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何云峰:大学管理者应该怎样构造学习空间?
时间:2014/1/2 11:26:12,点击:0

       【来源】何云峰:大学管理者应该怎样构造学习空间?《东方教育时报》2014年1月1日第七版(“言论”版)。

       大学发展到今天,其实不是按章程设计治理结构、去行政化、教授治学等等那么简单了。现代大学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学堂”转变为全新意义上的“学习空间”。传统意义上,大学校园的物理存在形态就是教室+操场+宿舍+图书馆。而教室则是黑板+讲台+桌椅。后来,黑板逐渐演变为投影演示屏幕。但总体上,这样的大学其实跟中学和小学,甚至跟“学店”没有大的区别。不过,自上世纪90年代起,由于现代教育技术从多媒体(Multi-media)逐渐转向超媒体(hypermedia)的超文本+多媒体时代,大学校园的概念也逐渐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那就是逐渐由纯粹的物理意义上的校园演变为现代(严格说来是后现代)的“学习空间”。

  学习空间(learning spaces或learning commons)是一种最新的大学管理理念。这个理念可以用著名的美国学者John Seely Brown 曾经说过的话来表述:“如果将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全部纳入到促进合作性学习的体系之中,那么整个环境都会变成一种助推学习的技术,人们就会热衷于在其中工作,并彼此相互学习。”这句名言而今已经成为长期放置于北卡州立大学图书馆主页上的座右铭。学习空间管理理念的基础是合作性学习理论。按照合作性学习理论,学习者相互之间需互助性地学习。为了达到这样的互助性学习,学校就必须精心构建学习空间,为学习者之间的互助提供便利和条件。例如,为了互助,学生之间必然要相互讨论问题;而要讨论问题,他们就需要有讨论的空间。这里的空间既包括物理空间(如教室、房间、桌椅等等),也包括社会空间(如能够互助的同伴或者其他人员),还包括信息空间(如网上讨论园地、电子化信息交流渠道等)。这样,从人到物,从实体到虚拟世界,学生便能全方位地获得进入各种学习“场所”的机会。这种学习空间的概念最先在哈佛、斯坦福、剑桥等世界名校得到应用,迅速受到学生的欢迎,于是世界各大学均纷纷效仿,各施法术,不断构造出各自的学习空间,形成革新大学校园空间布局的无声革命。笔者的理解是,学习空间的理念要求的是从学习生态视角去全面地重构学校的整体物理形态布局和立体化地搭建学习者互助互动平台。它既有有形的物理性(甚至包括文化性)载体,更有学习氛围和空气的营造,达到了“空气育人”的效果。

  以香港大学为例,管理者非常巧妙地将连接原来主校园和百年校庆校园的观光长廊构造成学生学习的物理空间。他们在装饰和设计的时候采用无窗户式开放设计,走廊两旁摆放各种造型的桌椅,供学生做作业、讨论问题使用,学生可以在观赏海景的同时看书学习和相互研讨。甚至部分办公楼走道也布置了各种不影响通行的学习空间。办公楼本身的安静环境,配合着学生安静地看书,轻声细语地讨论问题,不仅没有影响教职员工的办公,反而增加了处处都是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生态,那种学习氛围感,人人都会受到感染。这就是学习空间的力量!

  按照学习空间的理念,单单从大学校园的物理空间改造方面来看,原来的那种教室、图书馆、宿舍三点式学习场所的传统空间概念已经被彻底打破。现在,校园的每个物理性空间都可以充分利用,形成校园整体性地变成学习空间的局面。即使原来的教室、图书馆、宿舍三个学习主场所,也要按照合作性学习(互助性学习)的需要加以重新构造,这包括活动性的桌椅,隔音墙壁的建造,教室空间隔离的灵活性,教学技术辅助设施的设计和放置等等,都必须重新安排。如此一来,传统的粉笔(或 PPT)加黑板配备桌椅的那种教室概念已经不能符合现代学习空间的构造要求。在一定意义上,学习空间理念的引入已经可以看成是“学习生产力”或整个“教育生产力”的革命。习惯上,我们可能会倾向于将这样的学习空间理念看成是学习环境的优化。不管用什么概念来表达,笔者以为,像香港大学以及世界各所大学都非常注重学习的物理空间设计和改造,以此来切切实实地贯彻“以生为本”,而不是空洞地喊口号,这才是最为根本的。

  根据学习空间的管理理念,除了要构造有利于学生互助性学习的物理空间之外,还要加强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的建构。这是一种更加发人深省的管理哲学。以信息空间的建构来说,通过网上虚拟社区的构建,可以实现不同高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也可以使不同学校的学生之间形成社会空间。例如,一个地区的学生可以跟其他地区的学生之间互助; 引入知识建构的专门网络软件,学生之间的网上讨论会自动构造出各种知识链,产生各种不同的新思想,启发彼此的思维;通过网络化数据库的开放和共享,使不同地理位置的学校之间学习条件差异达到最小化等等。所以,信息空间的全面构造和不断升级,在彻底达到以生为本的状态下,偏远地区的高校跟发达地区的高校之间不会再有明显的学习空间差异。这表明,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的构造不仅使学生处处和时时可以合作和互助,而且会减少学校之间学习条件的差异。这样有利于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实现学习公平,即任何高校的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地享有自由发展的机会。

  一句话,现代大学学习空间的理念不仅正在改变传统的校园物理布局概念,而且还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笔者以为,这样的理念若不能被采纳和彻底贯彻,任何高校要实现与国际接轨(或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几乎都是不可能的。笔者一直怀揣的大学梦就是希望看到中国的大学校园能够贯彻学习空间的管理理念,远离“学店式”形态,使我们的大学真正具备“学习空间”。

       http://bk.shedunews.com/dfjysb/html/2014-01/01/content_20761.htm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何云峰:启思教育与启思学习
下一篇: 何云峰:学术自由的“国际标准答案”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