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理清思路 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
时间:2010/4/10 21:00:11,点击:0

本文发表于:周鸿刚、李进主编,黄刚、何云峰副主编:《理论经纬•2009》,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12月版。

理清思路 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代序)
李 进

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是在大学生中进行系统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同时在全校深入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教学科研活动。使研究者和受教育者能够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理解和解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的本质要求;能够有效地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的核心内容;在高校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人、培育人,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同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必须不断深入地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主题以确定教育的重点,必须不断深入地承担历史使命,拓展实施路径,完善保障建设。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是中国高校的历史使命

首先,从纵向看,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必须站在国家意识形态的高度,要强调历史的向度。高校是知识分子聚集、人力资源集中,学术思想活跃、文化活动频繁的地方,是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意识形态性和学术体系性高度统一的理论,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是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战略性部署。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每一重要历史时期,我们党都有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的历史要求,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要求高校必须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不断深入解放思想、积极丰富教育载体、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改革创新教育方法,在科学性上全面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论内容, 从整体性上深刻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从而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并在理论创新和教育发展中巩固这一主导地位。
在高校开展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最根本的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教育结合研究,也就是要把作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行动指南的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时代化、中国化,形成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时代特征及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结合的科学理论体系及教育教学体系。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先后形成和实施了“85方案”、“98方案”、“05方案”,这一进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成果的进展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组织的不断创新。高校必须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和基本方针,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研究和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不断深化和完善理论教学内容及教学体系,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当代大学生。
其次,从横向看,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必须注重政治性和科学性的双重属性,以及深入研究和全面教育的双重功能,要强调历史的厚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它的来源既有中国优秀传统历史文化厚重的积淀,又有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丰富实践的积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中国特色的表现形式,充分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形态。理论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科学性,科学的理论以其逻辑的力量具有诠释力、说服力和导引力,以理论的科学性武装人,是本质上的武装,是真正能转化为物质力量的武装。同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又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它具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四项基本原则”及基本价值观念,其研究必须保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自觉意识。政治性还表现在受教育者的特殊地位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后继建设者和管理者主要来自于高校培养的人才,因此,培养可靠的接班人本身就是一项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治久安的政治任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功能和教育功能是相辅相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理论内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教学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国内和国际的问题,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拓宽了视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成果不断深入地回答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不断在与大学生的思想互动中使研究的广泛性与教育的针对性达到高度的统一,这就切实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进而把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在这一过程中,对于教育教学本身的研究又在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的客观规律,提供教育设计的原则和教学手段的标杆,为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不断提供方法论指导。同时,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提高教师的理论研究能力和实践验证能力,及时把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学与科研相长,教师与学生相长,高校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力量。
再次,从立向看,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严密的科学态度进行整体设计和协调运作,要强调历史的责任。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教育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的焦点问题是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重点话题是学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用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高校必须主动承载国家意志和社会需求,同国家、社会对它的期望值保持一致,以自身的办学定位和服务,以内在的教育文化和导向,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着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先进文化传播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担负重要的社会责任。
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的根本指导方针是理论联系实际,整体设计和协调运作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在三个层面培养学生宏观理论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有效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一是理论层面,教育大学生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是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树立追求人类进步的理想;二是实践观念层面,教育大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运用科学的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原则指导自己的实践选择;三是实践操作层面,教育大学生认知具体工作的价值内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以良好的职业素质从事某一实际工作。总之,一方面,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成熟的社会人,帮助学生完成社会化过程。大学教育具有“后续性”,教育的指向更重要的是“大学后”,它规范学生的“准社会行为”,与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多向接轨;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成为民族的世界人,人才的政治素质及综合素质,也有同世界接轨的问题,这一接轨以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发扬和谐共处的精神为结合点。

(二)学科引领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育的重要路径

首先,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建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的综合平台,准确把握学科的理论内涵,明确学科的研究任务,聚焦学科的教育目标,辐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我们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科引领,就是强调增强学科意识,以特定的研究领域、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规范,营造政治理论研究的学术环境,形成求真务实的政治学术氛围,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凝练研究方向,凝聚师资队伍,凝合教育载体,全面开展和不断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活动。学科引领,首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研究不走样、不偏道,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发展,是极具价值的基础性工作,要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的研究领域和范围,下大力气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原著,明晰其思想发展心路;学科引领,同样重要的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教育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不仅在于起点,更在于理论发展的创新过程本身,在于创新过程中的实践经验的充分体验和提炼,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得到充实、丰富和发展的理论路线图要厘清理透、讲清讲透;学科引领,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指导,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成果的应用领域,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是指导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同时,要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先进的思想方法,拓宽学科的研究角度和研究视野,更深入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和教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专门研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可以有不同的认识视角和思维路线。比如从纵向着眼,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革命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史等等,最终归结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又比如从横向着眼,研究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党建思想、经济思想、法律思想、教育思想、国际关系思想等等,最终归结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构成和理论成果。当然,这些都必须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框架中进行,我们必须要有仰视体系的敬畏,即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构成和发展的规律;又要有鸟瞰结构的眼光,即不断深入地探索具体理论延伸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的平台,可以根据高校的具体情况,科学地把握学科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系统内涵,组合不同的重点研究方向,形成各自的研究和建设特色。如上海师大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重点凝练了三个研究方向: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科学发展观研究”,该研究方向以科学的发展理论为基本内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各个领域的具体理论内容进行多层面的研究。二是“和谐文化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该研究方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为基本内容,着重从和谐文化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方面开展研究。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该研究方向从历史唯物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和法治建设等角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问题。这三个方向涵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内容,紧密结合学校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本思路,又充分利用学校文科见长和教师教育见特的学科综合优势,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形成了学科建设的特色。
其次,以学科建设理论成果的即时应用,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的理论内容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是同源的,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功能的重要平台,它们在同一平台上互动促进、共同发展,其发展的契合点是理论成果的即时应用,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即时“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结合国家发展的现实成就和存在问题对于这些战略思想进行科学的现实的解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就会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即时应用,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有三个“着眼于”: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和提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工具;着眼于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理论困惑以及培养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理论发展,不断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引领下,可以开展如下教学方式:一是框架式教学,给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框架,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等问题,在宏观思维上指导学生把握教学目标,在教学上做到“四性”:内容的科学性;说理的充分性;教材的可读性;授课的可听性。二是主线式教学,给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原则,突出时代特征,始终贯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帮助学生掌握思维工具,回答社会主义从何而来、现在何处、向何处去,以及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问题。三是实践式教学,运用多元化手段,采用开放的方式,在校内创造各种教育情景,在校外营造各种教育模式,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力量,领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
再次,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的学风和精神,辐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工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保持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科学作风和理论勇气,切实地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性任务,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就是通过贯穿于学生的各项活动之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育,根据一定阶段的具体任务和长远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深入细致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上存在的具体问题,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想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 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智慧转化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全方位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掌握大学生,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进程的重要环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坚持以现实问题为中心,贯穿着实事求是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同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坚持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要善于把理论内含的深刻道理用生活中浅显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达到入耳入脑的传播效果。这里有个“意义牵涉”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空洞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是虚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大学生个人生活世界发生了有意义的牵涉,他们才会在此意义牵涉中内在地发生对祖国的热爱、对理想的信仰,才会产生对理论的理性追求和对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向往和激情,只要这种牵涉保持存在,个人对祖国之爱以及对建设祖国之激情也始终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的关键,就是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的教育和引导,把外在的目的转化为内在的目的,把研究和教育的内容转化为与个人生活世界的意义牵涉,大学生理解、丰富、践行这种“牵涉”,在“牵涉”的领悟中获得理论素养的提升和发展。“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亦然。

(三)体制机制建设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育的基本保障

高校应积极创新体制机制来保障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首先,建立统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的专门部门,从体制机制层面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以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工作的专职化与师资队伍的专业化。以上海师大的实践为例,建立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集教学、科研和管理为一体的二级机构“马克思主义学院”,实现管理资源的有效整合,师资力量的有效整合,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有效整合,学科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全校共同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工作、共同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思政”格局。
具体而言,在教育组织方面,实施“三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合力,在相互融合中提高建设水平、增强研究和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在教育队伍方面,采取“三方式”,即积极探索专任为主、兼任为辅、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构成,组建跨学院、跨部门,由校领导和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组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师团,以三种方式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由几位专家组成讲师组共同负责一个教学实验班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由一名专家自选一门课独立负责一学期的所有教学工作;把思想政治课热点问题纳入学校的形势教育讲座和文化素质修养课程,由专家举办热点讲座。在教育工作开展方面,做到“三结对”:思想政治课教师与所任课班级的辅导员之间的工作结对;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学工部和团委之间的组织结对;思想政治课老教师与青年教师之间的传帮式教学结对。构建上下呼应、内外互动、教学与实践互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根本上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各行其道的现象,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个重要途径有机融为一体。
其次,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独立设置的、统一管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梯队建设的体制,进而形成全校协调、举校建设的良性发展机制,从针对性角度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上海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有1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硕士点和1个思想政治学科本科专业。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是专门为培养中学政治教师而开设的专业,其课程内容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有相当大的重复面和互补性,把这个专业作为一个系整合到马克思主义学院,不仅有利于凝聚学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的师资力量,而且还可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硕士和博士专业教育提供支撑性的专业基础理论训练有素的生源。由于相关学科专业有机整合和集中在一个单位,专业教师能够交叉承担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交叉承担全校公共课程、硕士生博士生课程以及本科专业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形成以科研支撑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的互补型架构,科研实力明显增强,教学水平显著提高。
具体而言,一是突出了主阵地以保障“地位”,马克思主义学院首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基地,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运行和管理的平台,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同时又是集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于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毛细”管道和主渠道相辅相成,凸显了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的重要地位。二是集聚了队伍以保证“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汇集了结构合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队伍,以及一批高素质的兼职师资队伍,形成了由青年教师组成的创新团队,集体承担高层次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协作攻关教学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教师的积极性和教学科研潜力充分的激发出来。三是规范了职责以保证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方案的实施单位,更是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研与社会服务等的管理和发展规划的单位,明确的工作职责有力并有序的推动学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形成了整个学院乃至全校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的文化氛围。四是明确了责任项目以保证投入,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设计和承担各类项目建设,积累科研成果,创新教育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素养及综合人文素养,人财物配置跟着责任项目走,激励跟着绩效走。总之,体制机制建设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的地位从“边缘”走向“中心”,教学从“课堂”走向“平台”,师资从“分散”走向“集聚”,课程从“传授”走向“研发”,真正推动了学科研究、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进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体制机制两方面的建设,对高校领导干部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制机制必须要有人去创造性地运作和执行,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学校要成立由书记、校长牵头的领导小组和教学科研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和全面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科研工作,校党委每学期都要进行专题讨论,并明确每位常委相应的工作责任,形成书记、校长亲自抓,分管书记全面抓,各位常委分工抓,全校上下一起重视的工作格局。对于教师而言,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的教师的专业化建设,不仅在于教师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学科专业背景,作为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专业基础,更在于教师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作为理想追求和神圣使命。
具体而言,一是以教师的动态发展建立“输出活力机制”,发展的理论必须有发展的主体去传播,并在发展的实践中得到检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的理论观点,基本的方法原则,在新的形势下必须不断有新的理论内涵、表现形式以及传播方式。二是以学生的主动投入建立“输入动力机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的成效,是在“外注内化”的互动,“因变自变”的互动中实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纳入到学生的事业视野和事业成就中,将会更有效的被接受并转化为内在动力。三是以教育的明确指向建立“管理制约机制”,协调各方齐抓共管,就是抓住大学生的“接受度”,管好教育的“有效性”,我们的教育不是教大学生去做表面文章,而是明明白白教给大学生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实实在在引导大学生发展个性。四是以教育环境的应对建立“社会配套机制”,学校要充分注意大系统效应的正面利用,设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教育的总体图景,同时要充分注意大系统负面效应的控制,针对社会实际问题和教学中的疑难及时疏导,让大学生在面对现实中增强免疫力。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
下一篇: Karl Marx: The Economic and Philos..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