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喜欢搞文字游戏,什么幸福与性福啊、什么一生有三子一子未到啊之内的都是这样。这可能是汉字的缺点:就是容易产生歧义。这么古代人不是写汉语文章不加标点,导致后人千万种说法。今天,虽然我们有了标点符号,不再受那个罪了。但是,今天的文字表述还是有许多地方容易引起这样那样的歧义。比如说“一个中国”就是这个问题。好,你要讲一个中国可以,但什么是一个中国,就理解不一样了,幸好没有被理解成瓷器(china),还少了一种理解。政治本来就是纷争的地方,彼此都要玩这样那样的把戏。这有的时候是政治技巧,是必须的。但有的时候也多少令人们烦。不过,没有办法,语言就是这样。 那么,这样的情况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避免这样不必要的语言歧义呢?还是语言学派的观点有道理:可能需要加上适当的标注。那就是明确地给界定好某个字/词的含义是什么。搞研究往往是这样,首先要把关键概念界定清楚,可能政治游戏中也需要如此。因此,我建议:今后在用中文拟订文本的时候,一定要把每个词/字明确给予界定。否则不必要地吵架。 这话还可以广泛些。我们的法律、日常生活也不是同样如此吗。往往为了一字/词之差就会导致许多不同的结果。我们法律上的许多用语更是这样,给你的感觉就是随你怎么理解都行。例如,刑法这么重要的关系人生死的法律会说“情节严重的如何如何”。什么叫情节严重啊?贪污100万算不算严重?可能在上海、北京,100万根本不算严重了。但在落后的贫困地区,这100万可能就要关系到数人的生死了。你说严重不?那么根据刑法,在贫困地区贪污100万就是死刑了。而发达地区不算严重,可能就3-5年了。你说同样的国家,同样的法律造成如此大的不同结果,这个语言用词多么奇妙! 今天说到一中也是这个问题了。大陆说的中国跟台湾人理解的中国是不一样的。呵呵,对这个很多老外肯定搞不清楚的:怎么会这样呢?一个中国就是一个中国嘛,还有什么不同理解?但中国人就是这么聪明,就是可以理解成不同的意思呢。今天,好象又提到两岸一中的词了。估计,过不了多少时间,又会围绕两岸一中的含义吵架了。哎!中国人好象生来就是吵架的。祖先创造的语言就是这样要让我们吵架。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吵呢。难怪中国人喜欢内耗,可能跟这个语言也有关系。所以,最好今后在正式文本中不要怕麻烦,把每个概念界定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多个心眼好。最多人家说你小心眼,但不至于今后弄不清楚啊! 哈哈,随便发点议论而已。 (文/何云峰,2007年5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