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维纳对信息时代的预言——主体与客体的互动
时间:2008/6/29 20:43:40,点击:0

 
诺贝特·维纳(Nornert Wiener,1894-1964)是美国著名的数学家、控制论的创始人。他在其著名的《控制论》一书中讨论了即将来临的信息时代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了两个带有警告性的预言:一是信息社会具有潜在的不稳定性,二是自动化和电脑普及后将带来的严重社会失业问题。

维纳在第一个预言中指出:“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社会比较稳定,这是由于社会成员之间互相不通声气、极少交往,其组织化程度很低,因而不大可能出现由于局部突发事件而导致整个社会不稳定的情形。现代社会由于信息的高速传播,“牵一发而动全身”,具有高度的组织性,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什么问题,都会很快传遍全世界并产生广泛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又会再传播开去,造成规模更大的二级影响,形成“雪崩式”的放大作用,从而有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的不稳定。历史正在证明维纳的这个预言很可能成真。如今现代化的通信手段、电脑联网已将世界变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地球村”,这种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的潜在不稳定性正日益显示出来。

维纳的第二个预言说的是机器将夺去人的工作,导致很多人失业。他并且指出:以自动化和电脑化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以蒸汽机等动力机为特征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不同,不仅普通的非熟练工人会失业,而且具有专业知识的熟练工人甚至一些“白领”人士也将被机器所取代而失业,因此而造成社会失业率大量增加。对此维纳感到忧心,他大声疾呼,敦促工会领袖及政府官员注意。但奇怪的是维纳担心的事并未发生,美国是全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展最快的国家,电脑无孔不入,已渗透到各行各业,自动化不仅在工厂及农场中取代了许多“蓝领”工人的工作,电脑的普及也取代了许多办公室中“白领”工作人员的工作。但美国的失业率不仅没有上升,九十年代以来反而一路下跌,最近已跌到4.2%,是三十九年来的最低纪录。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原来自动化和电脑固然会取代人的工作,但也会创造出新的工作。例如电脑制造业已成为规模巨大的工业,尤其是编写电脑程序的软件工作正蓬勃发展,已成为美国最吸引人的行业之一。所以就社会整体而言,自动化和电脑普及的结果并未造成失业的增加,只是改变了就业市场的组成结构而已。这说明正常的人类社会有一种自我调节的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从事老行业的人少了,但新的行业会创造出来,吸收更多的人就业,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总的效果是人类的生产活动在不断进步,生活的品质在不断改善,而不是相反。当然人类社会也会遇到挫折和灾难,那多半是由于天灾或人祸,不能归罪于机器。

维纳能在四、五十年前就预见到信息社会的潜在不稳定性,说明他的远见卓识。但维纳关于信息社会造成失业的预言未能言中,是他的不幸,但却是人类之大幸。想想看,否则将有多少人失业,多少家庭遭殃?维纳关于信息社会潜在不稳定性的预言看来很有可能为他所言中,这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必须面对的严重问题之一。高速信息网络所造成的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对不稳定性还没有免疫力,一旦真的爆发,其破坏力将不亚于一场战争。

(摘自沈致远:《维纳对信息时代的预言》,《文汇报》1999年8月20日“笔会”)

维纳之所以能够对信息社会的未来进行预测,主要是他善于从已有的材料中去归纳、去总结。尽管他的两个预言只有一个被验证,但这也不容易。因为人类对未来的认识,不确定性是显而易见的。只有在认识者(主体)通过对客体的多次反复思考的基础上,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决不能彻底消除)这种不确定性。这说明,认识过程也就是是一个主体与客体不断互动的过程。

主体和客体是互相规定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两极,它们都必须是实在的东西,否则就不能发生现实的相互作用和产生认识。认识和实践就是两者直接地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首先,客体(外部世界)独立于知觉和意识之外而存在,而且外部世界的存在是认识(和知识)产生和形成的基本前提之一。认识(和知识)的本质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它产生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之中。反映论(projection)把反映理解为建构(reconstruction)。“知识的存在是一个经验事实。也就是说,存在着关于世界的知识。所谓知识,也可以理解为外部结构在主体中的重构(reconstruction)。既然,知识是存在的,因而知识就是可能的”[1]。既然“知识是可能的”是一个事实,那么,就没有必要讨论它可不可能的问题,而必须研究知识为什么是可能的。同时,还要探讨知识是如何由可能转化为现实存在着的东西的。这才是认识论的基本任务和目的。

从反映的角度看,知识由可能转化为现实存在的知识,这在本质上是客观对象在主体中的“投影”(反映)。而反映的基本模型就像一个投影过程一样:客体投射到我们的认知装置(相当于投影仪的屏幕)上,就形成了相应的图像即感觉、知觉等。显然,在投影过程中必须有三个东西不能缺少:一是对象的结构(各种各样的客体);二是投影的类型(直射、斜射、平行投影等);三是接收屏幕的结构(像彩色或黑白胶卷一类的主体结构)。获得认识的过程即知识产生的过程,跟这种投影过程完全相似。福尔迈指出:“获得认识的途径是与这种程序完全类似的。在这方面,现实(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物自体)相当于被投影对象;信号(电磁波或机械波、分子等)相当于投影机制,它们抵达我们的感官,而且还是客观的,不过却与认识客体不同;我们(主体的)认识装置(关于这种认识装置,我们从进化认识论得知,它至少在生存上恰当地适宜于把握和处理外界信号)相当于接收屏幕;最后,知觉或简单的经验,则相当于图像。”[2]福尔迈认为,通过这种几何学投影的类比,就不难理解现实和经验世界的关系,也能够说明现实认识是怎样和为何可能的。

与任何几何投影过程相类似,认识的产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认识结果:如感性认识(感觉、经验、知觉、表象等)、理性认识(理论、假说、概念、推理)等。皮亚杰曾经按照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把认识区分为:同遗传机制相连的(也即天赋的)认识(感性运作阶段)、从经验中获得的认识(前运演阶段);以及通过运演而构造了的(即用逻辑—数学的方法)认识(逻辑和形式运演阶段)。当然,成人会有这几种认识同时存在。这是按照认识的起源来划分的[3]。

我们可以把认识(知识)区分为三种类型:知觉认识、前科学认识与科学认识。知觉认识是没有被充分建构的、未作主体间的验证的认识;前科学认识相当于常识,是通过归纳、概括而建构起来的,它超越了知觉;而科学认识是最高阶段的认识,它属于理论形态,主要靠抽象和逻辑推理而形成。这三种认识形式在连续的认识过程中,就表现为认识的三个阶段,用图示可直观地表示为[4]:

 

          观察          科学观察

           抽象          科学实验

      知   归纳   前科学认     概念      科学认识

  
  

 


      觉   概括   识,经验     构成     (假说,理论)

          推理         纯粹的逻辑推理

 

无论哪种认识都直接产生于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作用。主体与客体必然会相互作用,因为主体要生存,要行动,就必须去作用于环境(客体),而相互作用作为宇宙的普遍现象,又必然会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作用。由于主客体的这种相互作用,我们(主体)的感官就会接收到各种来自客体的信号,然后进行加工处理,产生关于客体的各种认识。所谓“加工处理”也就是对来自外界的信号进行编码译码,然后输入大脑,因而到达大脑的“资料”决不是原信号,而是已经经过感官“过滤”和“重构过”的。当然,知觉的这种“重构”通常是无意识地进行的。但在以后的认识过程中,大脑对知觉要加以更进一步的处理,从而有意识地使用逻辑推理,对现实世界进行更加深入的“构造”,最后形成关于外部世界的假说,这就是有意识的科学认识阶段要做的主要工作。外部世界发射过来的信号只要一到达主体的认知装置(无论感知器官还是大脑)就必然被主体重新构造,正因为如此,任何认识都应当看成是带有主观性的。也就是说,认知要受到主体的影响。正是这种来自主体的影响,使认识在本质上成了外部结构在主体中的重构。

主体对认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例如:

(1)主观性:主体的立场、情绪或意识状态会加入到知识中去;

(2)选择性:决定哪一部分客观事物或结构被当下经验到;

(3)建构性:主体与客体共同加入到认识的形成过程中,也就是来自客体的信号与来自主体的因素重新整合,形成相应的认识。

人类知识(认识)的产生是现实世界的客观结构与认知装置中的主观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没有客体的作用,认识不可能发生;同样,没有主体的作用,也不会有记忆、概念、判断、分类、推理、理论、真理即知识本身。一句话,知识是主客体之间复杂的、永恒地重复的、无终止的过程的结果[5]。

总之,必须以主体和客体的双向互动关系为基础,才能理解认识的本质和产生、发展规律。

 

--------------------------------------------------------------------------------

[1] 参见福尔迈:《中观宇宙与客观知识》一文,见Wuketits主编的《进化认识论的概念和方法》一书, D. Reidel出版社1984年英文版,第69—123页。

[2] 福尔迈:《进化认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2—173页。

[3] 转引自福尔迈:《进化认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71页注释。

[4] 参见福尔迈:《进化认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1—62页。

[5] 参见福尔迈:《中观宇宙与客观知识》一文,见Wuketits主编的《进化认识论的概念和方法》一书, D. Reidel出版社1984年英文版,第69—123页。

-----------------------
本文已经公开发表,参见胡建、何云峰、魏洪钟:《智者的沉思》,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从世界性的硅谷热说起——直接知识与间接知..
下一篇: 海森堡与希特勒的原子Bomb计划——认识的客..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