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有个名字叫杨修的,是魏国的丞相门下的掌库主簿。此人博学能言,智识过人。然而他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曹操造了一座花园。花园落成时曹操过去观看。观看之后不声不响,只在门上用笔写了一个“活”字就走开了。人们都不知曹操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曹操当时位居丞相,掌握着朝廷的大权,处于“挟天子以令诸候”地位。谁要是不小心得罪了他,那可是掉脑袋的事。那些工匠和工程管理者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正好杨修从此路过。杨修一看,笑道:“门里加一个活字,不就是阔字吗?丞相的意思是嫌门太宽了。”工匠们豁然开朗,于是拆掉围墙重建,并把门相应改小。改造完后又请曹操再次观看。曹操看后大喜。问道:“谁知吾意?”左右连忙说道:“杨修!”曹操虽然口中称赞杨修,但心中对杨修十分忌恨。
有一天塞北有人给曹操送来了一盒酥饼。曹操十分高兴,信手提笔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杨修进来看见后,就用匙和大家一人一口把酥饼给分吃了。曹操发现后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丞相盒上明明写了“一人一口酥”,因为不敢违背丞相的命令,故与人一人一口食之。原来古代汉字是竖写的。曹操随手把“盒”字错写成了“合”字,竖着连起来看竟成了“一人一口酥”。让杨修钻了空子。曹操虽然面上微笑,但心中对杨修已十分憎恨。 有一次曹操领兵讨伐刘备。出师不利,屡战不能取胜。退兵又恐遭人耻笑。欲进不能,欲退不愿。正在进退维谷,心中犹豫不决之际,厨师送来了一碗鸡汤,曹操见汤中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正巧此时手下门将夏候惇进来问夜间的口令。曹操随口答道:“ 鸡肋!鸡肋!”于是夏候惇将口令传了下去。杨修一听这口令,就令手下军士打点行装,准备归程。有人报知夏候惇,夏候惇大吃一惊。连忙把杨修召进帐中。问他为什么收拾行装。杨修答道:“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夏候惇连忙说道:“公真魏王之肺腑也!”也动手收拾行装。于是寨中诸将都纷纷准备归计。当夜曹操心乱,不能稳睡,就手持钢斧,绕塞私行。只见夏候惇寨内军士正在准备行装。曹操大吃一惊,急忙回帐召来夏候惇询问。夏候惇说是主簿杨修预先猜到了曹操的欲归之意。曹操立即将杨修叫出询问,杨修以鸡肋的意思作了回答。曹操一听大怒:“你怎敢造谣,乱我军心!”喝刀斧手推出斩首,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杨修一生聪明,却因聪明送了自己性命。 从上述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语言、文字是一种表征含义的符号。不同的文字有不同的含义,相同的文字在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含义。在上述故事中,“门里一活字”、“一合酥”和“鸡肋”都有各自隐含的含义,为智力超群者杨修所领悟。 那么上述故事有什么哲学意义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世界是由物质和精神组成的,或者说在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那里,世界可以分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精神,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由物质派生的。唯心主义认为精神决定物质,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由精神派生的。总之,他们都把世界一分为二,分为世界一和世界二,一为物质世界,一为精神世界。长期以来哲学家们一直在这种两分世界的思维模式中思维。在二十世纪哲学家波普提出了世界三的说法。他认为,书本中字里行间的思想不同于精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文字表达的思想被文字客观地固定在书本上。只要文字不变,文字表达的思想也不会变。但是文字不能等同于文字所表达的思想。例如英语单词是由26个字母组成的。现在让一个人认识26个字母,这是不难的事情。但是学会了26个字母并无法懂得由于字母的多少和排列顺序的不同而组成的不同的英语词汇。书本上的字其实就是用油墨印上去的字母,它和书本一样,是一种物质的客观存在。不管是谁,不管他是否懂得英语,只要他看到这书,打开书本,就能看到这些字母。但是书中的思想不同于这些思想的载体本身。思想不能仅仅被看着字母的集合,因为仅仅认识字母的人是无法读懂书中的思想的。因此在字里行间的思想又依赖于阅读书籍的主体。只有懂得英语的人才能懂得英语字母构成的词汇的含义,只有具备了某种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才能理解在特定条件下不同词汇构成的句子和文章的意义。因此在书本上字里行间的思想又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生活在远古时代的人们在兽骨上、毛皮上和石壁上刻下了在他们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代表一定含义的图画,虽然时隔千年万年,作为物质存在的刻痕依然存在,但隐含在这些图形中的含义对后人来说却成了天书,需要专业人员进行专门研究才能解读。这是因为时过境迁,人们用以表达思想的工具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些图画并非一堆毫无意义的乱码,只要经过专业人员的解读,图中的含义依然能够跃然而出,为世人所了解。 因此,用字词表达的思想,在波普看来,既不能归于如物质载体(印书的纸张、墨迹)所属的物质世界,也不能归结于像意识所属的纯粹的精神世界。波普把它们归结为完全不同于物质世界,也不同于精神世界的世界三。因为书的思想既具有和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它既不能完全等同于主观的精神,又不能完全等同于客观的物质。在些波普实际上是提出了世界的三分法。他突破了传统的所谓的一元论的立场,试图从长期以来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中走出一条新路。现在还难以判断波普是否成功。但不管如何,波普的世界三的提法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两分法的一元论确实提出了挑战。 ----------------------- 本文已经公开发表,参见胡建、何云峰、魏洪钟:《智者的沉思》,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