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学位越高心病越重 研究生成心理咨询“重病号”
时间:2008/7/15 10:51:42,点击: 427

 

  新闻晨报报道,在上海市教委日前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论坛上,华东师大心理研究所教授叶斌指出,心理问题在学生中呈倒金字塔排列状态,到了研究生阶段竟出现了“井喷”现象。校园心理健康步入“学位越高,心病越重”的境地,大学生和研究生正成为心理咨询工作的主要对象。

  据了解,相对中小学心理咨询室的冷清,上海市部分高校的心理咨询部门却出现了人满为患的情况,一些比较好的心理咨询工作室,预约已排到了年底。

  “照理说研究生应该是最骄傲的一群人,可事实上,他们正逐渐成为校园中自卑的一群人”。叶斌教授曾遇到的一名研究生,抱怨自己书虽然读得多,但找异性朋友比本科生难得多,恋爱经历一片空白。由于许多研究生只会读书,甚至把升学读书作为自己的避风港,面对激烈的竞争,他们很容易产生自卑的情绪。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情感障碍,这些严重的心理疾病在当代研究生身上几乎都可以找到踪迹。

  其实,研究生成为校园心理健康的多发人群,并不是因为读了研究生才爆发了心理问题。心病的根子可能在小学时就埋下了,只是因为小时候还不具备自我意识,有心理问题也不容易暴露,而到了青春期以后则逐步暴露了。许多研究生之所以把读书作为逃避社会的方式,正来自于他们从小在“学习好,一切都好”的单一评价机制下积累的心病。显然,彻底治疗“研究生心病”,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干预。(王婧 阎云飞)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做学问的动机是什么?
下一篇: 另外一本宗教心理学书《宗教心理学导论》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
 
本网所有内容仅供教学和研究之参考使用。任何其他用途,请同我们联系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登记:沪ICP备18040211号-2 公安备案号31011202007865 |
Copyright © 2000-2025 GreatMan (好汉网). All rights reserved(保留所有权利)。这是一个已有25周年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