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好汉网主 好汉网主
徐璟:公共关系——联系的纽带
时间:2008/5/31 23:25:10,点击:0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据联合国新闻中心发布的消息,联合国的新闻部和公共关系联盟特别表扬了上海在申办2007年特别奥运会时的出色的公共宣传,评委委员会一致认为,中国有关方面在宣传让残障人士参与体育运动以及给予他们更多机会方面取得了优秀成绩,据悉联合国副秘书长鲁尔将向上海颁奖。
看完这则新闻,给我最深的感触是——
上海能够以自身的宣传和实际行为在国际上赢得尊重和称赞感到非常骄傲,一方面是因为广大工作者们的辛勤劳动,另一方面,我觉得我国的公共关系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因此上海的公共关系工作部门在其中起到了决定的作用,他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出色的能力,帮助上海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自身的工作能力和丰硕成果。我国公共关系的理念向着国际化发展;所运用的技术和方法也日趋国际化;公共关系职业化程度日益提升并与国际接轨。
我认为——公共关系是一根多方联系间的有力纽带,他可以起到采集信息、咨询建议、传播沟通、协调关系、教育引导等等作用,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得到很大程度的重视。
在学习完何云峰教授的《公共关系学》教程后,我更进一步地认为——
现在我们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建设正在快速、健康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公共关系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
例如:企业利用公共关系来促进企业的发展;政府部门逐渐认识在政府职能转变后,公共关系也可以成为实施政策的重要辅助手段。社会各方面对于公共关系的需求正在与日俱增,中国的公共关系业迎来了繁荣与发展的最好时期。
在学习了《公共关系》这门课程后,我知道了很多有关公共关系更加专业的知识,对公共关系的基本涵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为取得与其特定公众的双向沟通和精诚合作而进行的遵循一定行为规范和准则的传播活动。这个定义包括了五层意思:
第一,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与其特定公众之间的关系,其中社会组织是主体,其特定公众是客体;第二,公共关系的过程是一种传播活动;第三,这种传播活动必须达到双向沟通;第四,公共关系主体是一个自觉控制系统,它必须有自己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第五,公共关系有明确的目的性,其目的是取得自己与公众的精诚合作,以利社会组织在公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并获得与公众一致的共同利益。
另外,何云峰教授通过很多深刻、形象的事例告诉我们,公共关系拥有以下的六个方面的职能,分别是:采集信息的职能;提供咨询的职能;参与决策的职能;协调沟通的职能;指导全员公关的职能;策划专题活动的职能。公共关系的作用也是不能小觑的,它有着监测、凝聚、调节以及应变等诸多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成功地申办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2010年界博览会后,公共关系在促进我国同世界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合作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奥运会是怎么来的呢?传说中的奥运会是众神之王宙斯的儿子大力神赫拉克雷斯与其弟兄们发生争执,为了了断争端而在奥林匹斯山比武较量,这是古代奥运会的开始。后来英雄克库洛希打败伊利斯王奥格亚斯后,为了庆祝胜利而举行了盛大的体育大会,由此而演变成一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无论奥运会的真正渊源是什么,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和平与友谊,祈求神灵的保佑。
就拿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为例,让我们来看看公共关系对于2008年举办的北京奥运会的有着哪些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觉得,良好的公共关系是举办一届成功奥运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北京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申办促发展,以发展助申办"的方针,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市容管理、新闻宣传等七个方面提出了40多项与申奥直接相关的任务,并逐项加以落实,大大加快首都各项建设的步伐,使群众亲身感受到申办带来的巨大变化,支持申办奥运的热情更高了。所以,就更加需要明确公关工作的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充分展示自身的独特优势,多方面、多渠道、多角度地开展工作,努力争取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
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国际体育盛会。奥运会不仅为主办城市和国家全面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契机和动力,也为其有效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和宣传的窗口。
正因为有90%以上北京市民的坚定支持,北京在五个候选城市中,一直雄踞民众支持率之首。我们在申办奥运时公共关系都做的如此之好,举办奥运会就可想而知了。我从一些有关的数据资料中了解——2000年,美国2690万出境游客中,只有3%赴中国旅游。每1% 的美国人口中,只有0.03 个人去中国旅游,与加拿大每1% 的人口中有0.07 个人去中国旅游相比,少了一半。所有境外赴中国旅游者的人均花费仅551美元,而美国旅游者的人均花费为1300美元,所以吸引和增加西方旅游人数,尤其是美国旅游者将显著提高中国旅游总收入。
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在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将第29届奥运会举办权交给北京的时候,举国沸腾,全国人民都在为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欢呼!这座著名的文化古都,吸引了世界更多的关注。成功的举办了北京奥运会,肯定会给我国旅游业带来巨大的飞跃。2004年8月29日当我们从雅典接回奥运会会旗时,奥林匹克运动就正式进入“北京周期”,世界的目光将聚焦北京。
从此,全国上下都通过各种方式让全世界全方位的了解北京,树立一个“新北京、新奥运”的国际形象,我国政府也把她作为了2008北京奥运会公共关系的出发点,正在努力重视和加强媒体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媒体的传播作用,让世界了解和参与北京奥运会,这也是我们国家公共关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我从查到了信息中了解——2008年北京奥运会公共关系的战略目标是扩大中国和北京的国际影响,树立北京奥运会良好形象。希望通过富有成效的公共关系,使北京奥运会筹办和举办的全过程取得圆满的成功。借助奥运会的平台和品牌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和载体,努力增进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对北京的了解,提高中国和北京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北京奥运会将要以一个整体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将会最终营造出新北京、新奥运的形象。这些形象包括: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热爱奥林匹克运动的良好形象;改革开放全面进步的中国形象;开放的古都北京的国际大都市形象和务实高效,严谨科学的北京奥组委工作形象。
因此,在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过程中,公共关系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北京奥组委需要广泛参加国际交流合作,争取更多的国际友人来北京实地了解这里发生的巨大变化,吸引国际高水平的专家为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提供智力支持;重视与国际知名公共关系公司合作,注意吸收成功的公共关系经验;组织开展各种社会宣传活动,宣传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三大理念;普及奥林匹克知识,进一步吸引社会各界关注和参与北京奥运筹备工作。
记得之前电视媒体中报导过得:北京举办过的“雅典火炬传递”的活动中,在55.6公里的传递路线上,吸引了将近200多万北京市民的参与,这是一个很好的预热,它充分说明了北京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情,对办好北京奥运会的信心。
另外,信息发布是北京奥组委对外宣传,开展公共关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国内外新闻媒体,特别是有影响的主流媒体是北京奥组委开展公共关系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合作伙伴。按照国际惯例,为加强公众对北京奥组委工作的了解,增加北京奥运会筹备工作的透明度,北京将建立一个公共的信息发布平台,使北京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保持充分的知名度。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媒体是很庞大的,全国有2000多张报纸,9000多份杂志,上千家电台、电视台,覆盖了整个中华大地,国内媒体对奥运报道的热情很高涨,直接面对国内13亿观众,国内媒体是北京奥组委实现所有宣传目标的主要力量。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北京筹备和举办2008年奥运会更将是一个开放的过程,而怎样处理好公共关系将是一个更加重要的任务。在我国公共关系是一个新兴的行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关系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社会各界对公关业的理解和需求,也不断地增加。
那么我们能够为这些盛会做点什么呢?
微笑其实可以作为公关交际技巧中的一种,微笑是一种艺术,更是一门学问。
微笑能够调节情绪,有利于消除隔阂,积极的情绪能改变一个人的处世态度和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积极的情绪可以感染身边的人,创造出融洽和谐的气氛,感到温暖和愉快。,驱散忧郁和烦恼的心情,从而使公共关系的交际活动顺利进行,而消极的情绪则会另别人感到不安和窘迫,容易造成僵局的出现和对立。
微笑能得到对方好的回报。当你感谢对方时,如果伴以发自内心的微笑,那么会让对方感觉到你的谢意是双倍的,今后他会更愿意帮助你。据有关的科学家研究,当你面对一张笑脸时,同时那人又在向你道谢时,你的体内就会分泌一种快感荷尔蒙,消释了你紧张或者敌对的情绪,微笑还能有益健康。
我们要学会微笑,每天可以抽出点时间去笑,微笑牵涉到我们的文明素质、生活内容和节奏,也牵涉到民族性格和文化传统。微笑是内心的愉悦自然地流露在脸上,它是伪装不出来的。当然,笑在一般场合都是畅通无阻的通行证,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任何公共交际的场合都适用,因此,我们在运用微笑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场合。如:你在参加葬礼或追悼会时,你对悲痛欲绝的死者家属就不能笑脸相迎。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们,我们在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时也可以做出我们自己的一份贡献。比如:成为这些大型盛会的义务志愿者,利用自己的专长为她服务,用“微笑”这张名片展示中国青年的风采。

参考书目:
1.《公共关系学》  居延安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2.《公共关系教程》  陈观瑜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3.《公共关系词典》  袁世全著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3年版;
4.《公共关系学》  李兴国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5.《成功公关的22条黄金法则》  常烨著  华文出版社  2004年版;
6.《公共关系与现代礼仪》  宋常桐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7.《公共关系实务与礼仪》  张佑青著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2003年版。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冯益:人际关系中的礼仪
下一篇: 贺蓓:简谈公关语言艺术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