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经验研究
时间:2011/7/15 15:07:23,点击:0

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经验研究

作者:杨子萍1
  
  中国共产党是在领导意识形态工作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始终是与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相联系。每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深刻转变的关键时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回答和解决社会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去武装、教育、引导和团结全国人民,目标一致,同心同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共产党在加强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规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 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根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过程。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能否把握形势发展的特点,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理论纲领,事关我们党的前途和命运,及时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指导变化了的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工作中,注重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克服了过去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弊端,他们既强调“老祖宗不能丢” 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理论观点。邓小平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 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备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问题,形成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推进理论创新取得了新的重要成果,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新理论新观点。
  第二,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工作中,注重协调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与现实性的关系。在我国意识形态工作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强调意识形态的同时脱离了现实的物质生活。在许多人的观念中,强调意识形态是上层的事,是讲大道理,喊口号,意识形态理论在许多人的头脑中只是空洞的说教和虚幻概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弱化了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这一现象引起了 我们党高度的重视和警觉。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不断改进意识形态工作,从理论上不断纠正这种现象。
  第三,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工作中,还不断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社会实践中处在不断的发展、完善和创新过程中。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些不仅表现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理性化发展和现实性取向, 而且还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断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实现着新的突破。党的十七大把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2实践证明,不断创新和完善的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引导和持续的理论支撑。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对意识形态的绝对领导
  
  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主动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用马克思主义统领意识形态,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原则, 是党执政权力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毛泽东十分重视党在思想政治上的领导,总是把思想政治上的领导放在首要地位。1940年,他在论述新民主主义文化问题时就说过:“由于现时中国革命不能离开中国无产阶级的领导,因而现时的中国新文化也不能离开中国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领导,即不能离开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3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融入国际社会程度的加深, 我们面临全球化的挑战。作为一种多维度的社会变革,全球化的影响实际上已远远超出了经济领域,影响到了政治和文化领域。西方世界加紧了对我国的思想文化渗透,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地位受到严峻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受到一定影响。面对新形势和新格局,我们党实施积极战略,突出建设性,把握主动权,努力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创造力、凝聚力和生命力, 为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占据主动,为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的过程中,我们党强调,各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意识形态工作,要求他们切实增强政治意识,真正负起政治责任,学会领导思想文化工作,及时了解社会思想动态,经常分析研究社情民意,确保意识形态领域不出偏差。要高度重视宣传文化部门的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宣传文化人才的培养、教育和管理,把那些政治上清醒坚定、思想理论修养好、组织领导能力强、熟悉意识形态工作的优秀干部及时地选拔到宣传文化部门的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各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体制。保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这是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经验。
  
(三) 用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阵地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 随着时代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各种观念相互交织,各种文化相互激荡。这种变化趋势总体上是积极的。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错误思想。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局面,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工作中,始终坚持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第一,注重保持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的一元性。用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阵地,体现在意识形态工作总体目标上,就是努力在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广泛容纳各种健康有益的思想文化,人民群众自觉认同的、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开放性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党扭转了打着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阵地的旗子,搞“以阶级斗争为纲”,把意识形态放到高于一切,冲击一切的地位的局面,而是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并为之服务。强调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领域阵地与贯彻“双百”方针的一致性,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一元性与我国公民的信仰自由的一致性,我国的社会价值导向的一元性与价值取向多样化的统一性。在当代中国,保持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的一元性,在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过程中,我们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中扎根。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不断巩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才能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第二,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编译和研究着力对经典马克思主义进行全面梳理和研究,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2004 年4 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工作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版本研究与文本研究不断深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和研究,有助于人们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在理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真正搞清楚经典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结合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二是对经典著作基本观点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最终将编写出版一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丛书》以及一批有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著作和参考文献。
  第三,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一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央决定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原来的7门调整充实为4门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并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为重大项目组织力量进行编写。二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科学的学科定位。党在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之后,将原有隶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取消,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同时,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分列为这一一级学科下的两个二级学科。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一方面体现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新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它体现着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的高度重视,是党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性思考,是党在执政过程中对国家的现状及未来、对国家的前途命运的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所作的战略部署和长远考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四,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根本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是我国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近些年来,哲学社会科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取得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但是,经济的繁荣、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在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广泛机遇的同时,是否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却不断受到质疑,马克思主义理论边缘化的倾向也越来越严重,成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中需要十分重视的倾向性问题4。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高瞻远瞩地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他对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之一。他强调,我们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大党,我们自己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不按照实践发展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前进,就做不好工作。自2001年至2002年,江泽民同志先后三次就繁荣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表重要谈话。他提出:哲学社会科学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作用同自然科学同等重要等重要思想观点,构成了新时期新阶段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系统构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开拓前进。对于在新的历史阶段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为此,党中央部署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做出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决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这些重大决策清楚地表明,党中央对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高度重视。占领哲学社会科学这块高地,扩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阵地,这是关系到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成败的重要经验。
  
(四) 推动马克思主义向大众意识转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意识形态不断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也呈现出强大的活力和生机。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工作中,注重积极引导,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推动马克思主义向大众意识的转化,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凝聚功能,把大众意识吸引并融入主流意识形态,唤起民众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同感和参与意识,使大众意识有清晰的社会发展目标和方向。
  第一,关注群众的利益。一种意识形态是否具备吸引力和凝聚力,从根本上取决于其所代表的利益关系是否得到特定群体的认可。在特殊历史时期,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也产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一大二公”、“大跃进”、“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两个凡是”等错误的内容,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在内容上已历经数次创新和发展,党根据时代和条件的变化,从稳定和发展的大背景出发,在不断变换和选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注点。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关注群众利益,则是我们党愈来愈重视的根本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鲜明地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这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重大成果,为我们如何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供了基本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5。
  第二,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的新形式新方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一直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也是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向大众化的社会意识转化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后,党在科学、求实、依法上下功夫,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实现在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为充分有效地展现意识形态内容的科学性,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作出了贡献。当前,我们党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宣传的艺术,充分利用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各种信息传播平台,在宣传意识形态时多了些人文关怀,在唱响主旋律时吸取民间话语,在保持权威大气时有了些平民风格。摒弃了过去那种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势、居高临下的说教口吻、生硬呆板的叙述方式。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拨动人们的心弦,引起人们的共鸣,从而切实增强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最大限度地形成全社会共识,最大限度地统一不同方面、不同阶层人们的意志和行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第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毛泽东指出:“全党都要注意思想理论工作,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队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6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干部的队伍,必须有自己的教授、教员、科学家、新闻记者、文学家、艺术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队伍。”他还要求:“各省、市、自治区要有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自己的科学家和技术人才,自己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要有自己的出色的报纸和刊物的编辑和记者。”7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建立强大的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并努力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搞好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意识形态理论工作者的队伍建设,重要的任务是提高意识形态 工作者的素质,使之具有理论、政策法律、群众观点、知识和业务等方面的基本素质。意识形态理论工作者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装,精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有志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8。
  
(五) 对不同社会群体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和引导
  
  多年来,党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群体,分层次、分渠道、多方位、多样化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和引导,实施了一系列宣传教育工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工作向纵深发展。
  第一,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希望,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成功与否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命运,我国是个拥有超过13亿人的人口大国,青少年的人口达到了惊人的数字,其中,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党历来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在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毛泽东一直强调认真做好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工作。毛泽东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9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对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党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成为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10。
  第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新一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精英,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和国家的栋梁,也是国内外敌对势力与我们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争夺的主要对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一直是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经验11。
  第三,对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党的先进性教育。我们党已经拥有6800多万党员。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使之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我党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广大党员和党的干部进行党的先进性教育,就是要大力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理论成熟是政治坚定的前提,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高了, 我们党才能担当起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要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实现先进性和层次性的有机结合,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和谐、美好、向上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道德风貌。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学习型政党。坚持经常性教育与适当的集中教育相结合,是我们党解决自身存在问题、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12。
  第四,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党进行意识形态的领导工作,必须不断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党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党在实践中不断开拓新的意识形态资源,通过各种手段、形式,将主流意识形态转变为大众的意识和言论乃至行动。主流文化获得广泛社会认同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内化为个体社会意识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只有当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了解、所接受,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意识形态支持。
  
(六) 借助传媒的社会影响和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重视传媒的社会责任和作用,重视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大众传播这一重要阵地的重要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特征。在现代社会政治生活中,传媒对人们的观念、心理包括政治立场影响极大,人们对传媒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能否以高超的政治艺术有效调控各种大众媒体,提升传媒的影响力,充分发挥传媒的导向、监督功能,使得社会因传媒的存在而变得更加开放、理性、透明、公平和健康,利用大众传媒宣传马克思主义,引导社会舆论,进而用主流意识形态来整合日益多样化的思想观念以及多样化的社会,是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工作的重要方面。
  第一,坚持党领导下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宣教原则。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必须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在思想上,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政治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工作上,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在组织上,必须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领导,确保各级各类媒体、机构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统一领导党报党刊,各种媒体,以各级主流报刊杂志为导引,形成流畅的征订渠道,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校到企业,形成自上而下的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网络。
  第二,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必然地带来了思想的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动态化与多样化,建构和完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引领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就成为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毛泽东很重视新闻出版和文艺战线的工作,要求各级党委把新闻出版和文学艺术方面的工作当作大事来抓,要使这方面的领导权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以便有效地克服各种敌对势力的影响,使新闻出版和文艺战线的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在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取得全社会广泛而深刻的价值认同,可以使人们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隔阂,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团结和稳定。
  第三,积极参与社会热点评价,积极引导公众的意识趋向。要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各种热点问题进行正确分析、准确判断、妥善引导,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要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按照事实准确、客观公正、以理服人的要求,揭露问题、扶正祛邪、弘扬正气,维护群众利益,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在发挥传统媒体作用的同时,还要着力抓好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的运用和管理,抢占思想舆论阵地的制高点。要清醒认识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深刻影响,科学把握这些媒体的特点和信息传播规律,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网上舆论,主动提供内容服务,使互联网和手机成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平台。
  第四,利用重大事件组织媒体大张旗鼓弘扬主旋律,提倡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生命,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是党的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要坚持团结稳定、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必须准确把握主流与支流、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做到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相统一。要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党性原则是意识形态宣传的根本原则。要本着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本质和主流的态度,坚持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心声相统一。党不断地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按照有利于党和政府开展工作,有利于组织社会力量共同行动,有利于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的原则,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信息,开通大道、堵住小道,保证群众的信息需求和知情权。党用新时期的民族精神将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的华人团结起来,凝聚起来,为祖国的大业,民族昌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 《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5]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 陈奎元: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人民日报》2004年4月20日第9版。
[7] 李英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2期。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青少年思想道德网,2006-01-20,http://daode.youth.cn/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人民日报》2004年10月15日。
[10] 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人民网,2004年11月7日,http://theory.people.com.cn/ GB/41179/41181/3107669.html。

1 作者简介:杨子萍系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5页。
4 陈奎元: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人民日报》2004年4月20日第9版。
5 李英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2期。
6 《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62页。
7 《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62-463页。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青少年思想道德网,2006-01-20,http://daode.youth.cn/
9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页.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人民日报》2004年10月15日。
11 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人民网,2004年11月7日,http://theory.people.com.cn/GB/41179/41181/3107669.html
1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本文已公开发表,见李进、何云峰主编:《理论经纬·2010》,安徽合肥:黄山书社2011年4月第1版,书号:ISBN 978-7-5461-1740-9.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
下一篇: 新时代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涵及实现..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