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次文化(Subculture)的特质
时间:2008/6/29 19:21:01,点击:0


次文化亦即所谓的「圈内文化」或「副文化」,指的是某些人的观点和生活方式显着地不同于社会主流。因此次文化,可以说系指一群人具有很多相似之社会与个人背景,这些人经过一段长时间相处与互动的结果,逐渐产生一种相互了解接受的规范、价值观念、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

美国白宫青少年问题咨询委员会的报告书中归纳为下列五项:(高强华,民79)

1.向团体内取法
2.渴求心灵慰藉
3.寻求独立自主
4.同情弱小
5.乐于变革

彭宝莹(民81)提出我国青少年一般共通的次文化特质如下:

1.眩目刺激的「图像文化」
2.自我封闭的「蛋壳文化」
3.逸乐取向的「游戏文化」
4.自我为是的「爱现文化」
5.时时变化的「游牧文化」
6.物欲为上的「唯我文化」
7.似是而非的「速成文化」
8.疯狂骚动的「慕星文化」
9.自成一格的「暗语文化」
10.目眩神速的「嗑药文化」

由以上学者之分析,我们大致可将青少年的次文化特征归纳如下:

1. 意志高张的自我文化:青少年次文化发展最明显的莫过于青少年对传统价值体系的抗争,表现出对父母师长的不信任及对寻求独立的强烈渴求。处处与成人唱反调,

2. 成群结队的朋党文化:依据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危机论青少年发展团体认同中注重忠诚,然而对他人的忠诚发展不当则易形成帮派,青少年聚众喧哗、打架闹事、时有所闻,因为人多势众有所依赖,易造成犯罪行为,偷窃、伤害、妨害性自主、吸毒,渐渐地走上了不归路。

3. 独树一格的流行文化:为了在同侪中受到赞美,为了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青少年花费心思讲究外表的打扮,刺青、穿耳洞、穿鼻环、染发、接发、甚至彩绘指甲,无一不是刻意凸显自己的特色。

4. 澎湃激情的偶像文化:哈「日」、哈「韩」风流行,青少年花费大量的金钱与时间搜集偶像明星的照片及外围产品,宁将课业弃置一旁,漏夜排队购买演唱会的门票、组成影友会南来北往日夜追星乐此不疲,将自我中心投射到影星身上,幻想自己是舞台上人人注目的明星,以求得心理的满足。

5.幻想世界的虚拟文化:由于计算机及电玩的普及、漫画书的充斥使青少年借由图形及感官刺激的变化来取代传统的文字符号。一项由中华民国烟叶协会赞助,青少年育乐中心委托东森民调中心执行的「青少年流行文化」调查,证实有67.9%的年青人每天上网超过一小时,其中13.8%甚至超过四小时,有将近七成的青少年利用网络聊天、收发信件,显示网络已经成了年青人重要的沟通管道(联合晚报,92年)。青少年活在虚幻的网络世界中,甚至以欺瞒的身份与人交往,无法以真面目、真性情示人,生活在与现实世界脱离的虚拟世界中。

6. 抽象难解的流行语文化:青少年彼此之间的流行语,成了辨认「世代」的标志,「洗眼睛」「围炉」「乌鲁木齐」「北港香炉」「乌龙茶」「甘乃迪」「柯林顿」「陈水」都各有其代表的他意,有国台语混杂、英日文凑合的,不管是戏谑的、低俗的还是押韵而具创意者,青少年以此沟通明显与主流文化做出区别。

以上之次文化似乎都带有负向性质,让人感到青少年的次文化似乎都是庸俗的、逸乐的、甚至是反道德的,然而不可忽略的,其实亦有正向功能之次文化,如:

1.强健体魄的健身文化:青少年乐于学习的直排轮、滑板车、打球、登山、室内攀岩、打桥牌,既锻炼体能又益智。

2.牺牲小我的服务文化:如社会服务队、山地青年服务队、学校爱心服务社团、宗教奉献等团体从事社会救助工作。

3.动脑探索的研究团体:如,水火箭的研究、四季星座研究、太阳能动能研究乃至科幻研究、易经研究等,不失为晋身科学领域的先导。

上可知,学生次文化的内容或范围相当广泛,从内在的价值观、态度、思考或探究的模式,到外显的语言、习惯、行为型态或生活方式等均包含在内。(高强华,民79)

次文化在社会学中,是指在某个较大的母文化中,拥有不同行为和信仰的较小的文化或一群人,亦称亚文化。次文化和其它社会团体之间的差别,在于他们有意识自己的服装、音乐或其它兴趣是与众不同的。早在1950年戴维•雷斯曼(David Riesman)就提出大众和次文化的差别,并且将次文化诠释为具有颠覆精神。大众是「消极地接受了商业所给予的风格和价值」的人,而次文化则「积极地寻求一种小众的风格(在当时为热爵士乐)」。于是「听众……操控了产品(因此也操控了生产者),就如同产品操控了听众一般」(Riesman 1950: 361)。

因此,当一个次文化成员「即使没有任何其它人在场,也会聆听某种音乐时,他是在一种想象『他人』在场的脉络下聆听音乐的——他聆听音乐常常是为了要去和那些『他人』建立起关系。他对大众媒体的观感受到他所隶属的同侪团体所形塑。这些团体不只是在为音乐分高低而已,他们是以一种更细腻的方式,在为团体中的成员选择他们会在音乐中『听到』些什么。(ibid: 366)」

一个文化通常包含了很多个次文化。次文化和其母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结合在一起的,然而在某些特别的面向上,两者之间就会有极端的差别。某些次文化的差异在到达了某个程度以后,会拥有自己的名字。

Dick Hebidge(1981)使用「风格」这个词汇,来表示次文化的流行、态度、暗语、活动、音乐和兴趣。次文化风格与主流风格不同的地方在于,次文化风格是刻意被「罗织」(fabricate)出来的,带有「被建构性」,不同于主流风格的传统性。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国内文化哲学研究的现状和基本问题
下一篇: “原科国”?“加工国”? ——析国学中心..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