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笔下牡丹与花园牡丹谁更美?——认识与评价
时间:2008/6/29 19:59:15,点击:0

 
艺术创作必须从生活的矿石中提炼出钢铁来,如果把挖到的矿石不经提炼就拿出来,那样矿石仍然是矿石,就是矿石的品位再高,质量再好,也还是矿石。所以一个作者,必须把掌握的现实生活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一番提炼功夫,由生活真实上升为艺术真实。

就拿绘画来说吧,于非闇的工笔画牡丹花,可以说是形神兼备的,若从牡丹花的真实情况来说,花是开在暮春,这时花最好看,但这时的叶子却不茂盛,叶子是在花朵凋残之后的夏天最好,而牡丹花的枝干到了秋天才有苍劲之姿。如果拘泥于形式上的真实,只画暮春的牡丹,花朵虽好而叶不茂盛枝不苍劲;如果只画夏天的牡丹,则只得繁盛的绿叶,而花已凋残,枝仍不健;如果只画秋天的牡丹,虽得枝干之苍劲,而花早已谢,叶也枯槁零落了。这就是牡丹的真实。

画家为了充分表现出牡丹的富丽堂皇的神韵,他就不拘泥于牡丹的“生活真实”,集中了牡丹春、夏、秋三个节令中的突出的优点,画了“春天之花、伏天之叶、、秋后之老干”,所以画家笔下的牡丹,比花苑中的牡丹更美,更富丽堂皇。

(摘自黎汝清:《从生活到创作》,《中国现代作家谈创作经验》下,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04页)

这里涉及评价的基础性问题——即评价离不开正确的认识。人们之所以得出不同得评价(即评价具有主观性),主要根源人们对自身需要和客体属性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在评价的时候,主体的认识和评价构成了一个统一体。在这种统一体中,认识是评价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如果价值对象以及价值关系没有被认识,也就无法得出正确的评价。但评价又制约着认识过程。评价不仅意味着主体意识到了自己作为主体的地位,而且推动着认识能动性的发挥,使认识和实践活动更加合乎主体愿望。

评价是主体根据一定的需要对客体所作的有用与无用、合理与不合理、应该与不应该、正确与不正确等价值判断。由此可知,主体的需要毫无疑问地会纳入评价的范围。于是,评价就不能对任何人都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但是,评价要正确的话,决不能仅仅从需要和主观爱好出发,不能仅仅根据主体的激情——意志去评判。它应以对客体的“知”为前提和首要条件。离开了这种知,评价就会成为妄加评论。因此,为了更深刻、更科学地评价客体,就必须更深刻、全面地知其客体,了解客体的各个方面、属性、特征和规定。

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评价都不是奠定在绝对的无知基础上的,即使是一个极期荒谬的评价也是以对客体的知为前提。例如来了一个陌生人,绝大部分人都会凭自己的第一映像加以评论。有人说此人“很有风度”,有人说此人“有礼貌”,“有修养”等等。这些评价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知的基础上的,这里的知既有主体已有的经验和观念,也有当前所看到的此人的印象。

无知的评价并不是完全无知。它至少表明,做出评价的主体首先应知道可以用“有风度”、“有礼貌”、“有修养”等概念去评价人,然后用这些概念去加诸于对象。如果连这起码的知都没有,那他就根本不能做出评价。

其次,评价主体必须知道他所评价的对象是否确实存在。假使没有这么一个对象,他的评价就无所指了。

最后,主体还应知道“有风度”、“有礼貌”、“有修养”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然后把自己将要评价的对象拿来同他所知道的那些形象相比较,得出对象是如何如何的判断。假使你只记得“有风度”、“有礼貌”、“有修养”这样一些范畴,而不知道它们指的是什么,那么主体就会无根据地评价,这就容易导致无知的妄加评论。

这里仅仅谈的是有知与无知的问题,至于是否真知则是另一个问题。有知不等于真知,无知不等于错知。相反,有知可能属于真知,也可能属于错知,于是依据有知所做出的评价既可能是正确的评价,也可能是错误的评价。但是,无论如何,评价必须以有知为基础,完全无知,就根本不能做出任何评价。并且,主体要想保证评价具有真理性,还必须达到真知。

作为评价的基础的知不仅是有特定的对象的知和一般的知识,而且还要全面地知即对当前被评价的对象要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如果只抓住对客体的一知半解,那么所得出的评价就不会具有正确性。对客体知道的愈全面、愈深刻,评价就愈正确。从全面性的角度讲,评价的知是理解的意思。仅知道对象,没有理解它,那种知是肤浅的,据此所做出的评价也会是很浅显的。这种对客体的具体而全面的知不仅构成评价性认识的基础,而且时间上也先于后者。据此,可以将前者称为具体的事实性认识,后者是评价性认识,以示两者的区别。至于一般的知识作为主体的认识前提,也是可以这样来划分的,但还是将它们单独地列入一般的知识类比较适宜。关于这种知识的分类问题在后面再评谈。

总而言之,知是指主体所具有的一定的知识,知道并理解与评价相对的对象的一切方面和属性。而无知则往往表示主体没有起码的评价所必须的一般知识,没有关于特定对象的知或者只知道,不理解对象。

尽管评价必须以知为基础,离开了知就不能做出评价,更谈不上正确的评价。但是,评价的对象不同于一般认识对象,它是没有“固定形态”、“不确定的”。因为评价性认识要涉及客体本身的各种属性及其社会意义和主体本身的需要。这就是说,评价的客体不是单纯的一个事或物,物或事只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正因为这样,作为评价基础的知的对象也将是不确定的,不定形的。因此,如果对这种对象毫无所知或者对其中某一个方面无知,就必然做出不正确的评价。

对象是个大全,它有多种属性(就物或事本身而言),也有许多种价值属性,因而就会有多种评价存在。必须对这多种属性都有所了解,才能有比较、有鉴别,最后做出客体是如何的评价性判断,并且主体还要力争做出自己认为是最好的评价。

作为评价基础的知是一种全面的知。它不仅包括对客体的全部属性(在相对完全的意义上)的知,而且包括对主体状态、需要的知。因为评价是一个反映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之间的价值关系的范畴。主体在一定的时间、条件、地点下所处的状态、情绪、所产生的需要都会影响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因此,主体必须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自己现在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这样才能把客体的属性拿来衡量,最后做出评价,并且在多种评价中选择最合理、最有利的评价。

作为评价基础的知的客体既包括具体的被评价的客体及其属性,也包括主体的需要及其自身状态。这种自身状态换句话说就是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或者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主体应该达到慎独的境地,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是社会性的需要,客体的意义是其社会意义。对这种状态的无知,就容易凭激情评价,最后走向个人功利主义。

不仅如此,而且正确的评价也要信赖于主体所具有的一定的普遍必然知识,例如上面所说的“有风度”、“有礼貌”、“有修养”等等一般概念。没有这种一般知识,即使主体对以上各个方面都有所知,也不知道如何评价。作为一般的知是人们长期的约定俗成积累下来的,它具有规范作用,范导着人们按照这样的“定势”去评价对象。这类知的客体是一个类,而不是一个个的具体事物。于是,作为评价基础的知的客体就可以从类和个别两方面来考察。而评价正是类客体的知与个别客体的知之间的联合点,两者结合起来就产生了主体的评价。

很明显,被评价的客体的这种“复合性”是一般的事实性判断所不具有的。通常的事实性判断的客体是单一的,即客体及基属性。而评价则反映了客体的属性(含类的知识)、主体的需要(表达主体的意志)、社会关系的统一。它们的复合构成一个整体。在这种情况下,主体与这个复合整体发生关系,而不仅仅是与纯粹的事物本身发生关系。

由作为基础的知的特点、客体的不定形性或复合性可以将这种“知”进行如下的归类:

第一,知识,这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对于类客体的知(一般判断)。在评价的过程中,它起着 、前提的作用,它规范着主体评价的范型。

第二,具体的事实性判断。这是主体对当前所评价的客体的具体属性的知,它指出客体有什么样的属性,怎样发挥功能等。这种知是主体做出评价的现实条件,没有这种具体的知,前一种一般的知就没有对象可以加诸,评价无法产生。有了这种具体的知,主体就具有了进行评价的现实可能性。在这个时候,只要主体评价思维器官一开动,就会产生评价性判断。

第三,反省的知。这是主体对自身的需要和自身状态的知。这种知决定着主体评价的方向,即主体怎样认识自身的需要和状态,就标志着主体将要做出什么样的评价,主体意识到自身有什么样的需要并且考虑社会关系,然后就合理地抽取出客体属性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评价。这样,评价就不仅符合主体的意志,而且也具有合理性,有这种情况下,评价就具有正确性。

第四,选择的知。在上面几种知的基础上做出的评价一般具有真理性和合理性。但是,这种评价可能具有多元性,即在真和善的范围内,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可以有多个同时存在,并且都可能具有正确性。然而客体提供给主体的价值或有用性一般来说在同一个时间、地点、条件下只有一次。于是,就需要主体对这多种可能的评价进行选择,而选择就要依赖于一定的知,如审美、享受、有效、经济等原则,这些就是选择的知。选择的知使主体选择最高价值的评价。比方如:我有合法财产贰拾元可以合法地购买各种不同的东西,比如衣服、鞋子、书籍等,并且这些都是我需要的。于是就开始进行选择,最后我拿 它买了许多书。这里就不单单是一个真与善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美的问题。

以上四种知一起成为评价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评价就非但不能产生,而且即使有某种评价也是十分表面的,不具有深刻性。特别是获得选择的知是更深层次的知。离开这种深层的知,主体诚然可能进行正确的评价,但不可能做更好的评价。这就像一个人可以苟且地活着,但应考虑如何更幸福、更充实地活着。两相比较,恐怕人们更加向往和追求后者。

不同的知起着不同的作用。知识是评价性认识产生的必要背景,离开这种背景,所见等于不见,所闻等于不闻,主体就无能力去评价。因此,知识是主体的评价能力的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具体的事实性判断则是评价性认识产生的现实条件,在知识与具体的对象相结合的情况下,就能产生评价性认识;而反省的知则是保证评价具有真理性的必要条件,它使评价既符合主体需要,又符合社会的要求,将个人与社会统一起来;至于选择的知则为主体做出更好的评价提供了可能性,没有这种知识的人也可能做出评价,甚至能够做出正确的评价。因此,不同的知在主体的评价活动中以自己的特殊方式对评价的真实性、善的属性和美的品质发挥作用。主体为了提高自己的评价能力,就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加强不同类的知识修养,这样,逐渐达到人的存在的完美境界。

人作为人的存在是一个全体或大全。而标志这个大全的最主要的东西是设计能力、评价能力、反省能力和选择能力。没有这四种能力,人们行动就不是自由的,就不是真正的人的活动。因而,提高人的评价能力是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提高评价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加强以上几种知的修养。

不同的知进入主体的评价领域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只有第二种直接的知才是在评价时当下进入主体。其他的知都具有“先验性”即在这之前已基本上形成(相对于当前的评价而言),而且是主体长期活动的结果,这些知识一方面来源于主体自身的亲身活动、直接实践,另一方面也来源于他人的传授。因此,主体要想提高评价的能力必须勤奋好学,也要勇于实践和探索。在长期的锻炼中形成崇高的修养。

主体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获得了一般的知识、反省的知和选择的知以后,在开始进行评价的时候,最要紧的是知并理解当前的被评价的事物,不管前三种知多么地肤浅和错误,只要一开始评价,主体的任务便集中于知其直接评价的客体。


-----------------------
本文已经公开发表,参见胡建、何云峰、魏洪钟:《智者的沉思》,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情人眼里出西施——评价的客观性和真理性
下一篇: 基础宽些再宽些——真理与知识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