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好汉网主 好汉网主
王毅青:从公共关系学的角度来看危机处理
时间:2008/6/1 0:01:25,点击:0

 
首先清楚地说明你并不了解全部情况,然后迅速将你知道的说出去。你的目的是正确对待、迅速处理、公布消息,最后将问题解决。你一定要懂得,问题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自行得到改善。                     ——沃伦巴菲特                                                                                                                                 
我们总有种本能:面对出现的意外或者是危机,采取回避的态度。总抱有“我惹不起,我还躲的起”的心态。这种消极的心态会恶化事态,把事情往反方向推。从公共关系的角度上看,首先我们应提前预防危机的出现;其次危机出现了,运用正确的方法控制事态的发展,凭借媒体等方式挽救企业的形象;最后总结发生危机的过程,制定系统的方案,以便以后再出现同样的情况。沃伦巴菲特的话语就说明了这个道理。以下是两大公司面对相似的危机所采取的截然不同的措施:
 2004年12月1日,一条爆炸性的新闻在各种媒体传播开来:在香港廉政公署11月30日代号为“虎山行”的行动中,创维集团的“掌门人”张宏生涉嫌金融诈骗被拘捕。同年12月17日,作为传播速度最为快捷的网络媒体又报“冷门”:国内乳业巨头伊利集团老总郑俊怀等多名高管因挪用公款问题被检察院带走接受检查。创维、伊利各有所想,各有所为,并围绕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及趋向,随后采取了相应的公关策略,但方式和方法不同,所得结果让人回味和深思。相比于创维的危机处理策略,伊利就显得略逊一筹。
首先,从对媒体的态度上,不断强化公众“黄宏生≠创维”的观念,并通过媒体向外传达黄宏生并不参与创维日常管理的信息。创维更是果断“丢车保帅”,让黄宏生承担起责任,相反,伊利采取了“躲藏”和“回避”的方式,而且伊利高层也拒绝采访,这种欲弥益彰的公关方式更加挑起了人的“胃口”和“好奇心”,从而使事态向着不利于伊利的方向深层发展,“受传媒影响,伊利股份开盘即跌停”。其次,企业公关反应迟缓,错失公关“佳期”。公众就会用想像来填满所有的疑问,必定生出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我觉得在整个事件中,创维都能及时召开媒体见面会或新闻发布会,将真相及事件进展状况告知公众,从而最大限度地遏制了谣言,从风波的阴影中继续保持品牌形象。而伊利正是走错了这步。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以社会公共关系活动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边缘性交叉学科。这门学重点研究一个组织机构如何通过有效的公共关系活动,改善自己的公共关系状态,获得公众的好感和合作,从而顺利地实现组织的目标。所谓“危机”是指那些突然发生的、危及生命财产的重大事件。这些危机不仅给组织造成了人财物的损失,而且会严重损坏组织形象,使组织陷入困境。所以,我们更应及时转化危机。
危机处理的第一步是正确认识危机,这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往往因为无法正确认识危机,导致在处理上产生极大的误差,徒然扩大损失,增加处理成本。处顺境,易为眼前的利益和局部的胜利所迷惑。“居安思危”是一条古训。现在看来更具有警醒的作用。随着危机的进展,一旦在时间上失去控制,各种不可测因素也会随之增加,通常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即便是一个原本与危机并不相关的事件也会被公众认为是危机的原因。危机一旦爆发,不仅能导致市场秩序失衡,还会带来人们的心理压力、心理紧张乃至心理危机。此时人们缺少安全感,缺乏人际信任,群体意识极易呈现亢奋情绪状态,公众批判能力下降,相互影响感染的程度增强。此时往往会引起公众和新闻媒体关注,组织如果不能迅速查明真相,或是正常的传播渠道不畅,没有人站出来发布信息,就会造成危机传播中的信息真空,流言就成了人们传播信息的方式。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两条在行业不亚于“晴天霹雳”的新闻,一经渲染,在传媒及业界立刻掀起了巨大的冲击波,一时间,怒斥指责者有之,摇头叹惜者有之。各种消息交相呼应,给岁尾年末又增添了丝丝难以咀嚼的“谈资”。 统一口径,回应公众。这点尤其重要。“每一次危机的本身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公关的精髓。”危机处理策划的最高境界莫过于行云流水,讲究自如。
先来看一下公共关系的定义:它可促进个人与个人、团体与团体、团体与个人及区域与个人间的协调与沟通;公共关系是建立在善意依赖的基础上,达成社会与人群合为一体的互动目标;公共关系不只是宣传,也是一种管理职能,它要负责测验大众的意见,使企业政策符合公众的利益。因此运用公共关系的原理来解决企业的危机,我觉得很有用。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现实中可能只是个天方夜谭。每个企业、社会团体都有这样那样的软档,如何扬长避短这是一门学问。想起上课的时候说起的一个例子。上师大西部教学楼比较破旧,尤其是女厕,相当简陋。相传有色狼混进女厕偷窥,后来学校就在女厕内装了报警按纽。以后在有同样情况出现,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报警。这个报警系统装的相当及时。此举成功地化解了突发危机。就算有类似的事件,学校所要承担的责任就可以少掉很多了。针对突如其来的企业危机, 应遵循以下5条规则(说起来容易,真的要做到临危不惧可就难了。)
1、高度重视,高层躬亲,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不能任其发展  。
2、及时反应,即时处理,不能拖拖拉拉,贻误战机; 
3、高瞻远瞩,顾全大局,不能斤斤计较,因小失大;  
4、合理合法,有取有舍,不能以非抑非,无视国法;  
5、亡羊补牢,整顿提高,不能伤好忘痛,一犯再犯;
前面说了一大串企业的危机处理,我觉得很多原理可以拿来为别的方面多用。就拿教育来说,每个老师在任课期间总会有低潮期。传统社会给予教师的社会形象评价可以概括为:文化学识最渊博,道德观念最正统,行为规范最完美和物质生活最清贫。或许十年以后,我会困惑于科研,职称,与学生、学生家长、学校的关系上。此时,危机似乎无处不在。分数似乎成了一把衡量一切教学活动的尺子。分数与能力挂钩,分数与职称挂钩,分数与工资挂钩等等。我们明知道,这一切都不合理,却都还在直接或者间接成为它的执行者。教学是一个双向性的活动,不是说你灌输多少,学生就接受多少。而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并且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是不是可以放点学生感兴趣的、与教材知识相关的内容?是不是改变教学的理念?焦虑感、挫折感随时可见。俗话说:“教学无法,教有定法,贵在得法。” 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合理的调节情绪,融洽师生间关系,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是度过危机的一幅良药。经历了风雨,我们不一定会见到彩虹,但至少晴空万里,摆脱了惨淡乌云。这就我面对我个人危机时的第一反映。

http://www.klchw.com
http://www.plconsul.com
http://cuizisan.blog.china.alibaba.com
《公共关系学》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朱蓉蓉:如何成为卓越公关人
下一篇: 顾雪竹:大学生与公共关系礼仪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