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云峰,标题:高层领导人的教育背景能折射出什么,《东方教育时报》2013年3月27日第7版(言论)。http://bk.shedunews.com/dfjysb/html/2013-03/27/node_8.htm
最近高层领导人新老交替,举世对此十分瞩目。在关注谁当选为领导人的同时,领导人的背景尤其是受教育背景也引起大家的关注。例如多名领导人有法学背景就引起了热议。国家主席习近平是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是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国家副主席李源潮是中央党校法学博士。此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是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是华东政法大学法学教授出身。大家还发现,新一届党国领导人的学历都很高,多有大学以上学历,更有不少是硕士或博士学历。四位副总理和五位国务委员都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7人有研究生学历或在职研究生学历,并有3人拥有博士学位,他们分别是副总理刘延东、国务委员杨洁篪和郭声琨。人们甚至试图寻找到领导人教育背景方面的某种模式。他们对上一届国家高层领导人的教育背景进行数据分析后发现,在27位领导人中间有16位毕业于985高校,11位毕业于非985高校;本次换届后的领导人中70%是学文科的;如此等等。在不知不觉中,中国似乎已经进入“知识精英治国”的时代。不过,笔者以为,对此要做客观分析。孩子的家长尤其要冷静,不可不顾自己孩子的实际盲目追求某一种精英培养模式。精英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是少数,不可能人人都成为精英。如果人人都能或者大多数人能成为精英,那也就不叫精英了。所以精英只能是少数。如果家长都追求自己的孩子成为这样的少数,那是注定要成为失败的教育投资者。学校、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对学生有期待,这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但我们的期待和要求必须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才会具有科学性。要对孩子的各方面情况有综合的评估,实事求是地作出相应的期待,才会成为成功的家长。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发现,有的家长片面地将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解为面面俱到地发展,盲目地给孩子提出科科优秀的要求。这对孩子发展十分不利,对社会安排资源也很不利。使学生面面俱到发展和科科优秀有可能吗?要使学生面面俱到发展,必须有一个逻辑前提,就是假定每个学生都有面面俱到发展的可能性。反思一下这个假定,无论在科学根据和事实基础上都站不住脚。从科学根据来说,还没有任何科学研究结果表明,每个人都有面面俱到发展的可能性。相反,却有许多反证。例如,加德勒提出多重智力理论,认为人有多种能力,包括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等。该理论表明,个人可能在某一个能力或某几个能力方面得到发展,但可能在其他能力发展方面表现平平。这个理论实际上否定了人的面面俱到发展的可能性。所以,使学生面面俱到发展的提法缺乏科学根据。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还会发现,不少家长会盲目崇拜名校。名校情结本来没有错。但如果不顾孩子实际地追求名校,那就会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犯错。关于领导人教育背景的任何分析都不可能得出上清华、北大等少数名校的学生将来就更有可能做领导人的结论。事实上,是名人造就了名校,而不是名校造就名人。古今中外无一例外的是,许多学校本来名气一般,却都因为某个名人而闻名于天下。相反,许多名校的不少毕业生终身成就十分平凡。哈佛学生的平均毕业率只有40%多。已经毕业的学生也不都是成就突出的。要成为有成就的领导人,必须靠许多自身素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才有可能。笔者注意到,我们的高层领导人学缘呈现出十分广泛和无规律可循的状态。那就是说,任何学校的毕业生只要表现优秀,有良好的个人素质,都有可能成为领导人。最重要的是,名校之所以有名,往往跟其自身特色有很大关系。每个名校都因特色而凸显个性,从而也更加引人注目。名校还会注重在学生培养模式方面形成个性。然而,这些独特的特色和培养模式却有一个共同的弊端:学校为了保持特色而不愿意轻易求新,也不会把注意力放在分析学生本身的特点上。也就是说,名校的共性是,学校不会因为学生而改变什么。否则它就不会成为名校了。而这种不求变的特征,恰恰是违背“因材施教”基本原则的。因此,如果学生不能适应其特色,不具有必要的可塑性,进名校反而会导致学生无力很好地取得成就。 总之,还是常言说得好: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孩子最喜欢的才是最值得鼓励的。家长也好,学生也好,学校或者其他方面也好,都不可盲目追求单一的精英教育模式,一定要多元分析。当大多数都往东淘金的时候,你往西探宝说不定是最好的选择。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宣传部长、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邮编200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