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周鸿刚、李进主编,黄刚、何云峰副主编:《理论经纬•2009》,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12月版。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意识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关注实践变化的发展,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新时期以来意识形态建设成功的基础,也是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能得到民众广泛认同和支持的关键。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建设也对意识形态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改革开放到十六大以来,中国社会的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其主要原因在于共产党能正视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并回应现实的需要,在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实践中丰富自己的内涵。 (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历程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领导全国人民确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全党全国人民重新回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彻底抛弃了长期以来形成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现了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开始了“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确立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后,邓小平始终重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很多有创见的思想,形成了思想上的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即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面对当时文革结束后,国内思想混乱的局面,面对当时人民群众由于所经历的文化大革命灾难而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怀疑,邓小平通过恢复并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毛泽东思想做出了科学的评价。他指出,对马列主义的基本思想,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特别强调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在同错误思想作斗争的过程中以及在继承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在思想政治方面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指出,“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在思想文化方面,强调培养“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倡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同时提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 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建设是在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下开始的,邓小平提醒全党:“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不能够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轨道,不能损害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1邓小平确立了意识形态的指导方针,使得新时期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使得中国的改革开放没有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也没有闭关自守,僵化盲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己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己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2党的历史方位的重大变化要求党围绕如何巩固其执政地位,如何有利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调整意识形态,针对这一现实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进一步发展了的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在继承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997年9月召开的十五大,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作为主题。大会做出历史性的决策,把邓小平理论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将其写入党章。十五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鲜明地高举起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表达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和意愿,表明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沿着邓小平所开创的道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的决心和信念,为新世纪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武器和行动指南,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政治保证。江泽民明确指出:“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和人民进行新的历史创造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旗帜,是我们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在当代中国,有了这面旗帜,有了这个精神支柱,一个有五千万党员的大党才会有更加坚强的战斗力,一个有十一亿人口的大国才会更加有凝聚力。十五年来,正是我们举起这面旗帜,依靠这个精神支柱,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才得以克服困难、排除干扰,稳步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轨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3 3.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人民生活的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大大增强,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己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同时,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关系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达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峰,我们党对这一时期的新情况保持了清醒的认识。正是在全面把握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党中央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意识形态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经济社会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并趋于严重。各种新的社会问题也向我们的意识形态提出了新挑战。 1.社会阶层多元化及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的新问题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带来了利益结构的调整。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一方面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方面是社会分化日益加大,产生了新的社会阶层,并在其基础上形成了新的社会结构,社会的阶层分化呈现出进一步的复杂化和多元化。 社会体制的转型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利益格局重新分配的过程,即传统的利益格局不断被打破,新的利益集团不断形成的过程。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使社会资源扩大,人们创造的社会财富也在增加,虽然社会阶级阶层变化呈现出一种社会整体成员向上流动的趋势,但由于各种资源优势的分配不均,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利益格局的分化加大了意识形态建设中的社会整合难度。 2.社会与经济发展不平衡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挑战 作为思想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中国改革开放后,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成就,为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但同时,由于忽略的社会的整体建设,导致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滋生,对当前我们的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挑战。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思想下,一系列旨在提高社会效率的改革措施实行,希望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带动全社会的富裕,但是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和社会资源的集中,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公平程度。作为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其合法性的最大基础是建立在平等的原则基础上的,社会不平等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终极目标是相违背的。一旦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不平等的现象日益扩大会危及到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并使得社会的认同度降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除了通过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成功地使社会主义变成了一种政治实践,还在于其所承诺的社会公平和平等得到了广泛的社会支持和认同,当一旦在实践中出现和意识形态的价值承诺相背离的社会现实时,意识形态建设如何调整自身,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释,将社会冲突和社会不平等现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得到广泛的群众认可,成了意识形态建设一个很重要的挑战。 3.社会文化多元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 社会文化多元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文化多元化开辟了意识形态建设的新局面。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在中国的革命时期和计划经济时代显示了其强大的动大动员力。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中的理想主义为现实主义所代替,人们的个人意识和自主意识被市场经济中的自由竞争所唤起,中国社会日益呈现为世俗和多元的社会形态,以往的革命信仰主义的意识形态追求不断的淡出社会,在以物质利益为中心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动员力在下降。 4.意识形态在全球化、网络化中的新境遇 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现代化,有着全新的外部宏观环境,即全球化和网络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球化和网络化日渐成为社会的一种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极大的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生活,在促使人们可以进行文化的交流和沟通的同时,也带来了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境遇,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在思想意识的相互渗透和传播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并不是对等的,由于西方国家无论在技术还是在经济上,都处于有利地位,这就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意识形态的强势性,一些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在中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比如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和新“第三条道路”等。所以如何在全球化的意识形态斗争中,坚持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并通过全球化,向世界不同制度的国家输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问题。 (三)开放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路径 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形势下,我们需要探索意识形态建设的途径,以适应社会转型和全球化时代的要求,具体来说,笔者认为,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任何一个成熟的社会是一定要选择合适的理论来指导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抵御错误思想干扰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中国人民的一种历史选择。“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它在我国的指导地位是历史地形成并不断巩固的。”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增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通过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对各种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的整合能力,以此来团结和凝聚全体人民为实现党的理想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坚持和改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如何不断创新,以其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引领和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是新形势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创新提出的新的要求。 首先,要整合社会利益关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都是现实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都是一定的社会利益关系的反映。只有作为反映社会经济和社会利益关系的意识形态能够做到整合各社会群体的利益,能够正确地代表社会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取得人民群众对其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和拥护,才能团结与凝聚社会各种力量,保证和推进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 其次,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增强其影响力。一种先进的意识形态绝不是一种狭隘的观念,它应具有普适性和包容性。如何在思想意识多样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情况下,充分吸收人类先进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使主流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保持意识形态的多样化是增强意识形态影响力、号召力的关键问题。最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方法的针对性和层次性,提高实效性,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3.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与大众文化结合起来,同时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形成适应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具有时代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必然要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取得了新的巨大的进展,先后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伟大理论成果,但是,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也有个不断深入人心,不断大众化的问题,究竟怎样才能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笔者认为,在内容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使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变成为实际生活里的马克思主义,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在形式上,把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取得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时代性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要注意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世界性,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 4.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当前,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从来都没有放弃走向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努力,影响重大的三大思潮即新自由主义思潮、保守主义以及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与处于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争夺话语权,企图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走向,动摇我们的共同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它们总是利用各种机会和渠道,千方百计地同主流意识形态争夺话语权,力图主导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影响中国社会的性质。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所以,如何用主流意识形态正确的引导各种社会思潮,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进一步阐述这一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发挥着主导作用, 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 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另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也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干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问题,使多样化社会思想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解放思想中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来,统一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来,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中形成共识,在社会思想领域中努力创造既能百花绽放又能主旋律昂扬的生动活泼的局面。这就必须要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以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不断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 (潘宁系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丁丽丽系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硕士研究生)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9页。 2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36-587页。 3 《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69页。 4卢冀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求是》2000年第1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