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解读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
时间:2011/7/15 14:45:06,点击:0

解读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

作者:马晓翼1
  
  列宁晚年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是列宁面对当时俄国特殊的国情,从实践出发,对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反思和提升的理论成果。这一思想体系浓缩了列宁一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思考,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发展,是留给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的共产党人和无产阶级的重要的精神财富。对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邓小平同志有着深刻而正确的认识,他在总结上个世纪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2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邓小平同志对列宁晚年那一段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和思路是持肯定态度的。因此,学习和研究列宁晚年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背景和路径
  
  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有其具体的历史情境和理论背景。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也同样如此,而不是“从天国降到人间”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划时代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代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3列宁晚年的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正是适应他当时所处时代的需要而历史地产生和发展起来。其现实的历史情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第一,列宁所处的时代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完全不同。资本主义已经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进入帝国主义时期。无产阶级革命由准备阶段进入实施阶段,成为列宁所处时代的现实主题;第二,“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曾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一种预测而存在于“理论”之中的社会主义,走出书本,成为活生生的现实存在。第二,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夺取俄国”这一任务基本完成,“管理俄国”,即从主要任务是“用武力镇压剥削者转到主要任务是到管理”4这一任务就历史地摆到了列宁面前。第三,由于俄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特殊国情,直接又决定了列宁领导的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有很多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论述不相一致的地方。如何尽快地回应对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质疑”?为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合理性进行理论上的充分论证,是列宁所面临的具体的实践提出的迫切要求。总之,历史时代的新课题、无产阶级的新实践,为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现实需要和可能。
  一种新的思想体系如果说从内容上本质上是由现实的社会生活提供和规定的,那么在它的形式方面,则特别地与现有的思想材料相联系。也正如列宁在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时做的概括:“马克思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5依照这样的思路,我们可以看出,在列宁的思想来源中,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成果;二是俄国的传统文化;三是哲学史上的优秀哲学遗产。而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思想更多地体现出的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列宁是一位伟大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具有扎实和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许多哲学著作和经济学著作,列宁是十分精通的。列宁把《资本论》看作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坚持毕生向《资本论》请教。更为重要的是,他不仅坚持学习,更重视运用,重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曾经说过:“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问题”6。列宁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理清了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产生的历史情境和理论背景,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这一思想的产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它有其产生的具体的现实路径。
  列宁在真正理解和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有决定意义的“革命辩证法”的基础上,自觉将求实精神与创造精神在实践中高度统一起来。他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真正做到了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并非直接就是成熟的。系统回顾列宁的思想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在事实上,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应当承认,“十月革命”之前,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基本上是完全接受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论述,是理论层面的,是抽象的。而在“十月革命”之后,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列宁所面对的是一个经济文化都相当落后,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的社会主义建设环境。这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当初预料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的情况经典论述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没有“经典”可查的,也没有“模式”可以参考的。现实要求必须对社会主义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理解,这成为一个历史的任务。照搬书本根本行不通,唯一的出路只能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形成理论,指导行动。列宁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分析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并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他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而决不当作教条,强调一定要以实践而不是以书本作为认识社会主义的标准。他指出:“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7,他进一步强调:“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8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短短的几年中,列宁领导党和人民在与国内外的破坏干扰、贫穷饥饿做斗争的同时,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摸索前进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而列宁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敢于公开地承认错误,迅速而坚决地纠正错误,在对错误的反思中学习,深化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列宁提出了一系列极为重要和宝贵的思想。这对列宁本人来说是思想上的飞跃。可以肯定,实践、进而在理论反思、总结,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的看法根本改变了”的现实道路,是列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必然结果,是逻辑的和历史的一致。正如恩格斯所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9

(二)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内容特别丰富,涉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方面面。但有层次上的区别:有些内容属于在当时特定的内外条件下而作出的判断、采取的政策思路和办法,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点,不具有一般的、普遍的原理意义和指导意义;有些内容属于列宁对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怎样巩固和发展苏维埃政权所作的深层次理论思考,即我们所说的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这一部分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的重点内容。
1. 阐明历史发展过程中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辩证法,论证十月革命的合理性
  列宁关于这一部分内容的论证主要见之于《论我国革命》。当时,俄国存在一种论调认为:“十月革命”是“历史的悲剧和误会”,是“违背历史规律的偶然现象”、“俄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没有达到足以实现社会主义的高度。”
  列宁对持这种论调的人进行了深刻而尖锐的批判,对十月革命的合理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他说:“他们都自称是马克思主义者,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却迂腐到无以复加的程度。马克思主义中有决定意义的东西,即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的辩证法,他们一点也不理解。”“他们不相信……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他们甚至没有想到,例如,俄国是个介于文明国家和初次被这场战争最终卷入文明之列的整个东方各国,即欧洲以外的名国之间的国家,所以俄国能够表现出而且势必表现出某些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当然符合世界发展的总的路线,但却使俄国革命有别于以前西欧各国的革命,而且这些特殊性到了东方国家又会产生某些局部的新东西。”10
  作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列宁坚持以实践为出发点,而不是以书本,不是以抽象的教条为根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的辩证法”,为十月革命的合理性进行了充分而有力地论证。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落后的东方取得胜利,是列宁在帝国主义时代创造性地坚持、发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结果。马克思在《致查苏利奇》的回信中,几易其稿,特别强调:要从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去分析和解决俄国的问题。并且作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俄国有可能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预测。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不仅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也同时使马克思的当年的预测变成了现实。俄国实现这个跨越,列宁作为历史的个人在其中居功至伟,这一点当然是不容抹杀的,但这更是历史的辩证法的伟大胜利,是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发展的必然胜利。这个具体是历史情境就是帝国主义时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宁指出俄国的革命是“和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相联系的革命。”这样的革命势必表现出一些前所未有的新的特征。因此,在看待这场革命时,必须要有“很大的灵活性”。应当“丢掉那种认为这种教科书规定了今后世界历史发展的一切形式的想法的时候了。应该及时宣布,有这种想法的人简直就是傻瓜”11。
  现在又有一些人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重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由,否定“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套用一句话,就是有人说的“辛辛苦苦几十年,一下回到革命前”,这是不正确的。我们决不能以苏联的解体为依据来怀疑和否定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因为,苏联的解体和十月革命的胜利有着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的历史根据。十月革命是帝国主义时代历史辩证法的胜利。而苏联解体是由于没有解决好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所致。说明一种新的制度,特别是和以往所有的私有制为基础有着本质区别的社会主义制度,它的成长和成熟不可避免地会经历曲折和反复。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也是体现历史发展规律和必然性的现象。
2. 列宁晚年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和思考
  列宁说:“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这是列宁在经过一番探索后得出的结论,集中反映了列宁对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上的改变,也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在实践发展中的一次再认识和再思索。“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不存在固定的模式,必须从俄国的具体国情出发。这是思考和实践出发点的根本改变。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到:不能只是从抽象的一般原则来制定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和政策,一切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俄国的实际出发。他指出:决不能用“教科书”来“规定”历史发展。因为“俄国是一个介于文明国家和初次被这次战争最终卷入文明之列的整个东方各国即欧洲以外各国之间的国家,所以俄国能够表现出而且势必表现出某些特殊性”12。列宁是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道路,力求开创出一条俄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对我们今天的中国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第二,俄国实现社会主义不能“直接过渡”,要走“迂回的道路”。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认识的改变。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采取间接过渡的方法,要经过许多中间的途径、方法、手段,包括国家资本主义的一些形式,还有商品、货币等,迂回过渡以实现社会主义。这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几经曲折,痛苦反思和总结之后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的得出,可以说,使列宁的社会主义思想和前此的社会主义设想相比具有了明显的特征,标志着列宁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飞跃。
  第三,政治斗争不应当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长期的重心,必须转到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上来。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工作重心这一具有重要意义论题看法的改变。十月革命前后,客观形势要求必须以阶级斗争、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为工作重心。但随着革命的胜利,党面临的主要任务从“夺取俄国”转变为“管理俄国”。若此时还用夺取俄国的观念和工作方法来进行管理俄国的工作,就显得非常不合时宜了,也必然会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现实中遭受挫折,造成损失。因此,列宁指出:应当及时改变对社会主义的观念。“这种根本的改变表现在:从前我们把重心放在而且也应该放在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等方面,而现在重心改变了,转到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上去了。”13当然,列宁在这里提到的“文化”是广义的,包括经济建设在内。列宁倡导的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观念变革,体现了列宁立足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对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工作重心认识的升华。
  列宁在探索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修养和实践勇气,大大拓展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他晚年在病榻上对自己一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进行的反思和总结,体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广胸怀和深沉责任。列宁是带着自己为之付出毕生心血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胜的坚定信念和无限希望,同时也带着许多的遗憾、困惑和忧虑离开人世的。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遗产,这需要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也留下了许多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认识和解决的重大课题,这需要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在实践中努力开拓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境界。总之,作为当代中国青年,我们应该自觉地意识到,我们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在中国的土地上建设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当然是要不断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但是研究和借鉴别国的经验,特别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尤其是它初期也可以说是上升期的经验,具有特殊的意义。解剖和考察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在最初几年里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列宁为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所经历的思想历程,所设计的蓝图和采取的措施,以及这些措施所产生的效果,无疑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根据和现实依据的理解,从而促使我们更加自觉和更加坚定地投入到这场以改革为主要特征和动力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当我们总结这些经验教训的时候,列宁晚年的思想将会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 《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 《列宁最后的书信和文章》,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 左亚文、陶笑眉:《列宁晚年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中国的改革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 余源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历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 作者简介:马晓翼系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44页。
4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77页。
5《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09-310页。
6《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90页。
7《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08页。
8《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66页。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10 《列宁最后的书信和文章》,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
11 《列宁最后的书信和文章》,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12 《列宁最后的书信和文章》,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
13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0页,。

本文已公开发表,见李进、何云峰主编:《理论经纬·2010》,安徽合肥:黄山书社2011年4月第1版,书号:ISBN 978-7-5461-1740-9.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关于马克思主义法本质的思考
下一篇: 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