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论三代传统孝道向封建伦理的转化
时间:2008/7/14 16:53:14,点击:0

 

孝观念形成于父系氐族公社时代,而兴盛于西周奴隶制全盛时期,是中国所特有的礼乐文明的重要内容。但是,随着东周宗法奴隶制度的目趋瓦解,由三代而来的传统孝道也日益走向了衰微,不再为社会所重视了。[1]然而,孝道的衰微却并非其自身的灭亡,而是一种“转构”,即结构发生了转化,这是一个由奴隶制下的观念向封建伦理的转构过程。从理论一看,任何一种观念的现实性基础只能是它赖以生存和确立的社会经济基础。因此,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将会导致两种可能的情形;其一,一种观念被另一种观念所取代,但原有的观念并未被送进坟墓、消声匿迹,而是以历史观念(传统)的形式,作为社会的文化心理结构和个人的行为规范而存在。其二,社会经济基础的变更,使更新的观念得以充实和修正原有的观念,使得原有的观念自身发生“转构”,这是一种更觉见的情形。在我看来,孝道的命运当属于后一种情形。根据历史观念的转构与重构理论,我们可以为传统孝道的转构过程作一个大体的描述。
孝道作为宗法奴隶制下礼乐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一种传统的观念形态,它向封建伦理观念的转构过程,当与中国历史的走向封建化的过程相始终。所以,这种转构当始于春秋,变于战国,最后完成于西汉。在这一过程中,对传统孝道予以不断充实和修正者,主要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界和汉代地主阶级政治家。在传统孝道向封建伦理转构的过程中,儒家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由孔子、曾子而至孟子、荀子,孝的伦理发展为一套完整的体系。《孝经》的成书,即标志着孝道转构在理论上的基本完成。封建社会的孝道,其基本内容大都出于儒家。而法家对孝道的最大修正,便是忠孝混同,以忠作孝,将儒家以仁爱之心为出发点的孝道观变为以权威利害为中心,以配合其集权专制的政治主张,其所开创的孝道为专制政治服务的传统,同样为汉代及历代统治者所继承。至于墨家和道家,对孝道转构的贡献则远不如儒家,但其个别认识仍较有影响,后来也成了封建孝道的组成部分。
上述诸子百家对孝道转构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有两个问题需要澄清。第一,诸子的孝道观虽然都属政治和伦理(二者密不可分)主张,但大抵只是理论上的探讨,在当时并未能付诸实践,其成果只表现为观念性的道德教条。所以,无论尊崇或反对孝道,都对当时孝道的衰微起不到多大的作用。而孝道在实际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衰微,也并不是由于韩非及道家人物的反孝道言论,而是先有了孝道动摇乃至衰微的历史事实,才有他们的言论。总之,春秋战国时代孝道衰微的根源,是新生的封建制度冲击着古老的奴隶制度所引起的,我们切不可将责任误算到个别学派或思想家个人的头上。第二,就当时孝道转构的总体趋向来说,大抵包括如下两个方面,其一,孝道进一步社会化,由个人的行为规范上升为社会的政治伦理道德规范,这一点在儒家论孝的言论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其二,孝道由具体的行为上升为抽象的观念,自发的情感被淹没于人文的雕饰之中。孝道的这种转化。使其内涵变得模糊了,多义了,更具有了普遍性和抽象性,从而也更符合于“道”的要求了。如此看来,春秋战国思想界使传统孝道空前理论化了,汉代能够很快将孝制度化,使其成为治国之本,实有赖于此。
秦国以倡导耕战而致富强,以武力统一六国,一匡天下。但是,这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一反西周奴隶制下的礼乐文明,企图以法的精神建立起新的社会秩序,其结果却导致了社会矛盾的空前激化,很快走向了灭亡之路。短命的秦王朝无视礼义,不讲孝梯,因而,传统孝道转向封建伦理的过程,只能最后完成于西汉。
西汉统治者建立自己的统治思想,是从总结秦亡的教训开始的。汉初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几乎公认强秦覆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弃仁义”,“尚苛政”,因而都强调“德治”和教化对于维护统治的极端重要性。陆贾和贾谊,就是汉初力图复兴儒家“仁政德治”思想的代表。陆贾说:“弃仁义必败”,“尚酷刑必亡”,“薄德者位危,去道者身亡”,[2]把亡秦的教训总结为“用刑太极”和“不并仁义”。贾谊也认为,亡秦的教训在于“违礼义”、“弃伦理”、“灭四维”,并一语中的地将强秦的灭亡归结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3]贾谊主张依据“仁义”来订立汉家的制度,用忠孝伦理来维护和巩固封建的尊卑等级秩序,他说:
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父子有礼,六亲有纪,此非天之所为也。人之
所设也……今四维犹未备也,故奸人冀幸,而众下疑惑矣。岂如今定经制。
令主主臣臣,上下有差,父子六亲各得其宜,奸人无所冀幸,群众信上而不疑惑哉。此业一定,世世常安,而后有所持循矣。若夫经制不定,是犹渡江河无维楫,中流而遇风波也,船必覆矣。[4]这里强调“父子有礼,六亲有纪”,“父子六亲,各得其宜”,表明地主阶级有亡秦的教训,终于重又重视家庭血亲关系,重视孝悌等家庭伦理了。
我们说传统孝道向封建伦理的转化完成于西汉,至少有两方面的证据。
首先,西汉孝道观念的发展变化表明了传统孝道向封建伦理转化在理论上的完成。
西汉统治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酝酿,终于选择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干同时兼采各家思想的适用部分以作为自己的统治思想。其中,维护家族血缘关系的孝的伦理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标志着以孝治天下思想的形成,则是《孝经》经学地位的确立。《孝经》的成书年代说法不一,我认为它当成于战国末年。汉武帝时立有五经博士,以后增《论语》而为六经,再增《孝经》为七经。这样,孝的思想通过《孝经》立为经典而成为统治者的指导思想之一,这在汉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既然汉人尊奉《孝经》,那么,虽然它成书于先秦,却也无可置疑地反映了汉初的孝道观。由《孝经》与先秦其他典籍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汉初孝观念在理论上的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实现了孝从家庭道德观念向社会道德观念的理论转变。《孝经》第一章《开宗明义章》就说:孝是先王的“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明确提出宣扬和推行孝道的目的便是把孝作为建立新型社会秩序的指导思想,以孝治理天下。贯穿全书的基本思想,也无非是“孝顺天下”、“孝治天下”,孝道已完全不被看作家庭的道德观念了,它已属于其他道德规范之上,孝的意义空前地扩大了。其二,忠孝一体,孝父与忠君一理。《孝经》把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混为一理,认为家是缩小了的国,国是扩大了的家,家庭是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从而将君主与社会成员的关系说成是父子关系,强调“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梯,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广扬名章》)。这种观念使孝的意义有了新的引伸,不仅成书在前的《孝经》如此说,汉初人确已接受了此种观念。例如陆贾说:“在朝者忠于君,在家者孝于亲”。[5]又如《汉书·严助传》说:“臣事君,犹子事父母也”。上述两点理论上的变化虽然不能属于汉人的创见,但却反映了汉人不同于前人的新观念,这在汉代文献中有相当多的证明。
真正能反映汉人对孝道予以理论深化的代表性观点,当首推董仲舒提出的三纲学说。本来,法家韩非已经从政治统治的角度,把“臣事群,子事父,妻事夫”作为“天下之常道”[6],董仲舒发挥这一思想,并根据他阴阳五行学说中“阳尊阴卑”的理论,更明确地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说。三纲说深化了前人的孝道观,强调新型社会伦理标准的权威,至此,孝道乃正式成了助长封建专制主义的工具。所以,三纲说之提出,为儒家人伦思想及传统孝道观的一大变化。我认为,它可以作为传统孝道向封建伦理转化在理论上最后完成的标志。
其次,汉代以孝治天下的史实表明了传统孝道向封建伦理转化在实践上的完成。有汉一代,最重孝道,故史家称“汉以孝治天下”。汉代孝治天下的历史事实无庸置疑,此处可随意举出几例以概见之。汉代帝王重视孝道超过历代,西汉共历十三帝,除高祖及在位仅有四年的第三代少帝恭和第四代少帝弘而外,其余十位的帝号,都冠有“孝”字。东汉亦然,除光武帝及在位仅一年的第七代少帝懿这外,其余十一位的帝号也都冠有“孝”字。它表明汉代统治者是把孝看作保证刘姓王朝长治久安的法宝,其目的不外是要通过世代不绝的尊祖敬宗来善继祖先之志,以求血亲统治权的万世延续。
汉代孝治天下的另一个明显标志,是在整个社会中提倡孝道,褒奖孝悌,以孝行来选拔人材。《汉书·文帝纪》载文帝诏曰:
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师也;廉吏,民之表也,朕甚嘉此二三大夫之行。这表明早在汉初即已开始提倡孝道了。随着统治权术的成熟,国家政策逐渐浸透了孝的精神,褒奖考悌之行也成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常见日程。两汉时期,全国性的表彰孝悌就达几十次之多,地方性的褒奖更无从详记[7]。汉代还重视以孝行来选拔人材。据《汉书·高后记》,高后元年,初置孝梯、力田各一人,禄二千石。汉代还有一种“举孝廉”制度。《汉书·武帝纪》载:“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这是由郡守从所辖境内挑选孝悌清廉者推荐给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任用授官,被推荐者便称作“孝廉”。以后这种“举孝廉”之法遂成定制,成了汉代重要的仕进途径之一。
汉代孝治天下还突出地表现在向整个社会进行孝的教育。在汉代,尤其是武帝之后,《孝经》被推崇到至高无尚的地位,它成了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精神支柱之一,也是全社会通行的教科书。汉代皇帝要读《孝经》[8]并把《孝经》作为教育太子的必读之书[9]以深入体会孝的思想实质,更好地继承和运用孝治天下的家传统治方法。不仅如此,《孝经》还是官办学校的必修课,平帝时“立官稷及学官。郡国曰学,县、道、邑、候国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日庠,聚曰序,序、庠置《孝经》师量一人”。[10]这说明孝的教育已普及到了乡村,而京师学校更不必说,平帝元始五年,“征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文、历算、钟律、小学、史篇、方术、《本草》以及《五经》、《论语》、《孝经》、《尔雅》教授者,在所为驾一封轺传,遗诣京师”,[11]看来《孝经》又是朝廷培训官员的基本教材。此外,汉代统治者还通过养老活动及法律规定等措施,向全社会宣传和强化孝的意识,限于篇幅,这里没有必要再去详论了。
综上所论可知,西汉王朝不仅在理论上对三代以来的传统孝道予以了修正和改造,使之适应于封建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而且使孝道与社会政治密切结合,建立起了以孝为核心的新型的封建伦理秩序。因此,传统孝道向封建伦理的转化,至西汉已告完成。
这篇小文简单考察了三代传统孝道向封建伦理转化的一般历史过程。笔者认为,弄清这个问题,对于全面认识孝道发展演变的历史,对于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详说见于拙著《先秦孝道研究》第一章,台湾文津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十月出版。
[2]见陆贾《新语》。
[3]贾谊《过秦论》。
[4]贾谊《新语·俗激》。
[5]《新语·至德》
[6]《韩非子·忠孝》。
[7]此处依据孙筱《汉代“孝”的观念的变化》一文所述。原载《孔子研究》一九八八年第三期。
[8]《汉书·昭帝纪》载昭帝诏书云:“朕以眇身获保宗庙,战战@①@①,夙兴夜寐,修古帝王之事,通《保傅传》,《孝经》、《论语》、《尚书》,未云有明。”
[9]《汉书·景十三王传·广川惠王刘越传》:“后数月,下诏曰:‘广川惠王于朕为兄,朕不忍绝其宗庙,其以惠王孙去为广川王。’去即缪王齐太子也,师受《易》、《论语》、《孝经》皆通,好文辞、方技、博弈、倡优。”
[10][11]《汉书·平帝纪》。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礼”、“忠”、“孝”的现代诠释
下一篇: 孝亲观念的现代意义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