了《联合国宪章》,宣告了联合国的诞生。中国不仅是联合国的缔造者之一,而且成为在联合国中拥有否决权的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文成为联合国的正式语言,这样就进一步在国际法上确认了中国的大国地位。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只有国力强盛,才能彻底根除亡国亡种之患,才能彻底摆脱弱肉强食,落后挨打的悲惨命运。这就推动着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的主旋律开始从救亡国图存向救亡图强即民族复兴的转换,推动着中华民族由大国向强国的目标前进。
  
(二)抗日战争振奋升华了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民主自由、并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的民族,是一个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民族,也曾是世界东方的强大民族。但是到了近代,这个伟大的民族在长达一个世纪多的时间里却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民族,成为列强欺侮的对象。中华民族的这种衰败到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而到达历史的最低谷。民族灾难深重到了极点,中华民族反抗的意志和决心也沸腾到了顶点。在日本法西斯大举入侵面前,中华民族这头沉睡的雄狮觉醒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品格、民族团结意识、民族英雄气概与民族的自强信念被极大激发起来,全国人民在抗日旗帜下团结起来、武装起来,与侵略者浴血奋战。抗日战争就是中国人民用中华民族精神建造的一座历史丰碑。
   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国内阶级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亡种的危急面前,中华民族空前觉醒,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各种社会力量出现了空前团结,抗敌雪耻的怒火喷薄升起。挽救民族危亡、挽救国家危亡、彻底打败日本法西斯已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共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捐弃前嫌,把与国民觉的十年血悔深仇搁置一边,并与其携手抗敌,“化干戈为玉帛”,。1935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表了著名的《八一宣言》,主张“无论各党派间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益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或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是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2。12月,中国共产党又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对此,在全国各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为了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又表现出伟大的政治胸怀和宽宏精神,在对蒋介石国民党的政策上由“反蒋抗日”变为“逼蒋抗日”,最后调整为“联蒋抗日”,并力主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呼吁“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3。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向国民党递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重申中国共产党1937年2月提出的四项保证,即保证(一)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武装暴力方针;(二)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的指导;(三)在特区政府区域内实施普选的彻底民主制度;(四)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4。在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利益高于一切,抗日利益高于一切,这就是全国人民最高的法律原则”5。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强调“如是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任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的决心”6。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的淞沪战争爆发,次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宣告:“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7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主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在抗日救国的旗帜下,中国的其它党派亦改弦更张,或放弃反蒋,或放弃反共,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积极从事推动全民族的团结抗日活动。中华革命党把自己的改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放弃反蒋斗争,主张联蒋抗日。其他各党派亦纷纷发表声明,支持拥护国共两党合作,呼吁全民族团结起来,一致抗日。各党派在抗日斗争中,或组织抗日团体直接从事抗日活动,或举办书店、剧团,出版抗日书刊,演唱抗日戏剧歌曲;或号召鼓励成员参军,参战,奔赴抗日前线。同时,以工农为主体的全国人民在抗日旗帜下,出人、出力、出钱,为打败侵略齐心协力,团结战斗。举国上下,形成一股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打败侵略者的强大抗日洪流。                                       
   不畏强敌,不怕牺牲。日本是帝国主义强国之一,战前的日本是亚洲头号强国,而中国则被世人称之为“东亚病夫”的弱国。“我们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都显得不如敌人。”8在这种形势下,日本帝国主义以强凌弱,对中国发动了近代以来的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最为凶残的侵略战争。战争初期,日本帝国主义自恃军事实力大大超过中国,认为中国不堪一击,妄言一个月或两个月,顶多三个月打败中国。日军所到之处,采用一切最野蛮,最残忍的侵略手段,包括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甚至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企图在短时间内征服中国。面对强大而残暴的侵略者,中国人民在空前的民族危机之际,唤起了空前的民族觉醒。排除一切悲观主义和妥协投降论的干扰,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积极开辟敌后战场,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国民党部队则在正确战场与日军英勇作战,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无数中华儿女,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毁家纾难,舍生忘死,与侵略者展开了殊死的战斗,使敌人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山西平型关伏击日军,经过一天激战,歼敌1000余人,取得了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对日作战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国人民打败侵略者士气。其后,八路军120师在雁门关取得痛击日军的胜利;129师又取得偷袭日军阳明堡机机场的胜利;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历时三个半月,对敌作战1824余次,毙伤日军、伪军两万余人,拔掉敌人据点2000多个,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在国民党正面战场,中日军队展开多次大规模会战,如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等。淞沪会战中,守卫宝山县城的500多名官兵在姚子清营长率领下,与日军巷战肉搏,全部英勇殉国;守卫四行仓库的800名官兵,他们为掩护主力撤退,在谢晋元指挥下孤军奋战四昼夜,大部分壮烈牺牲。忻口会战中,军长郝梦龄亲临前线,率部与敌血战五昼夜壮烈殉国;在台儿庄会战中,坚守台儿庄的将士与敌展开激战,守卫滕县的师长王铭章立下“临难不苟”的誓言,指挥全师死守滕城,与日军激战三昼夜,除少数突围外,其余均为国捐躯。在1940年的枣宜会战中,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部与日军血战九昼夜,其身中数弹仍大呼“杀敌报国”,最后英勇牺牲。正是这样,在这艰苦的八年抗战中,中国军队以高度的爱国主义激情,英勇杀敌,极大弘扬了中华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
   独立自主,百折不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许多爱好和平国家和人民的广泛支持,他们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但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最主要最根本的是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以独立自主,百折不挠的精神战胜日本法西斯。在抗日战争中, 中国得到援助实际上是极为有限的。战争初期,主要是苏联的援助,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集中主要力量对付德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等国才放弃“绥靖政策”,开始援助中国,但作为反法西斯国家,中国得到的国际物质援助并不多。1941年3月至1945年9月,美国以租借形式援助反法西斯盟国的物质累计总值约485亿美元,其中英国得到309亿美元,苏联得到110多亿美元,法国得到28亿美元,中国仅得到8.7亿美元,只占全部租借物资总值的1.8%。”9它远远不能满足中国抗日战场的需要,这样,中国的抗战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努力。独立自主,百折不挠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体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基本上得不到外援,八路军新四军在数年中“没有得到一个铜板一颗子弹的接济”10。而且,抗日根据地还受到了日伪军的严密封锁和围困。在这种情况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成为建立巩固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后抗战和持久抗战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已动手,丰衣足食”,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上至党的领袖、八路军总司令,下至普通老百姓与每位战士,人人开荒种地,织布做衣,党、政、军、民、学、商都参加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1942年八路军三五九旅在王震带领下,开赴陕北荒无人烟的南泥湾,经过全旅指战员的艰苦奋斗,昔日野狼成群,蒿蓬塞路的荒原,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1943年,三五九族实现粮食与经费的全部自给成为大生产运动中一面光辉的旗帜。中国人民就是这样,以独立自主、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战胜了抗日战争时期的种种艰难困苦,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将最终取得抗战的胜利,是与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密不可分。1941年至1942年中国的抗日战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的抗日斗争进入了最困难时期:日本侵略者对我根据地进行野蛮“扫荡”、“清乡”,以及实行残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又进行反共磨擦,不仅停发八路军的薪饷、弹药,而且对我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再加上华北各地连年遭受旱灾,使抗日根据地的生存发展遭到了极大困难。“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裳,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11面对这严峻形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用军事斗争打破敌人的“囚笼”封锁,用大生产运动解决抗日根据的生存,发展。以此为争取抗日最后胜利,保存、发展革命力量。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精神的胜利,而且又是中华民族开拓创新精神的胜利。在抗日战争中,如何正确处理好与国民党及其他政治力量的关系,团结争取一切愿意抗日的人们投身于抗日斗争中去,以稳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面临的一个极为重要又极为复杂的问题。对此,中国共产党以开拓创新精神,根据抗战形势的发展变化,制订、调整、实施了一系列正确政策与策略。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原则,必须保持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即在统一战线中,对国民党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政策,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实行“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这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与发展,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抗日战争的军事斗争上,中国共产党根据敌我双方特点,在强大敌人进攻面前,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制订了一系列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以游击战为主,阵地战为辅,通过发动民众,组织民众,在根据地广泛开展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多种多变灵活多样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打退敌人的进攻,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反扫荡”、“反清乡”、“反蚕食”斗争的胜利。抗日斗争的实践表明,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是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重要法宝,是世界军事史上弱小民族反击强敌侵略的一种创造性的作战形式。
   坚持正义,维护和平。抗日战争又是一场正义与邪恶较量的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公然践踏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悍然出兵中国及亚洲各国,野蛮侵占他国领土,任意践踏他国主权,肆意漠视和侮辱中国及亚洲各国人民的民族尊严,这种强盗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和所有热爱和平、维护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极大愤慨。中国人民与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与人民一道,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际正义,捍卫人类尊严,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成为世界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的主战场,中华民族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决定性力量。中国人民的抗战,摧毁了日本法西斯称霸世界的狂妄梦想,对最终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比值讲算,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6000多亿美元。中华民族为捍卫国际正义和人类尊严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同时,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坚持正义,维护和平的民族精神得也到了充分展现。1942年元旦,中国与美英苏四国领衔发起与世界26国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以建立反法西斯的世界统一战线,并规划战后重建自由、民主、和平的世界;1943年,又同世界主要国家发表《关于普遍安全宣言》,确立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作为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之后,中国在参与制定联合国宪章及创建联合国的过程中,力主消灭殖民主义,保障会员国政治独立,领土完整,反对外来侵略;按正义和国际法原则,用和平手段解决国与国争端。同时,中国在战后建立的维护世界和平的联合国中,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事业发挥着积极作用。
  
(三)中华民族精神铸成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与核心,它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美德,是团结全国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是推动中华民族摆脱困境,兴旺发达的内在活力,也是调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道德规范和人生价值准则。在抗日战争时期,爱国主义以其巨大的思想统摄性,超越地域、阶级、种族、时代的界限将整个中华民族凝聚起来,同心同德,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家卫国,形成了全民族顽强抗战的局面。中华儿女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视国家民族利益为上,不惜以自我成全大我,以牺牲个人和局部利益去维护整体和全局利益,为了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而前仆后继地英勇奋斗。
   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在中国的抗日反侵略战争中,形成了两个战场,即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艰苦的八年抗战中,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在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队与日军展开了大规模的会战,狠狠打击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疯狂气焰;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武装,发动人民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打击侵略者。在华北,八路军挺进山西前线,首战平型关,接着在忻口、太原保卫战中,八路军在同蒲路北段和正太路上狠狠打击日军,掩护国民党部队转移。太原沦陷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首创山西敌后战场,尔后,依托山区,发展平原,把敌后抗日根据地迅速扩展到晋、察、冀、绥、鲁、豫等省,形成了广阔的华北敌后战场。在华中,当日军攻占上海,南京继续西进之际,新四军挺进大江南北,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开辟了华中敌后战场。在华南,当日军攻占广州和海南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江,珠江,琼崖等抗日游击队,创建了华南敌后抗日战场,在东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形成了东北敌后抗日战场,牵制着日本关东军,对关内抗战起到了有效配合作用。在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军队在两个战场上既有战略上相互配合,更有战役上合作支持。抗战初期,当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进行徐州,武汉会战时,八路军以其一部分主力挺进冀鲁平原,牵制日军第2军,威胁其后方,分散其兵力。同时,以晋冀豫,晋察冀边区部队破坏平汉,津浦的铁路交通,以支援正面战场。1940年六、七月间,当日军加紧政治诱降,并攻占宜昌,造成溯江而上威胁重庆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于1940年8月在华北发动了百团大战,歼灭日军四万余人,瘫痪了日军的主要交通线,极大地支援了正面战场。1944年春,当日军发动“一号作战”,打通中国大陆至东南亚的交通线时,八路军新四军在华北,华中敌后战场又发起了强大攻势,有力地打击牵制了日军,使沿平汉路南下的华北日军,在打到平汉线南段之后,不得不回师华北。八路军新四军这样有效的配合,极大地支援了正面战场上作战的国民党军队。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军队在两个战场上同时打击侵华日军,使敌顾此失彼,这样不仅有利于消灭敌人,而且又有利于保存自己,由被动变主动,由弱变强。八年抗战中,两个战场共进行重大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20万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接受投降日军128万余人。两个战场上国共两军在战略战役上的相互配合,它奏响了中华民族团结合作的民族精神的凯歌,奏响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凯歌。
   华夏各族,携手卫国。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大家庭,几千年来的民族融合使华夏各族为大一统的中国感到自豪,这种根植于中国人民血脉中的民族认同意识,随着国家安危,民族命运的变化,升华为炎黄子孙强烈的爱国主义责任感。居住在东北、华北的满、蒙、回、朝鲜等少数民族在九一八事变后立即组织起来,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直接斗争,东北抗日联军中就有不少的少数民族同胞。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全国各少数民族同胞立即行动起来,迅速投入到伟大的抗日斗争中去。回族同胞组织“中华回族救国会”,号召广大回族成员“团结起来保持爱国荣誉”。冀中回民组织抗战建国会及各级分会,团结冀中30万回族群众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战。新疆的维吾尔族同胞则成立新疆民众反日联合会,明确提出“一致抗战,为救国而战”的口号,号召全疆民众积极开展各项抗日救国活动。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中,藏族同胞亦积极行动起来为抗战作贡献。九世班禅  和热振活佛亲自向藏族僧众宣讲抗日救国的道理,鼓励僧众开展抗日救国活动;四川松潘的各藏族土司则联名具呈国民政府,表示愿意率兵马奔赴抗日前线。居住在我国中南,西南地区的苗、壮、土家、黎、瑶、布依、傣等各少数民族也都建立了各类抗日组织,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据不完全统计,新疆各族民众从1937年9月至1943年底,先后捐献白银428万两,可买154架飞机;云南各族同胞仅洱源,云龙,弥度,风仪四县购买救国公债14万余元,至于各族民众为抗战献出的粮秣、衣物及无偿民工等,更是无法估算。与此同时,各少数民族纷纷组织抗日武装,英勇杀敌。蒙古族同胞先后组建蒙古游击队,鄂尔多斯草原游击队等,他们英勇杀敌,涌现出如巴云英, 奇俊峰等抗日英雄。马本斋领导的冀中回民支队和渤海地区回民支队在同日军作战中屡建战功,威震敌胆;卢汉率领的由云南各族子弟组织的滇军60军,参加台儿庄会战,为赢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苗族同胞组建的湘西民族抗日救国军,先后参加了鄂西、长沙会战,取得了著名的湘北大捷。在抗日斗争中,全国各族人民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一致,携手卫国,成为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的重要力量。
   炎黄子孙,尽力抗战。居住在海外的广大华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虽然身在国外,却心系祖国,始终保持着同祖国的血肉联系,保持着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当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祖国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广大华侨埋藏在心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极大地迸发出来。他们在欧洲,美洲,非洲,澳洲和东南亚地区组织、建立了各种抗日救亡团体,到1940年2月,达2794个。同时海外华侨也以各种方式,从物力,财力和人力上支援祖国抗战。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慷慨解囊,除购救国公债10万元外,每月捐国币2000元,直至抗战胜利。抗战头五年,海外侨胞义捐和家汇50亿元,并捐献3000多批紧缺的军用物品,包括飞机217架,救护车1000多辆,坦克数百辆。爱国华侨在出钱,出力的同时,更有许多侨胞直接回国参战。他们鉴于中国空军力量薄弱,广大华侨不仅捐款为祖国买飞机,而且还举办各种航校,选派优秀的华侨青年参加培训。菲律宾华侨主办的厦门民用航空学校、美国华侨主办的中华航空学校都为中国空军培养了许多飞行员,使华侨飞行员成为中国空军的主要组成部分。广大华侨想为祖国抗战而想,力为祖国抗战而出。在抗日战场上,当缺少救护伤员的医护人员时,华侨就组织救护队回国奔赴抗日前线,参加救护工作。当抗战需要物资输送时,由南洋华侨机工组成的运输队奔赴滇缅公路,他们中有1000余人因战火,车祸和疫病为国捐躯,用鲜血和生命在华侨的爱国史上写下壮丽的一页。活跃在广东的东江纵队里的“新加坡队”,“吉隆坡队”,“越南回国服务队”等,就是全部由华侨组成的武装队伍。这些回国参战的华侨青年,作战英勇,不少人屡建战功。如曾先后担任八路军雁北支队抗日游击队第8支队政委,八路军120师雁北第6支队骑兵营救导员的华侨女青年李林,智勇双全,威震敌胆,被贺龙称为“民族女英雄”,牺牲时年仅24岁。八年抗战,海外华侨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光荣传统,以赤子之心,报效祖国,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贡献。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顾学周)

1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2页。
2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21页。
3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75页。
4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57页。
5 《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第175页。
6 政协重庆市委文史资料研究会:《抗战时期国共合作纪实》上卷,重庆出版社1992年,第348页。
7 《中央日报》1937年8月15日。
8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49页。
9 王正华:《抗日战争时期外国对华军事援助》,台湾环球书商1987年版,第307页。
10 《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7页。
11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2页。

摘自何云峰、苏令银主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科发展研究》,黄山书社2009年版。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选举、民主与社会服务
下一篇: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与商业银行的关系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