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何云峰、苏令银主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科发展研究》,黄山书社2009年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教师。只有有了优秀的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才能有保证。基于这样的认识,上海师范大学非常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队伍建设,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关的经验可以归纳为四点:(1)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2)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3)要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学科基础;(4)要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进。不过,上海师范大学在思想政治理论队伍建设方面也还面临不少的问题,学校正在抓紧研究和制定对策,以解决这些问题。 (一)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 1. 领导重视 上海师范大学成立了由书记、校长牵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工作领导小组和教学科研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和全面指导思政课的教学科研工作。还成立了由上海师范大学领导和哲学社会科学专家教授组成的思政课讲师团,由上海师范大学领导亲自挂帅,积极参与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实施一年多来共有来自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学科的30多位领导和教授参与了思政课的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2. 经费保证 上海师范大学制定激励政策鼓励马克思主义理论青年教师积极申报国家、教育部、上海市的科研、教研项目,一次性投入20万元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建设基金,并组织老专家、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进行指导,不断增强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每年设立4万元专项经费,利用假期有计划地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队伍到革命纪念地、改革开放前沿地区、西部地区等开展社会实践、学习考察和学术交流活动。 3. 组织保障 在社科部内设立教研室,包括以承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的学科建设的教师为主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室”;以承担《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的学科建设的教师为主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室”;以承担《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的教师为主组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目前正在酝酿成立独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二级机构。 (二)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1. 重视队伍建设,目前思政课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总体上较为合理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相关二级学科下的教学科研人员(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有4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30人。从性别结构看,男性26人,女性17人;从年龄结构看,55岁以上的9人,45-55岁的11人,35-44岁的16人,35岁以下的7人;从学历结构看,具有博士学位的14人,具有硕士学位的21人,本科及以下学历的8人;从职称结构看,正高11人,副高19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1人。 2. 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实行“传帮带”、“拜师傅”、教学观摩和青年教师进修制度 上海师范大学注重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力度,重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离退休老专家的积极作用,重点督导中青年教师的日常教学,传授教学经验。并开展观摩教学,使青年教师能更好地开拓思路、集思广益,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案,丰富教学内容,完善电子课件,改善教学方法。上海师范大学还有计划地安排马克思主义理论青年教师进行国内外进修和攻读学位 3. 强调互动式的全员育人,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班级专职辅导员结对子 2006年下半年开始,上海师范大学实行“结对子”制度,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定期同所授课班级的辅导员互动。还要求所有初级干部必须有学生工作经历。不仅形成了全员育人的格局,而且强调各方面资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初步构建起了上下呼应、内外互动、虚实结合、教学与实践互通的思政教育大平台。 (三)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学科基础 1. 强调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目前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基础良好 目前,上海师范大学拥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社科部内部成立了3个科研团队,近五年中,社科部青年教师共获得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3项、省部级(市级)项目4项,科研经费总数达到60余万元,发表CSSCI等高水平学术论文连年增加。 2.举办学术讲座,成立科研机构,活跃学术气氛 坚持每学年至少邀请安排6人次以上校内外专家、学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学术讲座。积极推进上海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上东方讲坛。根据社科部教师的学术专长和法政学院的学科优势,成立了有特色的科研机构,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经济伦理研究中心、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大学生价值观研究室、传统文化研究所等。上海市毛泽东思想研究会也设在上海师范大学。 (四)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进 1.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上海师范大学建立了包括校领导听课、相关业务部处听课、教学单位内部听课(含各院系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小组)的听课制度体系,特别是分管领导深入课堂,听遍了全校所有思政课教师尤其是重点听了青年教师的课,认真与师生交流。通过系统听课,及时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动态,评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效果,有效督促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2. 实行集体备课制度,共同探讨教学难题 对于教学基本内容和疑难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各教研室每学期都要进行不少于3次的集体研讨。 3. 哲社专家开讲座,改变一人授课的教学方法 采取多种方式,为哲学社会科学专家讲授思政课创造条件。包括:通过举办思政课热点问题专家讲座、热点问题面对面等方式,拓展课堂教学,请哲学社会科学专家有针对性地、深入地回答学生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还采取各种方法吸收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直接参与讲授思政课。目前基本形成一人授一门课、专家讲座、专家开课等多种教学方式并存的格局。 (五)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生比尚不合理 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的配备比例(1:350-400)来看,上海师范大学大学生思政课专职教师的数量仍然不足,缺口仍在四分之一左右。 2. 部分教师学科情节太重 大部分教师都是受过某个专业训练的。但思想政治课教学不能像上专业课那样上。有些教师无法摆脱自身专业的“纠缠”,不能很好地投入思想政治课作为公共课的教学研究中。 3. 青年教师经济压力过大,影响对教学科研投入的程度 近年来,上海师范大学引进、招募了不少青年教师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但这些青年教师大都面临成家、购房、买车的巨大经济压力中,不得不大量地到外面兼课。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对本职教学科研工作的投入程度。 4. 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目前实行全国统一教材,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没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而上海师范大学的学生多数为上海籍,他们接受新的思想、文化很多,思想很活跃,不少学生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按照统一教材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疑惑。 总之,上海师范大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少。需要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这些新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才能不断发展。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石书成、赵银亮) 摘自何云峰、苏令银主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科发展研究》,黄山书社2009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