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人百年来不断发动战争?前台大法学院院长、台湾日本综合研究所所长许介鳞指出,那是因为从一八七四年发动「征台战争」开始,日本从战争中得到了巨大利益,许介鳞说:「没有中国,没有台湾,日本能不能走向资本主义,还是个问题呢。」
「面对密苏里──太平洋战争六十周年反思」国际论坛的第二天中,应邀演讲的许介鳞指出,日本从明治维新到一九四五年战败,这一段历史贯穿着「准备战争」、「从事战争」、「战胜掠夺财物」、「再准备战争」、「再发动战争」、「再战胜掠夺财物」,日本的近代史根本就是一部战争掠夺史。
许介鳞以详细的数字说明日本如何一路借着战争「发财」,壮大国力。他指出,一八七四年,日本发动征台战争后,得到中国大清政府五十万两的赔偿,虽然金额不多,但日本已初尝甜头,知道发动战争可以多好赚;其后花了二十年时间准备,一八九四至一八九五年发动第一次中日战争(甲午战争),结果获得二亿三千万两和台湾,赔款换算成日币是三亿余元。
许介麟说,当时中国一整年的税收约一亿两,日本则是九千万日元,因此,这一场战争让中国赔了整整两年的全国税收,日本则得到近四年的税收,「日本白赚了四年,整个国家拚命发展」,日本在二十世纪初的跃进,中国可真是帮了不少忙。此后十年,日本再度专心准备战争,一九○四至一九○五年发动日俄战争,在美国的斡旋下,日本这次没有得到赔款,不过也得到了俄国在东北的利权。
许介麟指出,日本一直未能忘情战争的利益,第一次世界大战虽是欧洲战争,与日本本无关联,但日本还是趁着战争夺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权以及太平洋德国领地岛屿,一直到一九二七年出兵山东,一九三七年发生芦沟桥事变,日本处心积虑就是要发动争,「因每打一次仗,日本就发一次财」。
许介鳞认为,日本好战是有经济上的考量的。一九四五年是日本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战败,战后的「和平宪法」让日本很难再发动战争,但日本发战争财的方式也改变了,从韩战经验里,日本寻找到「军需利益」,许介鳞说,日本不做老大,改做老二,创造出独特的「美日军产复合体」,让美国人去发动战争,日本做「跟随者」,着眼于「战争特需」的利益,从冷战的反共到最近的反恐,日本人并没有从战争中退席,只是在这一次的对伊战争中,日本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战争特需利益已不若过去之大。
许介鳞认为,日本必须重新思考其百年来的战争发财术,「出兵海外既违宪,更促使日本右翼抬头」,许介鳞提醒,得不偿失也很危险。
(来源:中时电子报,作者:彭蕙仙/台北报导)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Moment/newfocus-index/0,3687,9408150061+0+0+072353+0,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