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内地巨款 暗流香港
时间:2008/7/18 11:18:59,点击:0

 

  2003年7月底,香港特首董建华对外公布,中央政府承诺对CEPA作重大调整,新增“条件许可时优先考虑在香港开设人民币离岸中心”等6项内容。这一消息骤然间将长期在港“漂泊”的人民币推至台前。

  目前,几百亿的人民币现金在香港银行体系之外运行,银行却爱莫能助。因为香港的银行既不能吸收人民币存款,更无法为人民币找到出口,而与此同时找换店和地下钱庄等非官方渠道却在这其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将这些人民币纳入可控的银行体系,这是内地与香港银行界的共同心愿。但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因其影响的多面性和复杂性,短期内不会有时间表。放开人民币在港存款等其他简单业务也同样是一把双刃剑。漂泊在香港的人民币“暗流”何时能导入正途?

  香港力宝中心对面就是美丽的维多利亚湾。这座大厦?聚集着众多世界知名公司和中资企业,20多岁的香港姑娘林虹就服务于其中之一。

  “看到内地人、尤其是女人轻车熟路地在SASA(化妆品连锁店)店里狂扫货,觉得惊奇。她们的钱(人民币)花得很厉害。”林虹说。

     香港的人民币是从哪来的?

  如今在香港旺角、庙街、中环、湾仔等游客聚集区,人民币现钞以空前的速度流转于各个角落。超市、金店、服装店、电器店一般都可以使用人民币。甚至有人认为,人民币已成为了香港第二种货币。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易宪容估计,目前积存在香港的人民币在500亿~700亿之间。而中国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透露,深圳因毗邻香港,事实上充当了为香港供应人民币现金的角色。近年,深圳现金投放量一直居高不下,原因就是其中很大一部分投放到香港。

  “香港与大陆银行的兑换业务存在很多年了,历史上宝生银行和利宝银行就可以进行现钞兑换。其他银行的人民币不够或过多就到这两家兑换。而这两家银行的人民币头寸不足就到深圳去买人民币。”交通银行香港分行行政助理李绍基解释。

  这些人民币是从哪来的呢?主流观点认为是由于赴港游客增加带来的。

  据投资银行瑞银华宝测算:以每位游客在香港消费或留下3000元人民币计算,至2005年底,香港存积的人民币将达到1570亿元;如果每位游客消费6000元,则香港人民币将达到3130亿元。那时的人民币数量将相当于香港货币供应M3(最广义货币供应量)的4%~8%。这个数位是非常惊人的。

  “堆积如山的人民币现金都是游客带过去的,这不可能。”香港环亚经济资料(CEIC)经济研究员洪肇辉(Kenneth Hung)对本刊说。

  “近两年来由游客带来港的人民币凈值没那么多。而那几百亿主要是历史上沉淀下来的,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是由找换店透过其他非正常渠道提供的人民币。”

  找换店(Money Exchanger)也叫两替店,在香港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而又随处可见的外汇兑换店铺。在香港,找换店属于普通商业。由于香港没有外汇管制,人民币找换业务可公开运营,任何人或机构只要觉得从事人民币的兑换业务有利可图,就可以申请。据香港警署统计至2002年底,在港正式登记的外汇找换店约700家。

  在众多找换店中,最有名的是“牛记找换店”。牛记的外汇兑换价甚至刊登在当地报纸上,供读者参考。该店于1930年左右在香港经营开办,创办人为温浩泉,又名温牛。70多年来其业务已发展覆盖香港及整个东南亚地区。

  “开找换店,牌照都不需要,只要到警察部门去登记一下就可以了。目前香港的法律对我们的约束很少。”牛记找换店董事经理萧民泽对本刊这样说明。萧的父亲原是牛记员工,其后接手经营牛记找换店。

  尽管香港约有20家银行也正式经营着人民币现钞找换业务,但其营业网点少而且兑换方式及价格远不及找换店有吸引力。所以,无论港人还是内地人在香港进行人民币与港币的兑换,主要是透过找换店完成。

  “找换店的兑换量非常大,有时甚至银行的人民币头寸都要到‘牛记’平盘。”洪肇辉说。

  找换店的人民币来自何处?据萧民泽介绍,内地游客所带来的人民币是其中一部分,其他人民币则从东南亚来,东南亚是中国周边另一个人民币“供求”两旺的地区。

  一位熟悉找换店业务的香港人张某对记者讲:“不只是这个途径,找换店的利润来源,如果只是我们所看到的兑换业务,那么它也赚不了多少钱。因为息差太少了,远不及洗钱佣金来得丰厚。”

    洗钱天堂?

  在香港有一种说法,兑换店的钱大多是来路不明的“黑钱”,这些黑钱多是透过“地下钱庄”从内地来的。

  地下钱庄一般有三种路线进行现金运输:深圳到香港有很多直航航线,最简单、最原始的办法,就是透过“水客”(以夹带水货过境为生的人)将这些钱分批过境;还有一种方法是与香港那边的走私公司相互配合做假单证,签订假的购货合同把钱汇过去;此外就是直接偷渡运送。

  除了专业的“地下钱庄”之外,许多经常往来于深港的货车(从深圳皇岗口岸过关)也会带钱过来。因为他们要么是熟客要么就是有背景的车辆。

  而这些人民币到港后,一部分在找换店换成港币投资于H股或红筹股,一部分透过找换店变为外币。“这样无论什么钱都可以洗白了。然后这些干净的外汇就可以打到国内用了。”这位姓张的香港人说。

  “原先找换店换钱是没有数量限制的,黑钱很猖獗。现在有找换2万元以上登记的要求,但这也形同虚设,因为这里有近700家店,只要多走几家就成了。”张先生说。

  如果找换店的部分功能是这样的,那么在兑换业务上,正规的银行无论怎么也竞争不过它。1:1,甚至更低的价,它也会换。

  当然,这些不法途径国家有关部门也早有警觉。日前,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承认,从1993年起,中国允许个人携带6000元人民币出入境后,存在着超额携带人民币的可能性。透过境外的找换店开展的人民币兑换业务和对内地的地下汇款业务,居民和非居民也有绕开金融外汇管制的迹象。部分资本项目跨境交易事实上透过货币互换、地下钱庄等非法途径得以实现。

  “目前,香港客观地成为了全球人民币的洗钱天堂。而大量现金存在状态为洗钱提供了便利条件。”从事洗钱研究的北京铭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朱永锐对本刊说。

  由于目前的政策限制——香港银行不可以开立人民币账户,因此在香港,人民币只能以现钞的形式存在和流通,这也意味着香港金融界(包括银行)对人民币的监管处于几近真空状态。

  有人每天提着装有1000万现金的手提箱,由深圳罗湖海关偷运过境到香港。这不是假想,而是事实。

  2002年9月11日,香港东区法院审理一起洗钱案。据香港廉政公署人员透露,涉案疑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以此手法,每天把在内地避税和贪污所得的黑钱偷运至香港,再转账到1300多个银行户口。这个“洗黑钱”集团作案长达6年,活跃于广东省珠海、中山、深圳和福建等地,集团雇佣多名“跑腿”,除手提过境外,还每天3次将29种包括英、日、法、美的货币,在内地用货车、私家车经文锦渡、落马洲口岸带往香港。

  据说,当时这批钱落港后,正是透过他们预先在香港开设的找换店,作为“黑钱”的进出中心。而主要涉案人员包括一名前宝生银行高级经理,他涉嫌收受找换店贿款。

  据数据显示:香港外来直接投资从1998年的147亿美元大幅飞升到2000年的643亿美元,远远超过了当年海外投资中国大陆的资金总额380亿美元。香港没有人相信他们已经成为可以与中国大陆匹敌的外国投资竞争者,而是揣测香港正在被作为进出中国大陆资金的洗钱基地。

  常驻香港的经济和政治风险分析家布罗德伏特(Robert Broadfoot)也分析说,“这不是典型的外国直接投资。但它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是洗钱?如果你不用那个词,你用什么词?没有太多选择。”

  “不仅大陆的人民币会以灰色途径进出香港,境外假人民币的制造中心——台湾地区的假人民币的主要流入地也是香港。”北京虎杰投资公司首席分析师张寅说。

  近日,新任香港保安局局长李少光表示:已要求香港的银行及财务机构,要主动举报任何可疑的资金和大宗交易。

    香港银行爱莫能助

  人民币无论以何种方式进入香港,它总是要有一个存在状态。这个状态的现实情况是:“流浪”。

  “面对着近几百亿人民币在香港流动,香港的银行却爱莫能助。因为香港的银行既不能吸收人民币存款,更无法为人民币找到出口。”洪肇辉对本刊说。

  这主要源于中国中央政府目前在外汇方面的管制仍很严格。据了解,1996年底,中国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议第八条款义务,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但对资本项目仍实行管制。据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料显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资本交易划分为43项。根据中国大陆现行法律、法规及政策,以及具体实行情况,又可分为可兑换、有较少限制、有较多限制和严格管制四类。目前在中国大陆,可兑换的仅有8项,占资本项目交易项数的18.6%,而有较多限制的有18项,占41.9%,严格管制的还有6项,占13.9%。这其中就包括不能在境外开展人民币存贷业务。

  “在这种情况下,香港的人民币流动基本上处于一种灰色的方式中。在香港流通的人民币没有多少被吸纳进银行体系,更多的是在体外回圈。”洪肇辉说。

  对此,银行有自己的一笔账。“银行的资金只有三个用途,一是贷出去,二是买债券、基金等金融产品,三是同业拆放。而这些人民币目前都做不了。”交通银行香港分行助理总经理李绍基介绍说。

  不能存不能贷只能兑,而人民币兑换业务对香港银行本身来说仅是多了一项服务,根本谈不上盈利。

  “我们兑换的人民币,是从宝生银行和利宝银行来,这两家银行目前已分别被中银香港和汇丰银行收购。目前,香港银行要得到人民币须到中银和汇丰去换。而出口也只能是再回到他们那去,连存到内地央行赚利息的可能都没有。”李绍基说。

  银行在人民币兑换业务上,只能赚取买卖差价,保留下来的人民币不能透过正式渠道回入内地。同时银行兑换业务越大,持有的人民币越多,持有的港元就越少,而兑出的港元本来是可以靠贷出赚利息的。所以,香港银行的人民币兑换业务的积极性不高,而人民币现金只好暂时在市面上和居民手中漂泊。

    灰色出口

  钱不仅有时间价值,而且只有流动起来了才能创造更大价值。人民币在香港的银行系统内基本就是“死钱”。而作为理财高手的精明店铺,是不会容忍巨额人民币现金在手中沉淀的。

  香港一个富豪家族的超市和个人护理连锁店遍布香港,在它的收银台前有一幅画:三个工农兵模样的人,怀里各抱着一个购物袋,上方标明欢迎使用人民币。

  记者询问收银员,他们将如何处理这些人民币?他们回答:“一般是到找换店换港币。”事实是否如此?

  “到找换店换钱是费事又不经济的作法。”一位知情人说。其实这些大公司在内地都有子公司,并有频繁的业务往来,可以用更直接的办法将钱弄到内地。

  当然,大多数没有家族财力的持币者还是要都找换店来寻出口,那么找换店的出口又在哪?答案应该是:内地,手法是:转账。

  香港的找换店对于转账业务驾轻就熟。如果客户向他们支付港币,他们即可按客户的要求将相应的人民币汇往内地任何地方;如果客户将人民币存入其在内地银行的指定账户,则凭银行存单可在香港提取港币。

  不仅如此,反方向也可以做。在香港找换店随时可以欣赏到这样的“豪气”:“汇款我最快,一天就到啊!”“代客汇款,中国各地,欢迎中港两地查收”等等。本刊在香港尖沙嘴、铜锣湾调查的10多家找换店,大多都打出了这样的大幅广告牌。在湾仔地铁出口的一家找换店记者与一位店员小姐进行了一番谈话。

  “往北京汇人民币行嘛?”“当然行。”

  “多长时间能到?”“第二天。”

  “一万元收多少手续费?”“350元。”

  “从北京往香港能汇嘛?”“当然。”

  “这就是经过‘地下渠道’做人民币转账业务。尽管对于中央政府来讲,这是不合法的,但香港没有这个规定,所以只能说这不是官方途径。”李绍基说。

  汇款也不是真的将钱汇过去,汇往内地的人民币大多也是由内地一些与找换店有关系的“地下钱庄”或其他这类相关公司提供的。由内地汇出的人民币也一样,不必出境也可以完成。找换店最主要是处理差额。钱说是汇到,其实只是记了一个账。香港的A账户汇到内地B账户,B账户又汇到香港C账户。双方只处理账上的这个“差”就行了。

  对此的追踪是很难的,因为它没有具体的钱进进出出。另外,如果内地钱庄与这些找换店都在对方那面存有一定数量的货币,它们连这个差也不必时常处理。当然,这些地下的金融网得相当庞大和复杂。

  找换店的现金,各家找换店之间可以相互进行所谓的“拆借”,太多了可以转账到内地,由内地“地下钱庄”把他们贷出去。

  事实上,不止是找换店的人民币出口让人不解。据说,香港的一些银行也已经暗中突破政了策限制,开始从事人民币存贷款业务。人民币在香港的入口、出口中的这些非正常存在状态,使得对它的监管非常虚弱。

  吴金勇、施清彬 香港


    人民币的“收编”难题

  面对大量人民币无序流动的局面,香港监管当局尤其是银行界显得很无奈。依靠地下钱庄来维系两地的资金链条,显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一场人民币的收编运动正在酝酿。

  “境外人民币流传以港台澳地区为主,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周边国家也有一定数量的现钞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目前,人民币流通的国家不会少于50个。”虎杰投资首席分析师张寅说。张指出,“其中香港占人民币境外流通总量的85%。”

    无序流动的危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银河证券分析师宋国祥认为,香港包括整个东南亚地区使用人民币的地方越来越多,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随着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该国货币的辐射能力必然也会随之增强。

  事实上,由于香港和内地的渊源,香港的银行业很早就有经营人民币的历史。

  据了解,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香港的银行就有开办人民币存款业务和面向内地的人民币汇款业务(在香港寄出港币,在内地领取外汇券)的历史。80年代后期,由于人民币贬值和实质性负利率,香港银行业于1989年正式停办人民币存款业务。

  1993年3月,香港宝生银行在香港开办人民币现钞兑换业务,这之后渐渐发展到所有经营外币兑换业务的银行都提供人民币兑换业务。在这一年,香港宝生银行获得国家有关部门允许,可以将人民币残钞运到深圳人行兑换新钞。宝生银行同时在香港也为其他银行开办了人民币残钞兑换业务。至1998年,这一业务停办。

  香港回归后,人民币的需求量也快速增加,人民币透过各种途径大量流入香港。

  人民币在香港长期流通,使香港形成了一个与港币并存,但却游离于当局监管体系之外的货币网路。从人民币的来源、兑换以及使用上,都有一套较为成熟的系统。这反过来使人民币的流浪变得更容易。

  “如果在香港流浪的人民币越来越多,未必是一个好消息。”张寅说。

  他认为,如果允许大量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资金存在,对金融市场的稳定不利,例如,当需要紧缩货币政策的时候,当局可以控制港币投放量,但是如果还有人民币供应,那政策就很难得到实质性的贯彻。在香港这块弹丸之地,本来经济总量就比较小,这样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当然,现在这个问题还不明显,因为在港人民币数量毕竟还有限。”张寅认为。

  监管是另一个问题。如果从正常的经贸往来的角度来讲,人民币在香港有多少,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但是,当流浪人民币越来越多的被和“洗钱”联系在一起时,问题就有所不同了。

  “大量的人民币存在香港,必然伴随着洗钱的问题。根据中国的政策,现在对金融管理实施的是垄断性管理,国家政策银行和商业银行以及指定的信用社才可以从事金融业务,其他组织和个人开办银行从事相应的行为,首先来说是违法的。而洗钱只是许多黑色产业的下游产业链,它的存在和畅通对上游的犯罪无疑是一大利好。”铭达律师事务所的资深律师朱永锐说。

  这种灰色的地下网路已渗透到了正规银行,甚至出现内外勾结的行为。据香港廉政公署公布的资料,在2002年发生的一起重大洗钱案中,洗钱集团为了避免在银行的转换金额受到香港法律的监管,设法贿赂了其开户行——宝生银行的一名高级经理,让他们把所有黑钱以一般转账而非汇兑的形式处理。在该经理的协助下,这些“黑钱”被分别转到了不同银行账户,再转汇给香港和海外的有关银行账户。

    收编已经启动

  依靠地下钱庄来维系两地的资金链条,显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一场人民币的收编运动正在酝酿。

  据有关资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曾要求深圳人行就人民币在香港情况,以及香港银行开展人民币支付结算业务作专题调研,调研结果并未对外公布。“据推测,深港人民币支付结算的开展不是短期能实现的,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影响,人行肯定会持冷静的态度,对外甚至是否定的态度,但关于人民币支付结算的开展,人行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一位银行界资深人士说。

  6月末以来,随着CEPA的签署,人民币在港开展经营业务的呼声越来越高。

  “如果在香港可以开人民币户口,我会把我手中的人民币存入银行,甚至会把其他货币包括港币换成人民币存入银行。”香港环亚经济资料(CEIC)经济研究员洪肇辉说。

  洪的理由是,目前人民币在内地存款利息仍比在港的港币存款利息高,今后在港开展的人民币业务也应大致不变。另外,人民币现在很强势,它的潜在升值压力很大,而且它购买力很强。

  “这对银行来说也算是一个好开始。”洪说。如果香港银行能够将在港吸纳的人民币存款转至内地分行,同内地分行在内地进行拆放,至少会有一个微薄转存息差,比现在什么都没有强。

  对此,牛记找换店董事萧民泽则不以为然,虽然本港银行日后有可能获准经营人民币存款及汇兑服务,但内地未必会同步放宽人民币外汇管制,所以他不看好人民币存款服务会在本港兴旺地发展起来,而这项服务也不会威胁找换店未来的生存空间。

  在香港的银行看来,能够经营人民币贷款业务是最理想的。据香港某银行分析员计算,假定香港银行现有800亿人民币,贷款息差为3厘计,人民币贷款可为香港银行带来24亿港元盈利,等于香港整体银行业约630亿港元盈利的3.8%;若人民币流通量增至1200亿,银行业的盈利可提高6%。

  “这当然好,但短期没有可能。”交通银行香港分行助理总经理李绍基肯定地说。

  张邦松


    香港经营人民币的两面论 -胡俊

  香港银行业经营人民币放开之后,会为内地银行带来一些机会。同时,中资银行的人民币优势也将减弱。

  近来,北京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在加快落实“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方面已取得进展。有消息称,中央政府已同意优先考虑在香港开办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并积极研究允许香港银行试办个人人民币业务。

  目前,香港共拥有银行及存款机构200多家,符合开办人民币业务条件的银行不在少数。所以,一旦在香港开展业务的银行可以从事人民币业务必将会对现有的金融体系及内地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带来多方面的机会和影响。

  如果央行放开香港银行业经营人民币业务,允许香港银行在深圳人行开立人民币缴存户,海关必须相应制定人民币大额运送入境的政策,内地中资大银行可以争取与香港银行合作开办人民币现金出入境业务以及相关的人民币零钞、残钞兑换业务。透过办理这些业务,可以收取大量手续费,带来中间业务收入。

  另外,香港银行业经营人民币后,内地中资大银行与外资银行间将有更多的联合贷款的机会。一种情况是利用外资银行的良好信誉为某些贷款项目作担保;另一种情况是联合提供人民币银团贷款。

  在带来机会的同时,影响也是很大的。因为外资银行将会把主要目光放在如何凭借自身的优势争夺人民币业务市场和产品外向型的绩优客户上。外资银行要达到这个目的,也不得不对内地银行有很大的依赖性,主要原因在于人民币头寸以及结算网路上是外资银行的短腿。而香港银行业经营人民币业务将改变其人民币头寸短缺的问题,相应会带来合作上的一系列影响。

  外资银行对人民币的需求量巨大,由此而产生的向内地银行借款的合作需求将随着香港银行经营人民币而弱化,也就是中资银行的人民币优势减弱。

  目前,允许开办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的业务对象还限于三资企业、具有外债指标的国营企业和境外居民,吸收人民币来源有限,因此,仅靠自身的人民币头寸不能满足人民币业务的发展需求。而从市场环境和内地银行的需求来看,市场上的融资需求增长很快。外资银行预计从2002至2010年,在内地的贷款总量将年均增长40%,并在2010年使其在内地市场的贷款份额达到8%。而在2000年,这个比例只有1.7%。

  因此,外资银行看好内地融资市场,而这其中主要还是人民币融资需求,使外资银行预计自己将需要更大的人民币头寸。由于内地中资大银行人民币头寸富余,向外资银行提供人民币借款曾作为他们与之合作的切入点。但香港银行经营人民币存款业务并在深圳人行设立人民币缴存户之后,将使香港银行吸纳香港境内的巨额人民币,大大缓和其在内地特别是深圳人民币头寸不足的困境。

  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将增强其向内地优质客户融资的主动性,对内地银行形成竞争压力。在产品优势的前提下,如果外资银行有足够的人民币头寸,将大大加强其对优质客户的吸引力。

  一些专家主张采取激进的做法,尽量限制外资银行吸收人民币存款的能力,并限制外资银行的贷款业务,以免造成内地银行业的危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冲击将直接来源于外资银行的人民币头寸充足。

  根据央行颁布的新条例,外资银行必须承诺把营运资金提高到6亿人民币,才符合申请提供外币与人民币业务的资格。另外,外资和中外合资银行也必须维持最少1亿人民币的注册资本,人民币短缺严重限制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和盈利空间,但香港银行业经营人民币将使这一规定形同虚设。

  外资银行有能力进行人民币放款,使内地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争夺客户的难度加大。

  以前,通常外资银行的优质客户急需人民币用款时,其开户的外资银行往往难于满足要求而向内地大银行融资。在这种情况下,内地中资大银行一般可在外资银行开出备用信用证或保函的基础上和对这些企业作必要的资信调查后进行人民币放款。

  内地中资银行对这种需求所提供的人民币融资一般不存在风险,一方面有外资银行的信誉作担保,另一方面也可透过接触三资企业而争取一些质优客户。但在外资银行有了充足的人民币头寸保障后,争夺外资银行的客户几乎不存在可能性。

  香港银行业在经营人民币票据业务后,对内地中资大银行跨国公司客户将产生一定吸引力,对现有客户的稳定起到不利影响,对新客户的营销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跨国公司在境外与外资银行有合作的渊源关系,对中资银行的服务本身就存在成见,现在中资银行的优势就在于在经营人民币业务的一些政策差异,在香港银行业开放人民币票据业务后,跨国公司在香港与境内不再有障碍,进一步透过香港银行的海外机构与香港银行之间的业务关系达到全球一体。这样,中资银行的优质跨国公司客户面临流失的风险。

  但如果从长远看,这些不利影响恰恰反映内地银行与香港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间,两地银行可以优势互补。以此为基础,从我们目前掌握的资讯推测香港经营人民币业务会分步实施:一、允许香港人民币现钞透过合法渠道回流深圳;二、允许境内人民币银行卡在香港使用;三、允许香港企业和个人对境内收款人签发人民币支票以及深圳企业和个人对香港收款人签发人民币支票;四、在条件成熟时开展全方位支付结算服务。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分行)

  中国《新闻周刊》148期 15日

    http://www.chinanewsweek.com.cn/xwzk/148/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西方社会福利问题的四大热点
下一篇: 3项社会问题阻挠经济 中央将力挽发展失衡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