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悟、概念 我们总想找到组成我们所知的所有物质最初的最小粒子。事实上,并不存在这一粒子。因为所有物质都拥有无限层次结构。所以,我们只能找到一种概念性的物质——层子。层子所拥有的空间无限小,决定了它只是一个概念,而非物质。我们找寻最小粒子并不是一个无聊的举动,而是找寻统一我们认识的实体基础。在此,我提出相对最小的粒子——波子。 波子是波动哲学及波动力学研究的最小粒子。波子是有形物质(物体)在其内层某一特定层面的一种唯一的物质形态。以波子的这一层面为界,组成波子的物质为无形物质,由波子组成的物质为有形物质,即物体。在物体之间,充满着自由波子,相对而言,组成物质的波子为非自由波子,其数量为物体的质量。因为物质的质量是物质所含某种参考微观物质的数量。 波子不是处于延伸状态就是处于收缩状态,绝对不会处于静止状态。速度和加速度分别在这两种状态中方向相反,大小相等,都与波子的半径成正比,外力无法改变这种比例关系,但外力可以让波子在延伸状态和收缩状态间转换。因波子的延伸和收缩而形成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称为内因速度和内因加速度。波子的延伸为主动,收缩为被动。波子主动的延伸力的大小与内因加速度成正比,也就是与波子的半径成正比。波子主动的加速度和延伸力对相邻波子而言分别为外因加速度和外因力。波子被动的收缩无法独自对相邻波子施于外因力,但可以参与并增强外因力。 波子为正圆球体或椭圆球体。正圆球体波子(简称正波子)受到来自空间所有方向上的外因力大小相等,但这只是理想状态。但是,用这种理想状态作为参考来研究波子的相互作用有帮助。所以,我们可以把相对于正波子静止的参考系作为背景参考系。波子中的任意外因力作用线上的一点,受到来自作用线两个方向上的合力为零。当波子受到非平衡外力作用的时候,波子只能是椭圆球体波子(简称椭波子)。也就是说,波子只能以自身几何形状的改变来改变自身在各个方向上的内因加速度以平衡外因力。椭波子的质量中心在其椭圆球体的一个焦点上。 所有波子的绝对性质相等并守恒,除非被转化为它物。物质的绝对性质为物质的相对性质与空间量的乘积,两因素都是变量。所有波子的这种乘积相等,并且受力状态由波子的一头传递到另一头所需的时间相等,其时间都为一波间。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不同物质的相对性质与空间量之积的改变的累计值相等。光或者说电磁波源自波子的振动,是自由波子振动状态的移动,自由波子是光传播的介质。光速是波子的内因速度。光通过每个波子的时间都为一波间。所以,在任何时间和空间中,光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在线性方向上通过的波子数量相等。 空间的无限分宏观无限和微观无限。空间的宏观无限是指,空间在大尺度上的无限。这种无限可满足物质自身空间以及物质间距离的无限大。空间的微观无限是指,空间可无限小,可无限“分割”,这种无限可满足物质的无限分割。 在无限空间中,存在着连续占据着有限空间的物质世界(波动哲学认为,真空中充满了自由波子)。这是现实的物质世界。物质世界从占据无限小空间开始,到无限大空间结束,这一过程须持续无限长的时间。 物质发展的动力来自每一物质点。物质发展的目的在于物质始终在追求平衡。平衡导致物质状态的稳定,不平衡导致物质状态的改变。包括主体在内的所有物质,不存在任何绝对的宏观动力中心。任何被我们认定的宏观动力中心都是相对的,它们始终都不能脱离无数个微观动力中心的支持。 拥有更大空间是物质发展的目的。用发展的眼光看不同的局部,物质之间相互排斥相互远离;用发展的眼光看整体,物质在向空间延伸。延伸是物质的原动力,是物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第一性的原因。 不同空间的波子有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是那些不随时间空间的改变而改变的性质,即波子的绝对性质;不同的地方是那些随时间空间的改变而改变的性质,即波子的相对性质。物质性质的改变与其所拥有空间的改变是同时的。所以,波子的相对性质与波子的空间几何状态有着确定的关系。 波子的内在结构不是处于质变状态,就是处于量变状态,绝对不会处于静止状态。波子的标准状态是正园球体,是外在的绝对静止状态。如果波子为椭园球体,那么则为外在的绝对运动状态。运动分为绝对运动和相对运动。绝对运动是物体相对于背景参考系的运动;相对运动是一物质相对于另一物质的运动。在波动力学中,波子的量质量始终不变。不同的作用力,通过波子质心从一边传到另一边所花的时间相等。在波子的几何形状相同的情况下,它的瞬时延伸速度和瞬时收缩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波子之间的作用力是连续的。当波子内在的(微观的)受力平衡被破坏的时候,就会产生移动(宏观的)加速度。 所有物质,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不分物质、不分时间,物质的质变和量变的乘积之和相等。这里说的“不间断的质变或量变”是指物质不是处于质变状态就是处于量变状态,决不会处于静止状态。时间就是物质的质变和量变的乘积之和。如果物质的质变量变停止了,那么时间也就没有了。物质的质变量变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所以,时间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之所以物质世界可用同一个时间来统一,是因为所有物质(包括虚物),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其质变和量变的乘积之和相等。这里所说的“质变和量变”是指它们各自的绝对值。因为物质质变时,量变为负值;量变时,质变为负值。 动力之间互为阻力,亦可合成一个更大的动力。主动力边的辅动力,如果作为主动力的阻力,那么,它可以帮助消除主动力内在的阻力;如果作为主动力的辅动力,那么它可以帮助主动力克服外在的阻力。 物体的质量是物体含波子的多少。物体的能量是就物体的某一层次而言的,是物体在该层次直属波子的多少。物体能量的转移是波子在空间的移动;物体能量的转化是波子在层次间的移动。
能量是物体量变的能力。这种量变是向空间所有方向等量延伸的。单向性的量变为非原量变。 量变是目的,质变是手段。量变是释放能量,质变是吸收能量。有的时候,我们可以从释放能量中获得快感,有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吸收能量中获得快感。这是因为,质变是量变的局部过程——或为局部空间的过程,或为局部时间的过程。局部时间的过程实际上是局部层次的过程。 波子的瞬间椭圆度决定波子的瞬间运动状态。波子在一波间内的平均椭圆度决定波子在一波间内的平均状态。本文如未特别强调,波子的椭圆度和运动状态分别为一波间内的平均椭圆度和平均运动状态。 高密度的自由波子团属于气的范畴。高密度的自由波子容易被生命体吸收。所以,对生命而言,气是能量。 物质具有层次结构。外层物质在保持一种存在或者说运动形式的情况下,其内层可以存在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所以,严格地说,物质的移动,实际上是物质状态的移动或者说是内层物质的交换,即新陈代谢。 二、原理 波子所拥有的空间中任意一点,受到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始终相等。在任何情况下,所有波子的径向上所有受力点,受到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都为最大自由波子的延伸动力。此为波动力学的动态平衡定律。 本文如未特别强调,文中延伸是指相对于波子质量中心的延伸,移动是指绝对移动,是相对于背景参考系的移动。 波子的质量中心向延伸加速度较大的一方移动;相邻波子之间的接触点,更多的是向延伸动力较小的一方移动,其概率与相邻波子相对自由的一方所拥有的波子数量成正比。此为方向推论。 相向运动的两个自由波子,会交换运动状态。如果其一是物体的一部分,那么,自由波子的运动状态会传递到物体的运动方向上的最后一个波子;如果两者都是物体,那么,两者遵循动量守恒。即宏观物质(物体)的运动,是宏观物质(物体)状态的运动,而并非一定是其所有内在微观物质(波子)的运动。也就是说,对物体而言,运动是对物体内在波子的新陈代谢。波子的椭圆度决定波子的绝对速度。所有不同波子的质量相等,所以,波子的椭圆度也决定了波子的绝对动量。一物体内所有波子的动量之和为该物体的总动量。物体在运动的时候,前方速度较慢的波子被加速,并被吸入物体中,后方不断有波子被减速并脱离物体。如果两者达到新陈代谢的动态平衡,那么,物体就会处于匀速运动状态,反之,则处于加速运动状态。 物体内部的波子延伸加速度较小,相对而言为非自由波子。在背景压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内部和周围存在着引力场。这种引力场在空间物体中普遍存在,是万有引力场。在万有引力场中,在波子的分布密度不“波动”的情况下,上下两相邻波子的接触点总是向下(物体方向)移动。为什么要说波子的分布密度?因为物质拥有层次结构,所以万有引力场是多元的,两相邻波子的接触点移动的方向始终是该点受到的最大万有引力的方向。在引力场中,离物体较近的自由波子外因速度较大,外因加速度较小;离物体较远的自由波子外因速度较小,外因加速度较大。引力加速度与自由波子的外因速度成正比。引力场可以让物体吸收周围波子而增加质量。同时,物体内部的波子也在向物体质量中心位移。如果引力场极强,自由波子的外因加速度极大,那么,横穿引力场的光线就会弯曲。因为,光的横向速度为波子的内因速度,纵向速度为不同波子的外因速度,速度的合成不是直线。所以,光线会弯曲,甚至会让光掉进极大质量的物体(黑洞)中。 我对电磁现象知道的不够全面,只能试着解释一下。磁场是围绕电场高速运动的波子。这种高速的圆周运动会吸引周围的自由波子。因为这些作圆周运动的波子在径向上的延伸加速度较周围自由波子小。同向电流,磁场加强,两电流之间的自由波子更容易被吸收,所以相互吸引;反向电流,磁场减弱,释放波子,并更多地聚集在两电流之间。在马蹄形磁铁的两极中间,通电导体会发生水平移动。如果左边的电流磁场方向与磁铁磁场方向相同,那么,导体的左边会吸收来自其左边自由波子。此时电流磁场作圆周运动的波子,其在径向的延伸加速度小于自由波子。所以,它们的接触点,或者说通电导体会向右移动。如果未通电导体向左移动,那么,在导体的左边,电流的磁场方向会与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同,因为在右边的导体在向左边磁场释放波子。 回转仪高速旋转,其内在非自由波子作高速的圆周运动并会吸引周围的自由波子。因为这些作圆周运动的波子在径向上的延伸加速度较周围自由波子小。这种对周围波子的吸收,给予了回转仪强大的向心约束力,它是回转仪自转轴线方向不变的原因。回转仪内在的非自由波子运动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的一边,会因重力的作用加速这一边波子的圆周运动,会让这一边对自由波子的吸收比另一边多,而迫使回转仪向另一边移动。 (选读)波子也有内层物质。如果作用力通过单个波子的第一内层物质(简称内子)的时间为一子间的话,那么,一子间后,作用力就会通过第一个内子,N子间后通过N个内子,永不停止。波子在延伸的时候,处于延伸状态的一边,所有相邻两内子之间的距离同时扩张;处于收缩状态的一边,靠近相邻波子的第一个内子,在一子间内占领第二个内子的位置,第二个内子在……内子的这种被动状态的移动速度为波子的内因速度。如果延伸状态连续持续N子间,那么,相邻波子的被动收缩的一边,会有N个内子依次启动,并一起移动,永不停止……(要写的太多,就到此为止吧) 三、发展中的波动力学 有人说,力学理论不可能建立在纯粹的思考之上。我想,此人的意思是我应该多做力学实验。实验追求的是理想状态,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我无法做到。其实,理想状态追求的是非普遍规律。波动力学是以波动哲学为基础的。我始终认为,哲学不应该被自然科学牵着鼻子走。从非普遍规律中找到普遍规律可能做得到,但是,我们在用这种方法找寻普遍规律的时候,会受到非普遍规律的制约。我们跨越一条壕沟,最好的办法是在起步的时候离壕沟远一点,带着起步时积累的速度,才容易跨越它。直接从作为感性基础的现象出发去认识问题将会更为客观。当然,这些现象应该是大量的,相距甚远的。其实,在研究自然、思维和社会三个层次的现象中,有大量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我在研究“能量与能量的转化”的时候,力求从这三个层次同时展开,但是,缺乏足够的安安静静思考问题的环境,所以无法及时形成文字。 抽象的规律总是存在于具体的现象之中,抽象不可脱离具体而独自存在。 我在研究波动力学的时候,发现自己总是在无意识中遵循着什么。于是,我发现了动态平衡定律。普遍的规律,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在遵循,就看我们能不能透过现象去发现它。 方向推论可能是波动力学中最重要的推论。鉴于通过动态平衡定律来论证比较复杂,故未作论证。其实,大家更看中的是一个观点是否有感性基础。 人类的发展是无限的,理论的发展也是如此。发展中的波动力学必将在不断地修正中发展、成熟。所以,我在标题中标明本文为“一稿”。 普进峰 2004、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