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教育为失去接受学校教育机会的不同年龄的人带来了希望。但在传统教育中存在的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同学间的友好相处等等方面是网络教育所不能取代的。所以网络教育的发展应从与传统教育共存和互补的角度,精心策划和整合,保证网络教育的质量,使网络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教育。 关键词:传统教学方式、网络教育、统一 “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技能飞速更新,仅凭一张文凭或原有的经验就想一劳永逸的时代己成过去,各种职业培训、终身教育已成必需。网络教育正是以其覆盖面广、适应性强、能够为各个年龄段各个层次提供相应教育内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① “一份对现代远程教育学生来源调查结果显示,现代远程教育学生的年龄从20岁到45岁占绝大多数为80.8%,20岁以下占9.3%,45岁以上占9.9%。”②在经济与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正在不断加快,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使“终生学习”已成为每个人一生中的必要活动。因此社会正在进行着一场从课堂教学走向网上教育的重大变革。 一、传统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方式是指几千年来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讲授—接受式的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中,主要由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在教学中永远起主导作用和居中心地位,大部分的教学活动围绕教师展开,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的任务只是接受知识。班级授课制实现了教育的高效率;它把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活动加以有计划地安排,赢得了教学的高速度;它能保证学习活动的循序渐进,并且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从而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直至今日,我们也不能否认“班级授课制仍然是最经济的制度”③,因此它也是目前各小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 (一)传统教学方式有以下优势。 1.师生可以面对面相互交流,更加直观、直接。 在教学活动中,不仅学生能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教师也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在与学生的思想情感交流中获取触动思维的灵感,使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得以提高。 2.教师语音、语调、肢体动作等对教学有辅助作用。 教师的行为,待人处事方式、谈吐气质,甚至于着装打扮,对学生思想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潜在影响。教师可以当面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养成健全的人格。 3.教师从学生的课堂表情神态可以及时判断教学效果。 这样更方便教师对于学生的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同时方便了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地鼓励和关怀,确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进行教学时对场地、辅助设施的要求相对较低容易组织教学。④ 对于传统教学来说最基本的条件是一间教室(露天条件下是一片较安静的空地)、一位教师以及相对数量的学生就可以进行教学。 (二)传统教学方式同时也出现了以下弊端。 1. 知识本身是具有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的,而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只能看到一些干巴巴的文字符号,容易使学生陷入语言文字的文字游戏中,而无法理解其中的真实意思,这样的学习只是机械的学习。所以说传统教学方式往往对某些教学内容的无法进行彻底地表述,可能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困难。 2. 现在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关系基本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向互动”变成了“单边活动”,学生基本是跟随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必然会逐渐下降,教师很难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保持很高的水平,因而,势必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 现今的传统教学中存在着学校严重脱离社会和生活;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使学生只能成为被动的接受体,长此以往,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个性等方面均不能平衡发展,极可能造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丧失。 二、网络教育 网络教育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知识传输和知识学习的新型教育形式,网络教育代表了现代远程教育中先进技术和实用性的有效结合,以学员自主化和交互式学习为主体,是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主流模式。 (一)在网络环境下人们之间的信息传播呈现出几个显著的特征。 1. 传播内容的数字化。 在网络环境下,由于数字化技术的优势使不同信息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转化,而文字、声音和图像之间也更方便地相互转换。学生不仅可以在网上可以看到最新的知识信息,而且还可以搜索相关资料乃至相关网站。 2.传播方式的互动性、平等性和多样性。 教师和学生可利用无国界、无地区限制的网络平台异地进行即时互动,并且人人都能从网络中得到同等的信息,实现了信息平等访问。而且网络传播可以随时发布信息,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和连续性事件的报道中,网络可以随时“刷新”信息,在实效性上远远超越传统媒体。 3.传授关系的交互性。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可以双向沟通和传输,提高了双方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互联网使传授双方互动交流真正成为了现实。 (二)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育具有以下优势。 1.网络教学能使教学内容从抽象变为直观,从枯燥变为生动。⑤ 传统的课堂教学采用黑板加粉笔,学生对某些教学内容难以理解,特别是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即使采用幻灯、投影也难以实现个体化教学。而计算机网络具有强大的采用文字、声音、图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表现的信息处理功能,在进行网上教学时可使这些优势运用于网络课程讲解和知识学习各个环节,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立体,而且生动,使学生在图文并茂的环境中轻松愉快地接受新知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点恰恰是有限空间、有限时间的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2.网络教学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了强大资源库。 Internet是世界上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资源最丰富的信息资源库,它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科研所需的大量信息。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各种教育资源的传递克服了空间距离的限制,使教育成为可以超出校园范围的开放式教育。例如名牌学校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和教育资源优势,把优秀的教师、教学成果通过网络向外传播,促进不同地方的交流,使教育不发达地区的学生同样可以接受高水平的教育。 3.网络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网上教学具有信息量大,高效率的优势。只要有上网计算机,学生可随时随地进行网上学习。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地方开始、学习任何知识,最直接体现了主动学习的特点,改变了传统教学“满堂灌”下,教师口干舌燥,学生打不起精神,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通过网络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这样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去学习知识,举一反三,避免了类似“题海”战术带来的乏味枯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三、网络教育—非主流的教学方式 网络教育的确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有许多优点为传统教学所不及,但它不是万能的,我认为网络教育依然不会取代传统的校园生活。 (一)网络化的教育虽然让教师和学生能够更方便进行交流,却也打破了面授教学所特有的师生交互性强、学习氛围佳的特性,不利于学生感情的培养。 学校的功能决不是单一地传授知识,而是教书与育人并重。每个校园都有它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特有的人文精神,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协作精神是需要面对面完成的。只有通过身临其境,通过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才能体会其中的意义。这几方面是无法通过网络完成的。传统教学可以充分利用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教师的言行举止制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对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及个性品质等全方面进行完善。在网络中学生就无法体会到优秀教师们这样的人格魅力。 (二)现有的网络课程普遍缺乏有效的向导性,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控能力。⑥ 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是受到教师各方面的管制,因此学生能相对负责地完成应学的学习任务,但是网络教学没有了教师的束缚,完全依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律性去完成学习任务了。长期以来在大量的不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泛滥的影响下,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低下,对于绝大多数青少年来说网络的诱惑胜过任何诱惑,能够做到克服诱惑只认认真真学习的青少年应该是绝少数的个体。而且网上各种类型的思想、观念,尤其是许多不良信息没有受到应有的过滤,这样非常容易对青少年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各种各样的青少年的社会问题,甚至是引起犯罪。 (三)网络交往把人们之间的活生生的社会交往变成人与机器的面对面的交流,容易造成人际交往的隔阂。 大部分的青少年渴望自我独立,网络的虚拟空间使他们感到了“自由”,为此他们喜欢在网络上与人交往,大大减少了与人的直接面对面的交流,紧张、孤僻、冷漠等心理造成的新的“情感真空”不可避免地出现了⑦,而且学习方式的固定会使学生被动依赖于网络,并渐渐厌烦实际操作,远离社会生活。同时他们对人性的险恶的分辨还是出于懵懂阶段,因此容易造成心理和身体上的伤害以及人际交往的障碍。 (四)由于网络教育资源获取的方便性,学习者容易因此养成懒惰的坏习惯。 在网络教学中,任何操作活动都由计算机来完成,键盘输入代替了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和表达,这将降低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减少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能力,不利于知识的巩固,也不利于汉字的书写训练。 (五)有些课程是需要一定的实践条件。 例如理科类课程是需要一定的实验材料、实验仪器和实验环境,并且通过学生亲手操作才能实现完成的。而创新之根在于实践,实践有利于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精神。 四、使传统教学的教学要素与网络教学的教学要素和谐统一 网络教育的出现使教学不再仅仅是“粉笔、挂图、嘴巴”的传统模式,而变得生动、形象,并且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但同时网络教学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传统教学方式也有其不可取代的优势所在。因此,我们现阶段最好的方法是把两种教学方式融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改变教学方式,使教学效果更好,使教与学的过程更加充满乐趣,更好地适应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 (一)充分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具有相对的广泛性和实效性,让学生自己到网上查询相关知识,可以增加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但仍有不少学生却会处于盲目的阅读状态,这时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外时间去收集总结资源,然后对其成果进行检验和评估。相同的问题从不同的方面,让学生们尽量使用多种途径去解决,使他们开阔视野的同时,更使他们如何学会熟练筛选和利用网络资源。 (二)做到各方面和谐。 1.教学媒体的和谐。 “虽然效率高、交互性强的网络教学媒体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点”⑧,但如果不能正确合理利用的话甚至过分依赖依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把传统课堂上板书的内容全部搬到了电脑屏幕上,再用大屏幕来代替黑板,老师势必离不开显示器、离鼠标、键盘,无法与同学们进行更进一步的交流。 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经济、简易、方便的传统媒体也不乏使用价值,教科书、图书馆等等也能为我们提供我们所需的资料。不能单单认为只有网络资源才是唯一的资源和最好的资源。因此,要优化多种教学媒体,充分发挥多种媒体的整体服务功效,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2.师生关系和谐。 往往传统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绝对控制者、组织者、成绩的判定者,而且总是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教学,把学生“格式化”。而现代课程需要教师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转变成合作型的良师益友,这就必须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但这并不是改变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课堂变成了放任自流的课堂,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讨论不围绕主题的话题,那么网络教育学习的优势不但没有发挥出来,而且连传统教学的任务也不能完成。因此教师是要以良好的素养、多元的角色、可亲可敬的形象营造融洽、合作的教学气氛,利用多媒体网络的交流工具,开展与学生的各种互动活动。从而使学生紧张、焦虑的心理得以消除,轻松愉快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实施随时控制,达到和谐共振的状态。 网络教育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网络课程和网上教学资源可以作为传统教学的一种补充,可以充实和改善相对单调乏味的传统教学方式。反过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弥补网络教育在情感培养和实践体验等方面的不足。因此将网络引入课堂后,在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等多方面传统的教学将发生改变同时,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将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也更加明显。 注释: ①郑鸿:《现代化教育史之一网络教育》,《中国科学教育》,2007年第4期,p16。 ②周礼良:《论现代远程教育学生主体性的塑造》,《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2007年第3期,p28。 ③徐琪,菅敏:《传统教学方式与网络辅助教学方式的比较》,《内蒙古水利》,2006年第4期,p126。 ④厚中:《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瓶颈:多媒体教学网平台》,《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p18。 ⑤何世明:《网上教学及其影响》,《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第4期,p46。 ⑥胡弼成:《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新华文摘》,2007年第3期,p120。 ⑦夏仁康:《正确认识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p81。 ⑧张黎明,张新英:《信息时代的网上教学》,《教育科学》,1997年第3期,p24。 ⑨向丽芳:《网络教育发展初探》,《广东教育·教研》,2006年第3期,p62,p63。 参考文献: 1.任莉莉:《网络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策》,《继续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 2.韦克平,刘惠珍:《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比较研究》,《教育探索》,2005年第5期。 3.徐琪,菅敏:《传统教学方式与网络辅助教学方式的比较》,《内蒙古水利》,2006年第4期。 4.厚中:《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瓶颈:多媒体教学网平台》,《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5.刘霞:《现代媒体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比较》,《莱钢科技》,2004年第4期。 6.郑鸿:《现代化教育史之一网络教育》,《中国科学教育》,2007年第4期。 7.周礼良:《论现代远程教育学生主体性的塑造》,《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2007年第3期。 8.张鹏:《网络课程建设问题思考》,《内肛科技》,2007年第2期。 9.陆晖:《信息技术在科学探究教学模式中的运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第1期。 10.胡钦太:《网络教育传播的主客体关系及其模式》,《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1.向丽芳:《网络教育发展初探》,《广东教育·教研》,2006年第3期。 12.赵学信:《课外网络学习与课堂教学的共存和互补》,《中小学电教》,2006年第7期。 13.何世明:《网上教学及其影响》,《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第4期。 14.张勤业:《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佳契合—网络教育》,《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3年第5期。 15.彭慧卿:《网上教学的挑战》,《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16.胡弼成:《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新华文摘》,2007年第3期。 17.夏仁康:《正确认识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18.蔡凤丽:《发展远程教育应注意哪些问题》,《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19.张黎明,张新英:《信息时代的网上教学》,《教育科学》,1997年第3期。 20.张小巧,郭根生:《浅析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互补关系》,《网络科技时代》,2007年第2期。 21.范丽梅:《论信息时代的学校网络教学》,《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