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显然,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思考的基本问题之一。
文化软实力的问题是国家软实力受到重视以后才进入人们视野的。“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最先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来。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曾明确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文化软实力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问题,正是这一思想的继续深化。这标志着我们党已经把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主要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文化软实力跟很多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本身的魅力。文化魅力对文化软实力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文化本身有魅力,才能有吸引力,进而才会可能产生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所以,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首先提升文化魅力。而文化魅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跟合理有效的文化展示有关系。所谓文化展示,就是对文化的外部呈现。文化本身是多方面的,包括物质形态,也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特征、习惯等诸多方面。不过,有些文化要素是可以直接体验和感知的,有些要素则不能直接感知和体验。将文化要素转化为可以直接感知和可体验的形态,就是文化展示。
在文化展示中,必须将文化的精华和最具魅力的要素呈现出来,从而直接吸引人们关注和知晓该文化。近年来,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世泳会、大运会等等大型国际活动,多侧面地展示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魅力,大大增强了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理解、信任和尊重,增强了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这体现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这表明,文化展示对于提升文化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有着密切关系。也可以说,文化展示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展示必须注重合理性和有效性。一方面不能过度展示,过多的展示会引起“审美疲劳”,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文化展示需要体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但不能走向“孤芳自赏”和过分张扬,过度的文化张扬也可能会引起反感和厌恶,或导致自高自大。文化展示不是一个单一化的会展或简单的陈列展览,而是对文化软实力恰如其分的有效呈现。笔者以为,合理有效的文化展示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涉及传播学、文化学、民俗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诸多综合学科,有许多具体因素要考虑。
首先,从文化展示的途径来看,至少可以考虑到以下五个方面:(1)社会风尚——这是最直接和最全面的文化展示过程;(2)文化产品——出版物、影视作品、商业演出等文化产业,也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产品;(3)作为文化性存在的个体——每个个人的行为和举止涵养是对文化的最好展示;(4)国际跨文化交流与展示活动——包括国际性体育比赛、大型展览博览会等;(5)网络和传播媒体——包括网络和新闻传播、文化宣传与形象广告等。这些都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和外部呈现渠道。
其次,文化展示必须讲究方式方法。特别是要注重显性展示和隐性默会的相互补充。特别是文化价值层面的观念文化,隐性默会的展示方式通常会比显性展示更加有效和更容易被接受,因为显性展示很容易将价值层面的观念变成空洞而枯燥的说教。
其三,文化展示尤其要注意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文化展示不能仅仅把聚焦点放在文化的悠久和传统的多样性方面,还需要展示现代化的文化魅力。
最后,文化展示必须关注文化价值的核心内容。文化价值体现了我们的文化对人类普遍价值的思考和理解。文化的感召力通常来自于该文化如何关 照人类普遍价值。不同的文化对人类普遍价值的关照方式和建构方式会有所不同,这是文化多样性得以保持的根基所在,同时也是该文化自身的感召力之主要来源。但这种差异性背后却蕴含着各国人民共同接受的一些基本价值。正是这些基本价值产生了文化的共鸣和相互认同。今天,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正在不断提升,国家的文化魅力正在不断增强。这一局面的出现,固然跟我们巨大的经济成就有关,但是跟多地是因为我们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新诠释了和谐世界、保障人权、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公共服务、终身教育、生活质量、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文化价值。我们在向全世界展示我们的经济成功的同时,更注重了这些文化价值核心内容的展示。这才是我们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关键。
总之,必须合理有效地进行文化展示,才能真正提升文化魅力和文化软实力,进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
该文在《文汇报》2011年10月26日上以“提升文化魅力和文化软实力”为题发表,发表时略有删节。以下是《文化报》发表的文章内容:
提升文化魅力与文化软实力
来源:《文汇报》(2011年10月26日10版 论苑)
■何云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显然,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思考的基本问题之一。
文化软实力的问题是国家软实力受到重视以后才进入人们视野的。“软实力”(SoftPower)的概念最先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来。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文化软实力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问题,正是这一思想的继续深化。这标志着我们党已经把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主要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文化软实力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本身的魅力。文化魅力对文化软实力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文化本身有魅力,才能有吸引力,进而才有可能产生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所以,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首先提升文化魅力。而文化魅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与合理有效的文化展示有关系。所谓文化展示,就是对文化的外部呈现。文化本身是多方面的,包括物质形态,也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特征、习惯等诸多方面。
在文化展示中,必须将文化的精华和最具魅力的要素呈现出来,从而直接吸引人们关注和知晓该文化。近年来,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世泳会、大运会等等大型国际活动,多侧面地展示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魅力,大大增强了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理解、信任和尊重,增强了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展示必须注重合理性和有效性。笔者以为,合理有效的文化展示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涉及传播学、文化学、民俗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诸多综合学科,有许多具体因素要考虑。
首先,从文化展示的途径来看,至少可以考虑到以下五个方面:(1)社会风尚——这是最直接和最全面的文化展示过程;(2)文化产品——出版物、影视作品、商业演出等文化产业,也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产品;(3)作为文化性存在的个体——每个个人的行为和举止涵养是对文化的最好展示;(4)国际跨文化交流与展示活动——包括国际性体育比赛、大型展览博览会等;(5)网络和传播媒体——包括网络和新闻传播、文化宣传与形象广告等。这些都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和外部呈现渠道。
其次,文化展示必须讲究方式方法。特别是要注重显性展示和隐性默会的相互补充。特别是文化价值层面的观念文化,隐性默会的展示方式通常会比显性展示更加有效和更容易被接受,因为显性展示很容易将价值层面的观念变成空洞而枯燥的说教。
其三,文化展示尤其要注意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文化展示不能仅仅把聚焦点放在文化的悠久和传统的多样性方面,还需要展示现代化的文化魅力。
最后,文化展示必须关注文化价值的核心内容。文化价值体现了我们的文化对人类普遍价值的思考和理解。文化的感召力通常来自于该文化如何关照人类普遍价值。不同的文化对人类普遍价值的关照方式和建构方式会有所不同,这是文化多样性得以保持的根基所在,同时也是该文化自身的感召力之主要来源。但这种差异性背后却蕴含着各国人民共同接受的一些基本价值。正是这些基本价值产生了文化的共鸣和相互认同。今天,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正在不断提升,国家的文化魅力正在不断增强。我们在向全世界展示我们的经济成就的同时,更注重了这些文化价值核心内容的展示。这才是我们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关键。
总之,必须合理有效地进行文化展示,才能真正提升文化魅力和文化软实力,进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