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本质和主流来说,就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与人民大众,为救亡图存、民族振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长时期伟大卓绝的斗争历程: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胜利斗争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把一个极其贫穷落后的旧中国逐步变革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活力的新中国的前进发展史。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基本发展主线。中华民族精神则是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与意志品格的集中体现和综合反映,它蕴涵着中华民族无限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和开拓力。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里,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涵养孕育而成的,它凝聚了先民们的无数心血和智慧,它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文化结晶。“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1本文拟在对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过程之中,如何紧扣中国近现代史的社会历史基本发展主线,在大学生中积极渗透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专题课程教学问题,作一个初步的探讨研究。 (一)坚持教育主导性,引导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点的认同,焕发民族自豪感 从1840年至1949年,为时一个多世纪,这是中国社会演变发展的一个极其特殊的历史时期,其中经历了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阶段,还经历了由近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在这一特殊的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演变时期,在教学中如何紧扣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历史主线,对大学生积极渗透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若干方面。 其一,解析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凸显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点 在“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有关的这一社会特殊历史发展阶段的教学中,笔者认为要注意重点讲清楚以下的历史基本点,因为这些历史基本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点即爱国主义精神深刻的、丰富的具体体现。 1.由于种种原因,从清王朝中期开始,中国开始落伍了,泱泱大国急剧地坠入了任由世界列强随意欺凌宰割的悲惨境地。1840年后,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扩张,由于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丧权辱国,由于旧中国的积贫积弱、国力落后,从而使中国逐渐地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这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历史紧要关头,在这一中国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中国民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点的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空前的迸发与高涨,其精神基本内容的体现则是不屈不挠、英勇奋斗、自强不息。 2.中国人民在对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中,逐渐地体会认识到:国家的贫穷与衰弱、民众的苦难与屈辱,都是同世界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欺凌、与中国封建主义的专制统治之间密切相关的。中国民众开始把反抗列强侵略与反对封建专制结合了起来,把捍卫民族自立自主与探索救国强国之路紧密地结合了起来,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点的民族精神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中华民族开始警醒了。 3.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了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1919年在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向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转变。而后于1921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进行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点的中华民族英勇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4.“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2在整个民主革命阶段,中国人民大众积极传承与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英勇奋斗的民族精神,历经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社会历史发展时期,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华民族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长期以来侵略者、剥削者统治、压迫、剥削中国广大人民大众的灾难历史,结束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任人宰割、受尽欺凌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开启了中华民族振兴、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新纪元。 其二,引导大学生充分认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点,焕发民族自豪感 在中国民主革命斗争历史期间,涌现出了谭嗣同、陈化成、秋瑾、赵三多、张自忠、蔡和森、夏明翰、林祥谦、方志敏、杨靖宇、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董存瑞等为代表的英勇的民族先烈;涌现出了林则徐、邓世昌、孙中山、张学良、宋庆龄、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为代表的杰出的民族英雄。在长期的革命斗争进程中,中华民族逐步地形成了虎门精神、三元里精神、黄花岗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这些精神共同锻造、发展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引导、激励和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自由而不懈地努力奋斗。这些优良传统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点的中华民族英勇奋斗精神的丰富体现,这些历史英雄人物、这些优良传统精神,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最生动、最丰富、最有力的思想武器,我们应当积极地、充分地运用这些重要的思想武器,对大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民族精神教育。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点是爱国主义,其基本内容所体现的是不屈不挠、英勇奋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这一历史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渗透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则应当注意引导大学生充分认同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点内容,坚持教育的主导性,不断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不断焕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尊心,让不屈不挠、英勇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大学生身上得到充分的继承和弘扬。 (二)强调教学针对性,深化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关键点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 从1949年至2000年,为时半个世纪,这是中国社会飞跃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其中经历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社会变革阶段,还经历了党的工作中心由政治斗争向经济建设转移的拨乱反正阶段。在这一重大的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转型时期,在教学中如何紧扣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历史主线,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渗透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若干方面。 其一,解析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凸显中华民族精神的关键点 在“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有关的这一社会历史曲折发展阶段的教学中,笔者认为要注意重点讲清楚以下的历史基本点,因为这些历史基本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关键点即求真务实精神深刻的、丰富的具体体现。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经过“一化三改”3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历史阶段。但是由于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经验,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了一些认识误区,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出现了“大跃进”、“彻底割除资本主义尾巴”等急于求成、盲目求纯的左倾错误。由于对当时世情、国情的政治情势做出的错误判断,最终导致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浩劫,搞乱了社会的经济与政治秩序,尤其是搞乱了人们的思想。文化大革命结束时,中国社会到处是一片“万马齐喑、百花凋零”的沉闷现象,迷信保守、思想僵化、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严重地束缚着人们的头脑,中华民族精神遭到了严重的扭曲,严重地压抑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这关键的历史时刻,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明智果断地结束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错误历史,彻底地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理论上、实践上的错误,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崭新局面。 2.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4作为积极传承与大力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代表,中国共产党积极地倡导、组织了在全国范围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思想大讨论,这是继五四运动后,中华民族的又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经过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中华民族终于走出了十年文革动乱的阴影,中华民族精神的关键点即求真务实的思想理念得到了恢复和确认,标志着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新阶段。 3.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总设计师,集中全党、全民族的智慧,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深刻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创立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则成了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新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集中体现。中国人民以中国社会发展新历史阶段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开始了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中华民族重振雄风、达到民族中兴的伟大事业,进行着新的长征。 4.中国共产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务实的重要理论,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形成了“三步走” 的国家发展战略,之后又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切都深刻体现了以求真务实精神为关键点的中华民族精神。也正是以求真务实精神为关键点的中华民族精神,激励并指引着中国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在二十世纪末,基本上实现了建设初级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完成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兴。 其二,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关键点,增强民族自信心 求真务实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内容。邓小平同志指出:“特别是科学;它本身就是实事求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是不允许弄虚作假的。”5科学探索在于求真,志在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奥秘,需要有一种根本的求真务实态度。科学知识是求实、求是、求真的结晶,它要求人们对客观的自然、社会现象、身边的具体事物保持好奇心和新鲜感,善于独立思考,有理有据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它要求人们立足于已有的知识,但又不局限于传统的理论框架,充分发挥理性探索精神和创造发明能力,解放思想,大胆地提出认识、解决问题的猜测性假说,并付诸于严格规范的科学实验和实践检验,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只有这样,科学才能不断地发展和突破。在当代,中华民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发展新时期。所以,要胜利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必须大力地确立和发扬求真务实的民族精神。 在以求真务实精神为关键点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指引下,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辛的探索,终于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建设发展之路。从姓“社”、姓“资”的思辨,到姓“公”、姓“私”的议论;从“计划”与“市场”辨证关系的深入思考,到改革、发展与稳定内在关系的理性思索;从安徽小岗村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广大农村的星火燎原,到深圳经济特区“效益就是生命”观念在全国的传播普及;从大连到广州的沿海大中城市的全面开放,到以上海为龙头、以重庆为龙尾的沿长江大中城市的全面开放;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建立,到环渤海经济区的建立发展;从上海浦东开发的决策,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等历史进程,都充分地体现了以求真务实精神为关键点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发扬光大,在创造奇迹。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的科学本质深入人心,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家喻户晓,以求真务实精神为关键点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播种、生根、开花、结果。在中国的这一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先后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小岗村精神、深圳精神、浦东精神、抗灾(抗非典、抗洪水、抗地震等)精神等崭新的精神财富,它们是在新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以求真务实精神为关键点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最新体现,其基本具体内容所体现的则是勤劳务实、理性思索和智慧求真的精神。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这一历史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渗透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则应当注意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关键点内容,不断激发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智慧心,让勤劳务实、理性思索和智慧求真的民族精神在大学生身上得到充分的继承和弘扬。 (三)注意视野开阔性,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拓展点的认识,奋发民族自强魂 从2001年至2049年,为时半个世纪,这是中国社会发展变革的一个极其重大的历史时期,在这一重大历史发展时期,我们要全面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发展目标,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腾飞,要实现几代中国人的强国梦。在这一重大的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变革时期,在教学中如何紧扣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历史主线,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渗透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笔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若干方面。 其一,解析历史发展的变革性,凸显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点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有关这一社会特殊历史变革阶段的教学中,笔者认为要注意重点讲清楚以下的历史基本点,因为这些历史基本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点即开拓创新精神深刻的、丰富的具体体现。 1.进入21世纪后,国际局势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与特点,世界的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文化多元化趋势方兴未艾,同时也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对世界各民族的发展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与新要求。21世纪的前半个世纪,将是中国社会继续发生深刻变革、中华民族实现复兴腾飞的关键时期。特别是最近一、二十年,对我国来说,则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应当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开拓创新精神是升华中华民族精神时代特色的重要内容。一个民族想要永远地走在时代文明的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科学思想的武装,就一刻也不能停止科学理性的思维。科学精神是科学思想形成和传播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而大众的科学意识和理性素质又是科学精神形成和培养的土壤和根基,大众科学意识和理性素质的高低,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精神及其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一个民族想要走在时代文明的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科学创新精神的武装,以开拓创新精神为重要内容的民族精神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条件,开拓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与繁荣的基本保证。 3.面对新世纪的新挑战,中国共产党表现出了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自觉性。在战胜各种困难和面对新的挑战中,我们党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将民族复兴的伟业一步步地推向前进。我党“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的提出,则是这一历史阶段以开拓创新为升华点的华民族精神的最新集中体现。 4.在“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的指导下,我党先后提出了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重要的科学理念。当前全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大精神的鼓舞下,传承和弘扬以开拓创新为升华点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其二,引导大学生深入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点,激励民族自强魂 开拓创新思想是新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创新思维方式是社会发展新时期的核心思维方式,这是由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决定的。在社会发展新时代,将知识和信息作为基本的生产要素,这必将推动人类主体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思维成果的创新性和思维活动的灵活性是开拓创新思维的根本内容,创新思维方式是思维主体寻求新的思维成果的动态新思维,是在客观需求的推动下,以新获得的信息和已经储存的知识为基础,综合地运用各种思维形态或者思维方法,创造出新观点、新形象、新办法与新思路,从而使认识或实践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在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上的确存在着一些不足,这也被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缓慢曲折过程所佐证。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6这充分说明了创新思维对国家进步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开拓创新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务实、智慧等民族精神的重要拓展和升华,也是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开拓创新为升华点的中华民族精神,其包含的基本内容是开拓进取、改革创新和标新立异精神。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特色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又是一个坚持与时俱进的伟大民族。在当代,面对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互动化和文化交融化的浪潮,面对着严峻的挑战与历史的机遇,中华民族在坚持传承和弘扬传统民族精神的同时,一定能够拓展民族精神的时代特色,进一步面向世界,坚持开拓创新的民族精神,不断地丰富、发展自己,中华民族的崛起与腾飞必定是指日可待的。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有关的重要社会历史变革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渗透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则应当注意引导大学生深入认识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点的内容,注意视野的开阔性,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强魂和民族奋发志,让开拓进取、改革创新和标新立异的民族精神在大学生身上得到充分的继承和弘扬。 纵观中国近现代史,中国人民大众继承和升华中华民族精神,为救亡图存、民族振兴而艰苦奋斗,至今经历了、并且正经历着三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传承英勇奋斗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为民族的独立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中华民族站起来了;焕发求真务实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为民族的小康中兴而努力奋斗,奋力拼搏,中华民族富起来了;升华开拓创新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也必然会乘风破浪,奋发图强,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强起来。当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我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而奋力拼搏。在对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则必须紧扣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基本发展主线,积极地渗透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要认真地指导大学生深入地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点、关键点和升华点,要切实地引导大学生自觉地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等中华民族精神的真谛;要积极地教育大学生必须认识到自己肩负着的历史重任,引导大学生要努力承担起中华民族精神传人的神圣职责,要让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这应当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极其重要的基本目标之一。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柳宗奎) 1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47页。 3 指的是社会主义工业化,以及对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3页。 5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7页。 6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7页。 摘自何云峰、苏令银主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科发展研究》,黄山书社2009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