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端于巴黎北部郊区的骚乱事件已经进入了第十二天。对于法国这样一个以平等、博爱、自由、天赋人权而着称于世,甚至被视为多元文化、移民社会典范的国家来说,真是情何以堪。这场骚乱起因于两名非裔的青年在被巴黎警方的追捕下不甚触电而死,从而引发了本区域大量无业移民青年的反弹,他们焚烧车辆、砸毁店铺、袭击路人和警车。法国内政部长萨尔科齐在接下来的谈话中称呼闹事的青年为“贱民”和“暴徒”,并要求严厉以对。这翻强硬的讲话在后续的事态发展中起了转折性的作用,骚乱不仅没有同法国政府预期的那样自然平息下来,反而如野火一般越烧越列,动乱不断升级,而却扩展到法国其他省市,包括巴黎市市中心。11月6日法国总统希拉克在经过十天的沉默后才姗姗来尺地表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恢复次序”。法国政府已准备好文武两手,准备再最坏的情况下动用军队来制止全国性的骚乱。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动用军队的话一定会造成无辜群众的伤亡,必将在某种程度上损害法国政府的国际形象。如何解决本次骚乱,将考验法国本届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并却必将影响法国下次大选的结果。 法国的骚乱主要是由以下的原因引起的: 1.全球化带来的“去疆界化”深刻挑战着以前的主权国家的模式。一方面工业化国家因为人口老化需要大量的外来年轻移民。另外一方面因为欧洲国家间边界大开,大量合法、非法新老移民源源不断地涌入西欧发达国家。这些移民大多来自人口出生率较高、经济增长率较低的北非马格里布国家(比如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埃及和摩洛哥)和黑非洲国家(由于历史上法国曾是许多西非国家的殖民地宗主国)。由于这些移民大多具有穆斯林的宗教背景,而却教育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素质参差不齐,当他们进入西欧国家时,遭到主流社会的排斥、歧视和区隔,以至于他们很难融入所在国家的社会。 2.法国和西欧许多国家所自豪的“多元文化及移民社会”在这场骚乱中被广泛地质疑。社会学家看到的是一种“平行线”的社会。虽然多种文化、多民族同居住在一国,但各种文化间的交流非常少,人们习惯于居住在各自的文化圈中,对其他不同的文化、民族往往另眼相看。特别是主流文化圈的人存在根深蒂固的对其他文化的偏见、反感和排斥。少数文化圈的人,尤其是穆斯林族群,由于文化宗教迥异于欧洲的基督教文化,成为被排斥的“重灾区”。因而他们也成为此次骚乱中的重要“生力军”。 3.政府公共政策和移民整合政策失败。政府有责任协助新来的移民整合进法国社会。比如通过语言培训、就业培训和文化交流和沟通等社会公共政策体系缩小社会的鸿沟,致力于消除制度性的歧视(思想上、文化上的歧视很难消除,但政府应努力于减少制度歧视,譬如法国许多穆斯林和非裔移民在找工作时常常被白眼或无理由的排斥,这就属于制度性歧视的范畴)。然而我们看到的是穆斯林和非裔移民居住在贫困的区域,在这些区域里失业率奇高,收入很低,学童无法受到应有的教育,社会保险和国家公共政策一片空白。政府本应通过立法和许多公共政策建立好良好的多元文化社区,防止在城市发展中出现区隔现象和城市马太效应,事实上却是法国人和中产阶级全面搬离非裔人居住的区域,让非裔人和穆斯林居住的区域成为事实上被隔离的孤岛。在那里没有就业,没有社会保障、没有社会服务,是纯粹的“国家权利失灵”的区域。 4.穷人扎堆住在一起,而却感觉不到生活的希望和动力,就会产生社会学家所说的相对剥夺。人们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感觉到无处不在的制度歧视却又无法获得社会的补偿,对生活感到无望,进而滋生绝望的心理。当这种相对剥夺发展到极端时就演化为绝对剥夺和一种强烈的反社会和仇视社会的病态心理。它会或迟或早会通过导火线引暴,进而展现惊人的破坏能力。 5.社会底层、感到绝望的年轻人想通过一系列滋事、破坏行动来发泄不满,进而希望引起社会对他们的承认和重视。他们通过现代传媒的报道,看到新闻里的画面,他们感到了一种近乎变态的快感。他们觉得,社会这下总算注视他们了。这种失范和越轨行为,在常人看来很难理解,但在群体性骚乱中,往往却在某种特定环境下成为群体性模仿、允许甚至是羡慕的行为。 综上所述,这次法国的骚乱具有深刻社会背景,也反映了现代社会变迁中新的问题,不排除欧洲其他国家也会发生类似的骚乱,真的应当值得欧洲其他移民大国譬如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的反省。 (来源:多维网,作者:刘涛,德国Bielefeld大学社会系博士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