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周鸿刚、李进主编,黄刚、何云峰副主编:《理论经纬•2009》,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12月版。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一任务的提出,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定位,有了更清醒更自觉的意识:从单一的政治功能向多元化功能转变;在途径上也从强化“灌输”到积极“引领”,实现了我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巨大转变。因此,正确认识我党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变迁,有助于我们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流意识形态只有转化为大众所接受的社会意识形态,才有可能转化为社会个体共有的一种大众意识,才可能真正发挥作用。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意识形态的变迁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前 改革开放以来,纯粹计划经济的观念被逐步打破,不断改变了全党和全国人对市场经济的态度。此阶段意识形态的变化主要围绕着经济体制改革来促进全方位的社会变革,以市场经济意识来消解封建和落后陈旧的传统观念,并以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获取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政权的广泛认同和支持。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步创立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使过去曾一度被误解的主导观念——社会主义是纯粹计划经济——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的正轨,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第二阶段:十五大至十六大 十五大以来,依法治国的实施,标志着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向宪政文化转型的开始。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毛泽东的个人权威被神化,“文化大革命”更是极端的方式把个人崇拜的弊病暴露无遗。改革开放以后,江泽民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思想是新时期政治文化观的重要内容,他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提出了从传统“人治”向“法治”转变的治国方略,对我国实现文化现代化有深远的意义。 第三阶段:党的十六大至今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方面秉承了邓小平经济强国、精神文明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三者内在统一的发展思路,提出科学发展观,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深刻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个论断是我党理论创新的一个重大成果。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意识形态内容的变化 对于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意识形态的总体变化,我们大致可以这样作一个归纳。应该说,我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前提是不变的,即意识形态的总体理想是不变的,始终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达到共产主义社会,但在具体目标上是有所变化的。毛泽东就曾经说过:不可能设想,社会主义制度在各国的具体发展过程和表现形式,只能有一个千篇一律的格式。我国是一个东方国家,又是一个大国。因此,我国不但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有自己的许多特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也带有自己的许多特点,而且将来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还会继续存在自己的许多特点1。但这个特点还是围绕在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总体目标上的,因此是不变的。 在理论前提上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即它的立场、观念和方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更为根本是源于中国近代以来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客观要求和内在需要。中国共产党只有靠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才能永葆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只有靠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际发挥领导作用,才能够领导人民团结奋斗,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之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具体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是我党一贯的思想原则,也是一条最基本的经验。 尽管我党在意识形态建设中有上述这些不变的基本原则,但在具体的建设内容上,却根据不同的时代特点和现实需要,赋予了意识形态建设以各种不同的内涵。 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党对意识形态建设异常重视,特别强调以下三个方面为:(1)目标理想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2)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3)动力途径是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在改革开放以后,意识形态的这三个部分都发生了某些变化:理想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开始走上务实道路,开始抛弃计划经济模式,实行市场经济;指导思想上,主要提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后来加上邓小平理论。在动力途径上,抛弃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不提阶级斗争为纲口号,提出党的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强调改革开放和发展是硬道理。这三部分内容变化中,变化最大的是第三部分,淡化阶级斗争,强化经济建设。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世界与中国的新变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路。在目标上更加务实,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态特征越来越完善。在动力途径上,除了继续强化经济建设外,又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和建设创新国家的口号。 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加强。在目标上,首次提出了和谐社会理念;全面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动力系统上主要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途径,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强调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并特别注重“开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之,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容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三)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功能的变化 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意识形态功能出现了以下一些变化: 第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弱化。例如邓小平提出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党和国家工作重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评价事物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等等;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理论;胡锦涛同志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都说明阶级斗争观念淡化的趋势。 第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功能加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固有因素是科学的,否则,它就不能成为科学的意识形态了。就好比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的那样: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为它是科学的。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在不断创新中得到丰富和发展,从宏观指导思想层面上说,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从微观政策和价值取向层面上讲,有“实践标准”、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共同富裕、“两个先锋队”、统筹发展、和谐、关注民生等等,这些带有明显时代痕迹的话语体系,也充分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和发展的轨迹。而这些话语充分反映了任何情况下都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意识形态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社会整体的利益,决定了这种意识形态具有多大程度上的科学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科学性就是要时刻把握人们最关心的根本利益问题,在任何时候把它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变化。 第三,意识形态建设从封闭走向开放。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要求党内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鼓励群众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此后,主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范围由全能转向有限。原来的意识形态过于泛化,并过分强调理论灌输乃至代替了大众意识形态。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的发展,基层政治生活民主化的实行、市场经济的冲击、现代化传播手段的普及等因素使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开始主动与多元化价值之间进行沟通,从一元封闭的状态走出来,引领社会的其他大众价值观,形成了一元意识形态与多元社会意识共存的局面。 第四,意识形态从政治化走向大众化。改革开放前,意识形态建设在“政治挂帅”、“斗私批修”的理念指导下,被提到了一种理想化的高度,忽视了不同层次的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多样化、世俗化的需求。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世俗因素在当代社会中显得日益重要。当代中国政治价值实现了由“政治挂帅”向“政治为经济服务”的历史性转变,“满足需求”、“享受生活”这些基本的生活目标“回归”到人民群众之中。于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具有了一种极为实际和现实性的色彩。在转型时期,这一变化的积极意义在于为中国进一步深入改革,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极端的理想主义和激进主义逐步受到制约,宽容、秩序、渐进的观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同时,人们的思想不断解放,个人迷信和个人崇拜被打破,人们不再以某种想象中的超凡魅力来评价领导人,开始习惯从政府运作的效率和政治权威的领导能力方面来评判。 (杨龙波系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1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