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时间:2009/9/5 17:06:15,点击:0

摘自何云峰、苏令银主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科发展研究》,黄山书社2009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8年修订版(以下简称“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4门必修课之一。这门课程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强调综合性,要求教师从整体上把握和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一个突出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认识这个问题,对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及其学科建设,实施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

  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早在1997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时就已提出。2005年国务院、教育部发文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时,反复强调:无论从横向上还是从纵向上说,马克思主义都是一个发展着的整体。《〈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明确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2006年教育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纳入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招标课题。2007年4月,国务委员陈至立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颁奖大会上再次强调: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特点,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和总体安排,尽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体系1。为什么党中央、教育部十分强调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科学体系,这是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
  整体是事物存在发展的现实形态。整体性是处在普遍联系中的复杂事物及其内外层系统的现实特性。作为整体的事物和系统同其内部要素的关系是整体同部分的关系。整体与部分有着不同的性质、结构和功能;整体的性质、结构和功能是超越(大于)部分的更高层次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因此,“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就整个客观世界而言,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因而马克思主义也就必然具有整体性。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和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精髓体现在它的整体性之中,体现在它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的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也是全面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即使读了许多马恩的原著,也很难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表明,理论上马克思主义受到的伤害、马克思主义发展遭受的曲折,原因往往都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遭受了破坏有关。总之,认识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本性,是我们深入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前提。
  从学科体系设立的角度看,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重要特征和学科规定性,它不仅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而且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五个二级学科的有机联系上,五个二级学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形成与发展,是有机整体的统一。因此,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立足的关键和基础,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过去长期来,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专业(也称二级学科),分属于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马克思主义在学科和专业设置上的这种分散存在,使理论界习惯于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削弱或淡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意识和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整体建设。形成这种偏向的原因若从方法论上来看:首先,以往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分析方法,这种方法使我们获得了对马克思主义很多深刻的认识,从而在微观层面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然而,我们却忽视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综合研究,因而未能在整体上也把马克思主义向前推进一步。其次,我们以往对马克思主义研究大都停留在静态基础上,而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动态考察,这同样使我们未能获得对马克思主义的前后一致的理解。必须看到,较长时期以来,各种各样的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惯于用肢解的手法来毁坏马克思主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或淡化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整体意识。因此,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也是反对肢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今后,我们应该在研究方法上来一次变革,从分析研究过渡到综合研究,从静态研究过渡到动态研究,并把综合研究与分析研究、动态研究和静态研究结合起来,努力清除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障碍,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更符合整体性的要求。
  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的现实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中要着重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有机统一,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过程,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无论从横向上还是从纵向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是一个发展着的整体。作为揭示它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理论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必然是一个发展着的整体。这就要求理论研究本身也必须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从整体上综合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化马克思土义理论,就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有效地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
  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来看,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是十分必要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价值观体系,而不是一个中立的知识体系。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着力让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应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性,把着眼点放在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上面,决不能走知识灌输的路子。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由于多方面因素造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在很长时期是分而教之的。在教学的实践中,由于学生是从“三个组成部分”分别去理解,所以当问到学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又会出现不置可否的尴尬。当运用到实际中去的时候,以为马克思主义只讲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当代大学生有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愿望,也有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知识,但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和本质特征,往往缺少全面准确的把握。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准确地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要求。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有助于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避免和减少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片面性,从而大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二)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必须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是一个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及其属性等马克思主义观的根本问题,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前提。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认识的越深入,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把握才会越科学。过去长期来,思想理论界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没有统一的权威的定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事实上没有完全搞清楚。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界流行着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世界观体系。这是一个具有明显哲学特征的关于马克思主义本质的理解,它并没有包括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应用理论部分。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这种观点忽视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阐述。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人的解放学。这种观点没有反映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这个对于人的解放的决定性问题。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这个定义应该说是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和特征。但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完整性来说,这个定义缺乏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内容和哲学自然观基础,没有能够完整地揭示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和内容。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忽视了总体上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如果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全部基本实践的理论,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如果把“革命”所指仅限于无产阶级执政前以夺取政权为目的的活动,从而把马克思主义仅仅理解为关于这种活动的理论指导,就会为所谓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提供根据2。
  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确实可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其不同的定义,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给予不同的回答。但上述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种种理解没有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因而是不准确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要真正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是要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及其属性。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直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和实质,对其基本原理、基本特征的坚持起着决定性作用。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的不同回答,才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或是正确或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如人道马克思主义、民主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等等。
  胡锦涛总书记2003年在《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从理论特征、社会理想、政治立场和理论品质四个方面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及其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作了科学的概括3。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作为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以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就为依据的、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科学紧密联系,给予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的思想方法。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这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从而创建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二,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是要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崇高社会理想的确立,为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指明了奋斗的道路和前进方向,激励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创造条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第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是在广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和集中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第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既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发展的概括,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富于创造性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生动体现,而理论上的创新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也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人类要根据实践的变化,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认识过程。总之,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以上四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它从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高度,既对马克思主义是什么作了解答,也对马克思主义的性质作了阐释,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主要内容的整体性理解和把握,是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的分水岭和试金石,是我们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的指导思想4。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特征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首先是指马克思包括恩格斯本人的原初学说即马恩生前的著述,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特征上看,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首先集中地表现在这种原生的即作为创立者的马克思主义具有目的的唯一性。马克思本人是一个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他的所有理论都是指向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这种目的的唯一性,规定了这种学说的整体性质,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根本保证。这种规定在马克思主义内容上的表现就是实践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一种有机统一的关系。马克思本人从来没有写过一本系统的专业的哲学著作,他的哲学旨趣都指向改造现实社会;他的政治经济学考察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整体不合法性;他的社会主义学说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建立在无产阶级革命之上,最终目的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学说。马克思从来不为理论而理论,他所有的理论阐述都是在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科学依据,因此,马克思主义创立者的学说就是一个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而寻求理论依据的整体性学说。只有从目的的唯一性这个整体性的制高点出发,我们才能准确地理解作为创立者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唯一性从它的阶级属性讲,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总之,目的的唯一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不是对于客观物质世界某一个发展阶段、某一个部分、某一方面的反映。任何离开了目的的唯一性,从马克思学说的某个部分来解读马克思,把马克思的某个学科甚至个别论断从马克思学说的整体中抽离出来,都会造成对马克思学说的曲解和误读。
  然而,我们以往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教学,却往往忽视了目的的唯一性。一些人士尽管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一方面内容研究的很深,但却不知其研究的目的何在,更不知如何应用这种研究来为实现共产主义服务,陷入为研究而研究的误区,理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很不强。由于忽视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性,还导致出现无论什么人都可以讲授马克思主义,而不管其是否相信共产主义学说的怪现象。试想,让不相信共产主义学说的人讲授马克思主义怎么可能传授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其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特征鲜明地表现在其内容上的不可分割性和相互关联性。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它由不同层次的内容构成。这些不同层次的内容之间相互连接,不可分割,形成一个有指导实践功能的整体。如果将其割裂,则不仅每个部分会丧失真理性及其功能,而且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功能也就消失了。同时,构成马克思主义的各个要素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如果其中的一个要素发生了变化,则其他内容也会随之改变或调整。那种脱离相互联系的某一方面的孤立发展是不可能的,即便暂时可能,也是难以为继的。因此,在研究和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时,一定要注意其内容的不可分割性和相关性,从整体上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列宁出于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的需要,曾分门别类地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方面介绍了马克思的学说,这样做是必要的。没有这三个组成部分构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产生;但是也应该看到,马克思主义还包括其他各方面,对这三个组成部分的研究并不直接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身。况且,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还有不同于分门别类研究的新的意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与怎样研究马克思主义这是两个相联系而又不同的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强调从整体性、综合性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怎样研究马克思主义更多的是强调分门别类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该是反映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相互联系着的一以贯之的理论,是反映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理论,是反映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论。例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规律、关于资本主义时代发展规律的论述,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最本质的部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理论,最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适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只要人类社会没有终止,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原理就始终存在并发生作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论述,最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对整个资本主义时代都是适用的,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原理就始终存在并发生作用。
  再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特征还突出地表现在其研究方法上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这一科学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个整体的内在依据,它就像一条红线,把马克思主义各个部分串联起来使之成为统一整体。从科学方法论出发,人类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都基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历史。人类实践活动所具有的具体的、历史的性质是实践的本质的、内在的属性,它总是为一定的物质资料条件所规定。人类实践的整体性决定了其思想发展历程也具有整体性特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是历史的、流动的整体,是开放的、发展的整体。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形态。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即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如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这些不同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即狭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理论成果及其相互关系,总结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是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多态性,将其中的某一发展阶段加以封闭和割裂,那就会模糊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如果只是孤立地研究和讲授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某一段,那就不会得出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认识。
  
(四)“原理”课教师要为从整体上传授马克思主义作贡献
  
  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为高校新四门思想政治课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尤其是为“原理”课的建设定了位和明确了基本任务。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要求,“原理”课的定位和基本任务可以概括为“一个主题”、“一条主线”和“一个重点”,即“原理”课的讲授要以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上述“三个一”,是以整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为目标的,是要从根本上帮助大学生学习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帮助大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一定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完成他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帮助他们走上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
  贯彻落实“三个一”,教师是关键,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任课教师知识结构的调整。“原理”课的教师队伍主要是原有上哲学、政治经济学的教师,而原有教师的知识结构基本上是按照原来的课程体系形成的。如果任课教师不注意知识结构的调整,只是根据自己原有的专业背景,侧重讲解其中某一部分,甚至分别讲成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专业课,这就会偏离我们这门课的定位和基本任务。现在有的学校采取由几个教师共同承担这门“原理”课的教学,由不同的老师来讲授不同的章节,这种做法本身似乎没什么大错,但把“原理”课讲成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的课,这很容易穿新鞋走老路,无法体现本次课程改革的初衷,同样会偏离我们这门课的定位和基本任务。因此,教师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就是及时调整知识结构。只有根据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及时调整知识结构,才能胜任新的教学任务。
  “原理”新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对一些基本原理的论述比较简略,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种高度浓缩的、提纲式的内容给理解和讲授带来一定的困难。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要准确理解我们这门课的定位和基本任务,在课时比较紧的情况下,要体现“精”、“要管用”的原则,抓住实质,把握核心,不纠缠于具体的细节,在读透教材的基础上,从整体性的角度设计每章节要讲授的内容。如果授课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来考虑问题,不能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考虑问题,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有可能会出现支离破碎的现象,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当然,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理解程度将决定我们对新教材的把握程度。“原理”教材除绪论外,分为三个部分共七章。绪论主要讲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和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一至三章主要阐明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四至五章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审视和分析资本主义的产生、本质以及必然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趋势。六至七章着力于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的科学预见,主要讲授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这样的结构和内容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从整体上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当然,“原理”课如何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这方面的研究目前看来还很薄弱,难度也非常大。因此,“原理”课教材体系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原理”课的设立过程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显然,要做到上述“四个分清”,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们每个从事这项教学工作的教师要努力提高理论素养、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为完善和创新“原理”教材体系奉献自己的力量。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公亨)
* 本文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主流地位研究》(批准号2006BKS00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1 陈至立:发挥高校优势,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教育报》2007年5月15日。
2 张耀灿、 刘伟: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几点思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6 年第3期。
3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3年7月2日。
4 逢锦聚、李毅: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探索,《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第1期。

摘自何云峰、苏令银主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科发展研究》,黄山书社2009年版。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理性看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
下一篇: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的兴奋点初探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