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不平凡的2009年,我们迎来充满希望的2010年。伴随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迈进,我国教育新的阶段性特征愈发凸显,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亟待分析与破解。教育研究更加关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教育发展的实际,关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取得重要理论进展,对教育实践产生重要影响。 (1)教育改革的目标与方向 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和教育改革任务的艰巨性。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教育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2009年,针对教育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专家学者们积极建言献策,以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方向。近年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提法时时见诸不同媒体,不仅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所积极倡导,而且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甚至被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学者们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到理论层面进行思考并指出,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努力方向和总体性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与教育坚持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在当前条件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加和保障教育投入,创新和完善教育制度安排,优化和提升教育运行质量。 ——体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改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必由之路,在现阶段,体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有学者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问题是正确处理政府、社会、学校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政府宏观管理、社会有效参与、学校自主办学的教育新体制。因此,建立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参与办学,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是教育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必然选择。还有学者认为,探索新时期政府与学校关系的重建,需要把握二者关系重建的制度环境,重视制度在政府与学校关系重建中的地位与作用。制度创新是新时期政府与学校关系重建的基本路径。城乡教育二元结构问题,一直是教育改革举步维艰的一个原因所在。破解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推进和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必须从改革制度入手。为此,有学者指出,应建立城乡一体的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强化教育督导中的“督政”环节,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度,把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纳入到政府绩效考核、官员施政约束的评价体系。 ——教育改革的方法与路径。教育政策的制定直接影响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及进程,而教育咨询在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学者指出,教育改革要避免基于本质主义与二元对立的逻辑、立场与单向度思维方式,以免教育改革因“钟摆式”动荡而陷入困境。有学者提出建立教育政策咨询委员会的主张,以有效发挥教育咨询在教育决策中的作用,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决策程序与机制。也有学者认为,必须采取营造风险文化、呼唤决策伦理、建立多元参与的教育政策制定体系等措施,来防范和减少教育改革带来的风险。还有学者分析指出,根源于“有限理性”的渐进改革是适合植根于中华文化基础上的中国教育改革现实的一种有效选择,具有激进和保守两种改革倾向不可比拟、不能超越的合理性。 (2)教育公平的重点与实施路径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保障公民公平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是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2009年,伴随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推进与深化,特别是针对长期形成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专家学者就教育公平的重点和实施路径问题展开了新一轮深层次的探讨。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接受公平教育是法律赋予全体公民的基本权利,与每个人的一生命运息息相关。教育公平的本质是将教育无法控制的那部分变量排除了之后,只考虑教育系统自身的变量对学习成绩所造成的影响是平等的。教育结果公平作为一个量化的指标,不仅可以评价教育结果本身,还可以对教育起点、教育过程进行评价和衡量。有研究发现,教育对社会的贡献不单单体现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同时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作用,即作为一种重要的代际流动机制,承载着促进社会流动、保证社会公平和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因此,国家在大力发展教育的同时,应该更加重视教育平等化,创造更加平等的就业机会,最终促进社会公平。 ——教育公平的重点:城乡教育一体化、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促进教育公平,近年来,我国在教育公平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但不容回避的是,教育差距仍不同程度存在。首先是东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存在巨大差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教育的重中之中,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点领域。要从不同层面明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整体目标,制定国家办学标准。其次是区域内城乡教育差别。城乡教育结束分割发展状态逐步向城乡一体化转变,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目标。 ——教育公平的途径:科学规划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我国幅员辽阔,区域教育差异较大,迫切需要开展区域教育研究。为实现公共教育财政资源在地区间更有效和更公平的分配,政府应在教育财政资助设计中充分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对于地方教育财政支出的影响,以及地方政府在接受财政资助后可能产生的财政反应。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倾斜和流动,是推动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向更高层的公平和均衡发展迈进的关键。 在推进教育公平的进程中,政府负主要责任,应以发展促进公平、以制度建设保障公平、以规范管理维护公平,其根本手段和方法是科学统筹。具体措施应着力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农村学生受公平教育;缩小区域教育差距促进中西部学生受公平教育,促进职业学校学生受公平教育;缩小校际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缩小群体差距教好每一名学生;建立促进教育公平的长效机制。 (3)从战略高度重视培养创新人才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而要实现这一战略,必须“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科学大师钱学森一直非常关心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他去世后,“钱学森之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教育研究的时代课题。 ——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为创新型人才成长夯实基础。基础教育要注重特色发展,为创新型人才成长夯实基础。有学者认为,中国基础教育在初步实现均衡发展之后,下一步发展的路径应是“特色发展、文化育人”。创建和实现多样化、个性化、有特色的教育,是新的教育哲学理念,是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 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学者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社会生活实践,优化课程结构。保证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自主权和选择空间,积极稳步推进初中阶段的综合课程、高中阶段的选修课程建设,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要借助思维科学研究的成果,注重人的思维的全面和辩证的发展。有学者介绍了钱学森的有关主张,一是改变只注重知识传授和知识积累的传统教育方式,尽早引入抽象思维的教育;二是要学会运用形象思维去解决抽象思维所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三是纠正学科分割与疏离的弊端,做到整体思维、专博结合;四是坚持学术民主,激活“集体思维”。 ——创新高等教育,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高等教育需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有学者指出,大学人才培养观念的更新,一是回归大学的观念理性,坚持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二是守护大学的理想主义,培养有社会担当精神的人;三是按人才成长规律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等教育要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有学者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大学教学活动基本特点为:教学活动的研究取向,教学活动的独立取向,教学活动的实践取向。因而,大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自由”,构建加强基础、重视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形成课堂学习的讨论、研习之风,提高实践教学的研究性。 ——注重特殊人才培养,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重视儿童早期潜能开发。加强对学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测试、培育和跟踪研究,及早发现儿童的特殊潜能。有学者提出,超常人才培养要以“健全人格+才能出众”为努力目标,以“智力与非智力、左脑与右脑、学业与心理、显能与潜能、加速与加深的和谐互动教育”为结构要素,以兼顾天赋儿童和特殊才能儿童为基本原则。 (4)教育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 2009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对我国也产生了影响,使我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挑战。如何积极应对,促进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紧迫的现实问题。 ——加快高等教育改革。金融危机对我国高等教育造成了深刻影响,应审时度势,有效化解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学者指出,应及时采取措施,善于发现、把握和利用机遇,如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开辟西部、农村、基层的就业通道;促进高校调整专业结构,培养适应就业市场的应用型人才。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应积极调整和优化教学和科研结构,在政策上加大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有学者提出了防范高等教育投资风险的思路,如优化高等教育规模,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完善劳动力市场,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并使政府决策者和广大民众树立高等教育投资的风险意识,从而使高等教育投资具有更高、更长久、更稳定的经济回报。 ——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职业教育面临着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机会。有学者指出,应进一步明确和强化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根据市场需求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还有学者指出,职业院校要积极应对产业升级和变革,对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作出战略调整,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造就大批新型技能型人才。 就区域职业教育发展问题,有学者指出,应积极创办县域中等职业学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职业教育,推行城市与农村对口支援、合作办学,充分盘活大中城市的职教资源,推行农村职业教育券制度,开展将农村职业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试点等措施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面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不利影响,针对就业压力日益严峻与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现象,有学者提出,加强高校创业教育,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是从根源上解决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对此,应加强创业教育师资培养,建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立体创业教育观指引创业教育发展。有学者提出,应开设各种类型的创业课程,增加创业实践机会,鼓励和支持学生在学校期间进行自主创业;高校创业教育应该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加强大学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学生对自我更积极的认识,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5)探寻高等教育强国之路 高等教育与国家核心利益休戚相关,大学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成为实现国家利益的必然选择,是国家发展的战略任务。这一新的历史使命,意味着一种新的理念正在打开中国高等教育战略设计的视野。 ——高等教育强国的意义与内涵。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新的时期,提出和推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础和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唯一选择。高等教育强国的指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在国际高等教育中的影响力,包括高端性、关注度与话语权以及独特性;二是在国家发展中的实际作用,包括重视度和依存度。具体分为五个方面:规模指标、质量指标、结构指标、投入指标和观念指标。 ——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任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需要着力建设高等教育发展国家保障体系。一是创新教育科学理念与强化高等教育研究。理念创新是改革的先导,从历史与现实中把握未来是探索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理念体系的先决条件。二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做强区域高等教育。高等学校的定位、特色发展都要围绕提高质量这个中心任务,应加强各种类型高校的学科与专业建设。三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优化学科专业。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人才培养模式运作逻辑上的缺陷有关,解决应从人才培养的价值和技术、教育教学活动与体制机制以及培养模式的等层面入手。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绩效评价体系。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日益完善,高等教育系统越来越复杂,揭示高等教育发展客观性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完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利用高等教育发展层次指数、平衡指数、开放指数、需求率、实益率和结构指数等新概念对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可以较清晰地描述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状态。同时,大众化和民主化必然带来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结构多元化和价值冲突。应该充分调动和发挥政府、市场和高校自身的力量,建立良好的高等教育评价范式,实现价值协调。作为大学评价的一种显性表达方式,大学排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当前大学排名普遍存在的静态排名有一定的局限性,故应使用纳入态势的大学排名的动态模型,并用算例进行验证和说明。而以高校利用办学资源实现其职能的效益为评价标准的高校绩效评价方法,则是对高校资源利用状况的一种客观反映,旨在促使高校在努力争取资源投入的同时,重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6)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想与现实 课程与教学改革始终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2009年,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教学论学科的发展走向成为热点,关注学生的整体性发展成为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共同主题。 ——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课程改革必然要提出理想的课程,实施理想的课程必然会涉及教学问题,实施理想的课程必须尊重实践的教学可能性。因此,要使课程与教学改革行走在理想的课程与教学的可能性之间。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需要科学认定课程问题,准确提出改革目标,完善目标预设机制,以提高改革目标的质量,促进改革目标的实现。课程的弹性化追求从本质上需要学校及教师有权确定适合各自变革的具体进程,因此有学者提出要以“可能性”、“操作性”、“匹配性”这三个标准作为主要指标,确立课程改革的“可行变革区”。 有学者指出,课程改革提出来的新理念只有得到一线教师的认同、理解并且转化为相应的教学行动,才能获得真实的改革成效。因此,要重视教师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关键性作用。 ——教学论的学科发展走向。当前,我国教学论学科正处在一个走自主创新道路的关键转折点,必须走出传统范式,真正切入理论的原点和实践的原点,实现学科本身的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在研究主题上,应对教学论思想和流派作深度研究,加强教学论基本理论与学科教学论之间的深度合作;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上,应促进教学论学科发展与社会发展进程的匹配,提高教学论学科的“有效供给”;在研究功能取向上,应加强系统、有深度、有广度的本土建构性研究;在研究主体上,应加强研究主体之间的深度合作,构建教学论研究相对稳定的学术共同体;在研究方法上,应强调多元化方法的应用;在研究影响度上,应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提升研究成果的学术影响力。 ——课程与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整体性发展。当代课程是基于学生的主体性而在预设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基本教材的基础上动态生成的,用以引导学生能动学习、主动发展的方向。教学则应是在一定培养目标指引下,教师和学生以课程为指南而进行的教与学双边互动的育人活动。 观照人的生命整体,促进人的整体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为此,从人学立场关注人的整体性存在,把三维目标当作思考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一条重要原则,从人性角度确认知识门类对人的整体性发展的重要价值,并在教育教学实践层面关注作为整体人的体验学习,便成为深化课程改革不得不进一步考虑的重要问题。 (7)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对巩固义务教育的成果,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发展学前教育成为国家重视、社会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也是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 ——学前教育是奠基性事业,具有极高的个人和社会发展价值。学前教育是幼儿入小学前的准备,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有学者指出,学前教育关系到儿童健康、社会性、情感和认知等领域的长期发展。优质的学前教育不仅对幼儿及其家庭有利,更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还有利于降低犯罪率和改善公民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从而节约公共行政、司法、医疗和福利开支,是一种高回报的人力资本投入。有学者认为,除了能体现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才等方面发展的宏观价值,学前教育还能体现幼儿认知、培养道德、陶冶情操、保育身体等个体发展以及在园所实践中幼儿个体的社会化、主体化、个性化三个方面的微观价值。 ——普及与发展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是我国各级教育中普及率最低的阶段,3-6岁儿童入园率在40%左右,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率,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有学者提出,实施“9+1计划”,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比较好的地区率先进行学前一年义务教育的试点,取得一定的经验后逐步推广。到2012年,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到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学前一年义务教育。也有学者认为,可优先在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和贫困地区农村普及免费的学前一年教育;在发达地区,应当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和地区率先探索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系统的方法和途径。 ——明确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健全学前教育发展的保障措施。学前教育也是社会公共福利事业。有学者指出,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公共财政支撑、多渠道投入相结合的学前教育发展机制。扩大非营利性、事业性质的公立幼儿园的比例,实现对市场价格的控制,保持学前教育的教育性和公益性。建立和完善对城乡困难弱势群体的扶助机制,重点支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把农村学前教育纳入农村公共服务范畴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与社会公平,发挥学前教育的教育补偿功能。应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立法进程,依法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地位、功能、发展方针、政府责任等,促进学前教育管理更加科学和规范。 (8)教育科学研究的时代使命 教育科学研究在反思、总结30年来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注重从我国教育的实际出发,着力研究解决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立足理论创新,提出并逐步解决实现科学重建的理想。本土性、实践性、科学性、有效性,成为2009年教育学研究的“关键词”。 ——关注实践,服务教育发展。我国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也有许多亟待解决的教育理论问题,需要教育理论工作者认真研究和解决。教育科学研究应该直接面向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通过教育研究工作者与中小学校长、教师合作开展研究,创新当代中国的教育科学;认真研究和解决中小学在办学实践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倡导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治学态度。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为教育实践提供积极价值和科学基础,提高科学化水平是教育学完成其任务的基本条件。有学者指出,教育研究要摒弃“定义性”语言、逻辑、态度、方法和表达方式,避免过度诠释现象、非历史性诠释现象、非对象式诠释现象,摒弃绝对的、僵化的、教条的研究结论。 ——立足国情,创新教育理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学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教育学科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类24个学科中研究队伍规模大、“产出”高的三大学科领域之一。 随着教育全球化浪潮的推进,教育理论本土化成为发展中国家乃至世界教育研究领域中的重要问题。有学者指出,教育理论本土化是本土教育实践的学术化,并从本土教育问题切入与国际学术界进行对话,在对话中实现本土教育理论创新的过程。当下中国教育学的使命是,在研究思路上将国际理论视野和中国问题意识进行创造性的整合,在价值导向上从“知识世界”回归“人的世界”,在实践追求上以解决教育问题、影响教育决策为旨趣。 ——保持活力,做强教育科研。历史与实践已经证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越来越依靠教育科研的引领,而教育科研要发挥引领作用,就必须保持不断创新的活力。第一,促进教育科研的文化自觉;第二,构建教育科研的协作机制;第三,创建教育科研的学术标准;第四,发展教育科研的基础设施。 学者们指出,教育研究要保持蓬勃发展的态势,需要创新研究方法,加强实证研究,以增强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政策性研究,提高决策服务的实效性;加强微观应用研究,强化指导学校管理实践的功能;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促进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加强比较研究的针对性和本土化,服务教育改革与发展。 资料来源:http://onsgep.moe.edu.cn/edoas2/website7/index.j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