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0年9月11日的《上海计算机报》的第7版上有这样一则网上故事:
我想我一定是发疯了,只有笨蛋才会在八月十五不去跟朋友蹦的,傻里傻气地在家里泡网。爸妈要出门,临了唠唠叨叨半天,怕我一个人呆在家里不乐意,因为今天是八月十五。其实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每年都有八月十五,而且年年都要吃难吃的月饼。
爸妈一出门,我直奔天涯聊天室,见到了她。
她说:你Y来了。
我说:我就盼着跟你一块儿在网上看月亮呢。
她说:尽套瓷。
我说:嘿嘿。
我对她说我在外地打工,孤独得要死,特别想家,尤其怀念学生时代。
她说她也一个人在外地打工,寂寞得要命,她说她的老板老是对她不怀好意。(电视剧中的情节几乎都被她赶上了)
她整整比我大了8岁,我却是个17岁的中学生。
你要问我们是怎么认识的,网上认识的朋友都大同小异,不是在聊天室,就是在BBS站,我们也逃不出孙悟空的72变。我从许多不知名的站点拷一些狗屁文章过来,随便改几个字,再签上自己的名字贴出来我们就认识了。嗯,这听上去有些不太道德,可你知道的,只要在BBS站发些个酸不拉叽的文字,就会有些傻姑娘对你崇拜的要命。
我想我一定是哪根筋没转过来,我对她说学生年代的确是个顶呱呱的年代,但是我恨透了学习。
她一声不吭的听完我的这些个废话。她说她也一点都不喜欢读书,她的爸妈也明白她根本不是块考大学的料,可总是装出副对她信心百倍的样子,害得她也只好做出个踌躇满志的模样。
我说:我他妈的恨死这些事了。
她说:我也他妈的烦透了。
其实我在网下是不说粗话的,可这个聊天室里说话非得痞里痞气不可,不然就跟个小孩子似的。
聊起天来时间总是过得飞快,爸妈就要回家了。你知道的,在爸妈的眼里你这辈子休想长大。
我正准备向她捏造一个理由下线,你知道的,一个27岁在外地打工的男子汉不可能突然冒出个爸妈监督他准时睡觉。
我绞尽脑汁想了老半天也没想出来,我突然觉得这一切都没劲透了。
我跟她说,其实天涯聊天室也假透了,故意装出流氓的样子来打击装纯情的家伙。我还说,其实我连今天月亮是方的还是扁的都不知道,刚才我说去看月亮其实只上了趟厕所。她可真是个好姑娘,她说其实她才不在乎今天有没有云彩。
我想我一定是傻得冒泡,我跟她说,其实我没在外地打工,就住在家里。
她说她也是。我说其实是爸妈要回家了我才下线的。
她说她也是。她可真是个好姑娘。
我说,老实说,我还是个学生,只有17岁。
敲完这句话后,她半天都没动静。我连肠子都快悔断了,恨不得把那双在键盘上敲字的爪子剁下来,扔出窗外,再把自己撞死在墙上。她的的确确是个了不起的好姑娘,难道不是吗?
她说:我也是。
以上是一篇关于网络之恋的一篇小说。在电脑走入寻常人家,网上交往已不再是神话的年代。网络为人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网络世界里,人们摆脱了自己在社会上受到的各种羁绊,摆脱了自己的社会定位。人们之间的交往,超越了年龄、性别、学历、社会地位和地理位置的界限。人与人之间在网上的交往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和“自由”。在网上人们完全可以自己选择的虚拟面目出现。80岁的老翁在网上成了16岁的花季少年或18岁的妙龄少女。生活中的丑八怪在网络世界中却成了潇洒的白马王子。因此虽然每个上网的人是实实在在的人,而由这些实实在在的人创造的网上世界却完全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虚幻的世界。任何迷恋于网络世界的人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
在2000年9月18日的《电脑报》就有这样一些关于网络陷阱的消息:
在武汉市41中有位初一学生袁某,在网上迷上了一位网友,有一日她瞒着父母去约见网友,一去之后就下落不明。据失踪的女生袁某的父亲介绍。放暑假后,他的女儿开始迷上网上聊天,经常在网吧上网到深更半夜才回家。她的抽屉里有20多张卡片,每一张上都记满了网友的通讯方式。一天晚上,她瞒着父母,一个人人汉口跑到武昌的关山去与网友见面,直到凌晨才回家。为此她挨了父亲一顿打。为了限制女儿外出上网聊天,袁某的父亲上班后就将女儿反锁在家里,可是在7月27日傍晚6时30分左右,袁某寻机从家中溜走。第三天,袁某的母亲接到了一个操广东口音普通话的男子打来的电话,说找袁某。当得知袁某不在家时,那男子说了句“刚才还在我身边,怎么突然就不见了”,便挂上了电话。据袁某的父亲分析,那男子可能是她女儿的网友。
在武汉市还有一位名叫梅子的女中学生被网友骗到住处奸污了。梅子遭强暴后自杀未遂。后来罪犯被抓获归案。
据一位上高一的16岁的少女说,放暑假后她经常去网吧聊天,认识了不少网友,在网上聊得很开心,常常一聊就是几个小时。有一个星期,她一下约见了3位网友,一位是在校大学生,一位是社会青年,还有一位是已婚男子。已婚男子约她去他家见面,她就去了。问她怕不怕,她说开始有点怕,后来还是经不住好奇心的诱惑去了,见了面很失望,聊了一会儿她就走了。她说那个网友在网上说他虽然长得又高又瘦,却很英俊潇洒,而且在网上聊天时也很幽默风趣,可是见了面却见那人又矮又胖,连话都说不利索。
从以上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到,网络世界是一个和我们每日所处的生活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网络世界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虚拟性。虽然在网络的后面,在网上的每一台计算机前都是活生生的人。网上的每一个信息,无论是真是假,都是人的创造。但是由于网络的隐秘性和远程性,在网络世界中,人们完全脱离了社会的角色控制。大家知道,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被社会赋予一定的社会角色。我们的行为则受到相应的社会角色的规范。教师有教师的行为规范。学生有学生的行为规范。家长有家长的行为规范。领导有领导的行为规范。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为规范。在网络中,人们端坐在计算机前,通过计算机的远程登录(大多数是匿名登录),在网上几乎谁也不知谁的真实身份,不知对方的性别,不知对方的年龄,不知对方职业,也不知对方实际上现在何处,如此等等。正因为如此,人们在网上也就摆脱了自己的社会角色的羁绊。人们不再会担心说谎受到惩罚或担心自己的某些行为会引起对自己不良的后果。人们在网上享受着脱离了社会控制的刺激和由此而来的喜悦。而且在没有社会约束的条件下,人的心理也会出现某种程度的变态。
现在南极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不是陌生的地方。虽然我们没有去过南极,但是各种各样的关于南极考察的消息、报告已经让人目不暇接。然而就在这些消息中有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正好说明了人在失去社会控制下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众所周知,能去南极考察的人都不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都是上层社会中的绅士。然而据报导,在某些西方国家的考察营地里,一些有名的科学家却在失去社会控制的环境中发生了心理变态。有的偷偷地给异性写一些充满了下流话的纸条;有的公开对异性说些不堪入耳的话;更有甚者对异性进行性骚扰。这些事例说明了如果人失去社会控制会怎么样。同样的道理也可用来分析网络世界。
网络世界是一个隐去了人的社会性的虚拟世界。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人是物质世界中的社会存在。一个人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中扮演着多重社会角色。在这个舞台上每个人都必须遵守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规范。这种规范一般是通过社会道德评价的褒贬和法律的强制来实行的。例如一个人在家庭,在父母面前扮演子女的角色,在子女面前扮演父母的角色。在家中扮演的是家庭成员的角色,在社会则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扮演领导或被领导的角色。在中国家庭中,子女的规范是孝敬父母、赡养老人。而父母的规范是养育、教育子女、母慈父严。在工作单位,领导的规范是廉洁奉公、对下级公平、公正。而被领导的规范是努力工作、完成本职任务。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规范时,他就可能受到社会的谴责或者惩罚。
然而在虚拟世界中人们把自己的社会角色连同其规范留在了计算机外。虽然现在关于网络的规范和立法正在不断的完善,但是这并不能改变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人们依然可以以自己愿意或者喜欢的虚拟面目进入网络世界。
其次网络世界的另一特性就是交互性。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世界的交互性越来越强。正是这种网络世界的交互性,使得它成为虚拟的世界,使得网民们以虚拟的面目通过网络联系在一起。网络世界不像书本中的信息世界,静静地让人阅读、领会、欣赏。不管读者是谁,书本中的世界依然故我。人们在网络世界中既可以像在书本中那样去寻找、浏览所需信息,又可以在网上世界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相互影响、相互发生作用。虽然上网者也许相隔千山万水,彼此从未谋面,甚至不知对方的真实身份,但可以像恋人那样相互交流情感、像朋友那样建立友谊。
最后,网络世界是一个极其丰富的信息世界。从天文到地理,从科学到文学,从理论到商品,从严肃的学问到休闲的调侃,甚至到一些低级趣味……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也许不应有的也有。初上网者往往被网上的丰富信息冲击的无所适从。因此我们要学会如何充分利用网上信息,同时要避免那些不良影响。
-----------------------
本文已经公开发表,参见胡建、何云峰、魏洪钟:《智者的沉思》,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12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