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表演艺术中的动与静——状态、变化、发展的关系
时间:2008/6/29 22:34:23,点击:0


苏州紫金庵有十八罗汉,其中有一尊外号“静坐”罗汉的塑像,是一个青年和尚坐禅的静止的形丰。这个出家的青年人生得丰满、清秀,穿一身合体的僧袍,正襟危坐,双目微闭。他脸部和浑身上下都是松弛的,唯有半闭的眼睛是紧张的,他仿佛正在集中精力,对于佛经中的某一禅理进行冥思苦索。这尊“静坐”罗汉正是以他的“寓动于静,静中有动”的造型而闻名于世。

表演艺术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反映生活中的千情百态的真实性在形相姿态的设计上也应是千变万化,以适应角色创造的要求。同样属于静的形相,可以是“静中有动,寓动于静”,也可以是“动中有静,寓静于动”。话剧《于无声处》第四幕,当梅林发觉自己的病已经是不治之症后,叫儿子取来要交给党的九年党费,见欧阳、何芸、何为都很难过的样子,她挺立着鼓励年青的一代,要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她回顾自己的一生,十六岁参加革命,十八岁入党,经历了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这时,演员向舞台右前方庄重地走动了几步,一边感慨非常地说:“回首平生无憾事,只恨不能……”,一边轻微地摇一摇白发苍苍的头。这样就从缓慢的步态和轻微的摇头中,突出了梅林这个“久经考验,饱经风霜,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革命老干部的精神境界。这种“寓静于动,动中有静”的形相姿态,仍然属于静态的,是几个富于表现力的造型的组合,动的效果赋予梅林以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那种革命气概。

(摘自钱英郁:《演技七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24-25页)

动与静是事物存在的两种状态。表演过程也是这两种状态的结合。动与静在表演中的有机统一,反映了状态、变化、发展三者的密切关系。

那么,状态、变化、发展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任何事物都以一定的状态而表现出来,而事物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但事物和运动无非是事物状态的改变。

  “运动”范畴和“变化”范畴是同一序列的。世界上的运动或变化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由同一实体的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过渡,二是由一种实体状态转化为另一种实体状态。显然,运动或变化包括这两种类型的状态改变。而且这种状态的过渡和转化并没有方向性,也就是说,事物状态的任何改变都标志着事物发生了变化。在前一种变化情况下,事物保持着质的稳定性,只是某些存在特征被新的存在特征所取代罢了。而在后一种变化的情况下,事物的质态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它实质上标志着事物已由一种质态转化为另一种质态。

  发展是状态的变化,但事物状态的变化有两种相反的方向,一是由简单的、低级的状态到复杂的、高级的状态变化;二是由复杂的、高级的状态向简单的、低级的状态转化。前者是进步,后者是退步。进步和退步是两种不可逆的相反变化方向。发展是质变,但它仅仅是进步性的质变,所以,发展被看成是事物状态的进步。无论是在同一实体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还是在一种事物的质态向 另一种事物的质态转化的情况下,只要是进步性的状态变化,都被看成是发展。

  发展标志着否定旧的状态,否定过去的存在方式或存在形式,代之以新的更高级的状态。

  状态的变化既可以是在保持系统元素的相互联系的稳定性和有序性的情况下的系统特征的改变(实体保持不变),也可以是一种客体或一个事物转化为另一种客体或另一个事物(实体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必须把状态与客体、事物、实体等范畴区分开。而不能将它们等同起来,相反,状态正需要事物、实体、客体作为自己的载体,而事物、实体也必须以特定的状态而表现为具体的存在样式。这也就是说,状态是事物存在的具体方式,但状态不是事物本身。

  在特定的空间里系统的状态存在或变化的时间持续性就是过程。从状态与事物、与发展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过程的范畴无非是系统状态的持续或者状态变化的时间延续性。所以,过程包括事物状态存在的过程和状态变化的过程两个方面,但过程跟状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任何过程都是指事物的状态存在或变化的过程,系统的状态存在的时间长短,其状态变化的时间延续性都决定着事物的过程长短。

  事物的状态主要包括内部状态和外部状态两方面。事物的内部状态是事物内部结构、组织的特征,而外部状态是系统的各种外部表现样式,如颜色、形状等等。事物状态的变化可能仅仅是外部特征的变化,也可能是内部状态发生变化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但是发展更主要的是体现为事物内部状态的进步性变化。事物外部状态的上升性变化趋势也标志着事物的发展和进步,但它没有引起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所以,发展不仅仅是系统的发展,而且发展也是系统本身的组织复杂化、结构进化的结果。任何变化最终都会归结为改造、变革系统的结构和组织,这就是为发展提供条件。由事物状态的变化引起事物状态的发展,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发展又可以区分为事物状态的不显著进步和显著进步两种类型。相比之下,在辩证法看来,事物状态的显著进步是事物状态变化的基本趋势(发展)。

  事物状态的变化,发展不是任臆的,它总要依赖于一定的条件。所谓条件就是使事物的某种状态存在或发生变化的各种联系因素。任何条件都是具体的。因此,它总要与事物变化、发展的特定阶段相联系,即条件总是事物处于某种状态必须的前提。事物状态的变化、发展因条件而发生。这里可以区分出以下几种情形:

  (1)在同一空间,不同时间条件下,事物的状态会发生变化。例如,一块铁固定在某一地方,由于时间的延续,它会生锈。

  (2)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条件下,事物的状态完全两样。例如,人在游泳池里穿游泳衣显得非常自然、合理,但如果在大街上穿游泳衣,就会引起完全相反的心理状态。

  (3)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和条件下,事物的面貌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例如,一块灼热的铁放进一桶水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可观察到这块铁(我们所研究的系统)和这桶水(它的外界)的状态都发生了变化。

  (4)即使在同样的时间、空间条件下,由于外界作用的不同,事物也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例如,同样的土壤,同时播种的桩稼,由于吸收养料,阳光照射的多少不同,它们会生长得参差不齐。

总之,不同的条件使系统有不同的状态特征。事物之所以千变万化,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就是因为系统存在的各种条件在发生变化。条件的变化与系统相互作用,从而导致系统状态改变。

归结起来改变系统状态的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

  (1)系统自己改变自己的状态。当系统处于“非平衡态”(广义上)时,系统自身有一种自我变化的能力,这时,由于系统内部诸元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而导致系统状态的变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与上层建筑的各种矛盾都是靠社会主义制度自身来解决的。事实上,世界上许多事物都有很强的自我再生能力,它们靠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而改变自己的存在状态,从而以各种各样的具体样式显现出来。

  (2)外界的作用改变系统的状态。当系统处于平衡态(广义上讲),系统不能自己改变自己的状态,需要外界对系统施加作用与影响。这种作用是双向的。由于系统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就必然会改变状态,当然也会改变外界环境的状态。任何系统都离不开特定的外界条件,绝对孤立的系统是不存在的,只是有时候,由于外界的作用非常小,我们把它看成近似孤立系统罢了。外界作为系统的外部条件,必然与系统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的结果必然使系统改变自身的存在状态。外界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机械的相互作用,第二类是系统与外界的相互能量传递,第三类是系统与外界之间发生物质交换。

  (3)外界作用与系统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引起事物的状态变化。有些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既需要内部推动力,又需要外部原因,它们共同促成和加速事物状态的变化。

总而言之,事物(系统)的状态是不断变化的,其变化的总趋势是进步,是发展。而变化、发展又需要一定的条件,在条件的改变下,使系统状态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象,而改变事物状态的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研究事物的种种状态,最终是为了控制它的状态的变化,有效地制止不利状态的产生,促成和加速有利状态的出现。

-----------------------
本文已经公开发表,参见胡建、何云峰、魏洪钟:《智者的沉思》,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用纯粹的想象来填补现实的空白”——古希..
下一篇: 物态奇观——事物与状态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