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载《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1937年7、8月间,毛泽东经过比较深入的理论研究,在总结党内路线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先后发表的两篇著作。这两篇著作从哲学上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揭露和批判了“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特别是“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阐述了党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毛泽东从哲学高度揭露了党内教条主义的错误,认为,教条主义者割裂主观与客观、认识 和实践的关系;教条主义者割裂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教条主义者割裂部分与全体、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左”右倾机会主义者不懂得对立与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的辩证关系,从而在对待民族资产阶级政策上,要么只讲联合,不讲斗争,要么一切斗争,否认联合,在革命策略上忽右忽“左”,给革命事业造成巨大损失。
《实践论》和《矛盾论》不仅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而且系统论述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实践论》以实践为基础,以辩证法为核心,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为内容,系统地阐发了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以及认识真理的道路,认识发展的总规律等认识论的重要原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矛盾论》紧紧抓住对立统一规律这个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矛盾运动和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经验教训,系统地论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思想以及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等重要原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阐发,紧密结合中国人民的革命实践和生活经验,采取了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和语言。同时批判地继承了中国古代哲学遗产,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内容和民族形化、群众化的表达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因此,《实践论》和《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表征,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系统化的标志。 实践论原文:http://www.studyplace.net/haohanwang/ReadNews.asp?NewsID=1946 矛盾论原文:http://www.studyplace.net/haohanwang/ReadNews.asp?NewsID=19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