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教育很重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比如说中学都有戏剧课,人人参与表演。课堂上鼓励学生演讲,示范口语交流技巧和使用形体语言。中学和大学都有交流技巧课程,大学里设有求职辅导课程,有很多课目都是探讨交流技巧的。西方大学和中学都提倡学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意见,共同解答课题。中国的老师往往主张独立思考。独立思考虽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另一面就是造成了学生毕业后与人共事及沟通的能力有所不足,自己冥思苦想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有效率低的一面。
中国人在外面交流技巧欠缺经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常使用“但是”
不少人喜欢发表高论之前,先说“但是”,用来突出自己的位置,或以示观点与人有别,即使他说的与对方的意思接近或相同,好象“但是”成了口头语。交谈时过多使用“但是”,是缺乏语言交流技巧的表现。如果你去找工作,使用“但是”会让面试人员反感和不耐烦;在社交场合,“但是”使对方情绪受挫,气氛变得压抑呆板;主持人使用太多的“但是”,会令听众欲言又止。
我曾在移民局听见一位中国女学生与签证官谈话。每当签证官讲完,女学生一本正经地回答,几乎每句前都说BUT(但是)。签证官越来越急躁,最后忍不住打断她的话,说了句“NO BUT!”(没有但是)。
英语里,为了避免说“但是”,经常用更平和的替代词,如“我不这样认为”(I DON'T THINK),“换句话说”(IN OTHER WORDS),“可以这幺看”(PUT THIS WAY),
爱插话
有位KIWI老师问我:“为什么人有一张嘴,两个耳朵?”她看我在想,便答到:“因为上帝让我们多听少说。”在别人讲话时做一个好听众是美德,不仅表现教养和风度,而且不会错过有用的信息。
有些场合,插话是战术需要。如竞选时的辩论,政客们惯用插话来打乱和牵制对手的思路。打断对方发言又不失风度并非易事。如果你不喜欢太多的火药味,而想心平气和地交谈,插话就成了冒失蹩脚的行为。
我见过不少华人朋友在三俩小酌、多人聚会的场合时,有人能言善辩,油腔滑调,侃起来便滔滔不绝,很少听人家讲话。但听者则或出于不甘寂寞,或出于不同意意见,时常插嘴,慢慢就抬杠起来,最后往往不欢而散。这种意识上的单向交流令一些人养成了独断专行、固执偏激的霸王脾气,在社交和商业谈判中往往会表面上呈了一时的口舌之快,但实际上会吃亏。
相反我在新西兰出席私人聚会、商业宴会、或在酒吧里与当地朋友交流时,发现人们与熟人生人随意交谈,神情专注。他们谈的多是日常琐事,说的带劲,听的也仔细,极少见人插话,从不用话揶人。人们好象各个精通持续交谈的技巧,气氛轻松,无话不说,实际上交谈的持续性比谈话内容的趣味性和真实性更重要。西方的酒吧文化和PARTY,培养了他们能与不同背景的人很快聊在一起的能力。中国酒吧越开越多,但愿人们不只是学人家怎幺卖酒喝酒。
总说“不”、“不知道”
据我所知,国外游客在中国旅游学得最快的中国话是:不知道,没有。
常说“不”,“没有”,“不知道”,这不但表现语言交流技巧的贫乏,还会令这种语言缺少人情味,人之间变得冷漠无情,也将导致一个民族、一代人的思维懒惰。
英语里替代词有不少,如LET ME THINK(让我想想),SORRY, I CAN’T HELP YOU(对不起,我帮不到你),I CAN ASK MY FRIENDS(我可以问一下我的朋友),I DON’T THINK I AM A RIGHT PERSON TO ASK(我不认为你找对了人)。
对有权势的人说“不”需要胆量,候选人对选民说“不”需要格外谨慎;普通人之间说“不”则容易得多,但你不知道,他也不知道,大家好象都无脑,不求甚解、回避苟且之风将滋长思维的惰性。
无故贬低对方
有些人莫名其妙地贬低或挑剔别人,不知道是想取悦于人?还是取悦于己?比如:
同事穿新衣,便说:挺有型,但不适合我。
朋友买新房,便说:房子很大,如果有游泳池就好了。
同学购新车,便说:车子不错,我邻居的车好象更高级。
男友买礼物,便说:这幺贵的礼物,你有钱怎的?
朋友请吃饭,便说:菜上得真快,只是味道不怎幺样。
老公见老婆打扮,便说:满脸皱纹,谁看呀!
有人会说这幺讲直来直去,很诚实。但想一想,有多少人喜欢这种诚实?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这种诚实的挑剔没有实际意义。
木无表情,没反映,沉默不语
我曾帮不少新来的朋友办理银行手续,他们在我翻译的时候,表情严肃,沉默不语。我提醒他们,听懂了应该说好;人家讲完了,应该说谢谢。有的说:我最后会说。而到了最后,却又忘说了。人家倒很会解释:嗨,我心里说了。但有多少人喜欢别人默默地谢自己。有多少中国家长经常教子女说谢谢,却很少对子女说谢谢。子女会认为,说谢谢太谦卑。
目光斜视,心不在焉
我发现很多中国人与人握手或交谈,要幺目光他投,从头到尾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或两眼发呆、不聚焦,好象是怕人家看出心事,对话变成单向输出。眼神的交流不亚于口语的表达,人交谈时目光恍忽,是很失礼的,会让对方失望,
也许有人认为眼睛老盯着对方,可能令对方尴尬或拘谨,尤其面对异性。如果真为对方着想,你的目光可以适当的移动,移开的间隔不要过长,对视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如果你想用这种藐视和忽视对方的举动,来表示你对谈话内容没有兴趣,不能说是高明的想法。你会给人傲慢和不善交际的印象。
另外用偏词怪词,说话绝对(如最好,特差),或模棱两可(如还行,还可以),高声辩论,都是交流技巧差的表现。
有人说中国人含蓄,表达方式与西方不同。我不认为语言交流技巧有严格的种族和文化之分。语言交流的基本技巧是现代人类交往频繁的需要,是人类智能的表现。在古代,一个人的智能和口才,有时会改变国家的命运。现今出古代式的英雄的机会越来越少,人们更关注个人的成败。人们平时遇见的人形形色色,不同场合,不同目的,语言的应变能力更显得格外重要。
http://www.peacehall.com/news/gb/misc/2004/10/2004102804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