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研究生教育该“研究研究”了
时间:2008/7/31 18:16:41,点击:0

 

  “研究生不如双学士,双学士不如本科生。”在高学历盛行的年代,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研究生学历正在经历着“集体贬值”。这种境况让从事研究生教育的专家和跃跃欲试的考研学子感到茫然——

  非典的硝烟已经散去。尽管京城酷暑难耐,考研队伍与往年相比依然只增不减。在北京有名的启航、导航等考研培训班里,容纳几千人的大教室座无虚席……今年的火热预示 了明年的考研大潮仍将继续高涨。

  今年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最大的一年,用人单位更加注重的是实用能力,高学历人才的就业压力已清晰地显现出来。北京一家IT企业主管这样对记者说:“研究生的‘能力’在下降,高学历人才的‘消费虚热’开始降温。许多硕士没有完全体现出与学士层次上的差异。”大学生为了就业而读研,市场却说文凭不能代表能力。更让人疑惑的是,学习质量下滑,就业行情下跌,如今研究生为何开始不值钱了?研究生教育到底存在哪些问题?

  入学考试有漏洞

  应试痕迹明显的入学考试,直接导致了研究生队伍质量的下滑。学生准备考研就是死记硬背,更有甚者,许多二三流大学为了使学生考上重点,本科生在二年级开始就分科,只学所报专业要考的科目。许多学校还派老师针对重点高校历年的考题进行研究,推敲各高校的参考书目,分析每个老师的出题特色,将答题点一一列出,让同学死记硬背。这些学校的学生往往能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取得相当高的分数,但由于知识面狭隘,在研究生阶段,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差,缺乏应用能力和创新水平等弱点都表现了出来。

  针对这一弊端,许多高校已经陆续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对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进行了改革。除政治、外语统考以外,将以往的两门专业课考试,改为专业课和综合课的考试,并加大了面试的分值,以确保招生质量。

  盲目扩招酿苦果

  据了解,1980年至1998年,高校在校研究生数量增长了8倍。清华、北大等学校的研究生人数已占到学生总数的一半。预计到2005年,在校研究生将突破100万。连续几年超过30%的扩招,致使教学设施、师资、科研设备等都跟不上需求,现行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社会亟须大量研究生学位的现实。研究生扩招直接导致了导师数量的减少,以前,一位导师指导2-3名研究生,扩招后,一位导师要指导20-30名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顾教授认为,现在很多研究生几乎处于“放羊”状态,“师生之间一两个星期见一面,有的甚至半年才能上一次课。有些导师忙于自己赚外快、做学问,无暇顾及研究生的学习情况,更有甚者,导师学生‘老死不相往来’,缺乏必要的交流。”导师少的另一结果是“赶鸭子上架”,有些教师缺乏带研究生的经验,甚至不具备带研究生的资格。“矮子里拔将军,越拔越矮。”甚至出现学生出题,将导师难住的情形。长此以往,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应用能力能不下降吗?

  教学体制要改革

  清华大学精细化工专业一位研究生,在应聘山东一家化工集团研发中心主任的职位时,押下价码:年薪20万元,2%的股权。“20万元是清华价,不是我个人随口说的。”在参观完生产线问及他一些技术问题后,总裁请他走人———不值那么多。“如果他真有真才实学,或者特殊的专业才能,年薪50万元也不为过。可他没有单枪匹马地接过一项课题,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我们怎能放心把核心部门研发中心交给一个不懂市场的秀才兵?一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动不动就拿股权说事,2%的股权,他知道我们公司的注册资金是多少吗?是两亿元!”说这话时,总裁显得很激动。

  如今,许多人抱着单纯的就业目的考研,缺乏实干精神,很少有人下功夫钻研学问,学术功底薄弱,学风浅近浮躁。“现在的研究生普遍比较注重实际,多数是哪儿钱多去哪儿。这些年来为什么各学科难以出现出类拔萃的人才?缺乏志向和兴趣是其中重要的原因。”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不无担忧地说。

  研究生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到底要培养怎样的人才,怎样去培养人才?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有真才实学的高素质队伍,研究生教育体制亟待改革。有关人士认为,提高研究生的质量,关键在于完善师资。高校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高水平导师队伍上。最近,北京大学的人事制度改革,迈出了全国高校师资整顿的第一步,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此外,整顿学术风气,规范研究生论文答辩制度,实行“宽进严出,末位淘汰”,也是改革研究生教育体制的重要途径。

  随着就业观念的调整和市场人才需求的增强,研究生教育必须接受市场竞争的选择,调整人才培养机制,只有遵循市场规律,才能从根本上调整研究生教育与就业市场需要的矛盾。“挤掉研究生教育的水分”,研究生文凭的市场价值仍然很大。(实习记者 张今)

http://www.peopledaily.com.cn/GB/jiaoyu/1055/1995431.html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北京大学提高博士生质量 今年始实行四年制
下一篇: 刘吉在上海财经大学讲演:中国宏观经济分析..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