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告】 1. 本网即日起只接受电子邮箱投稿,不便之处,请谅解! 2. 所有文章的评论功能暂时关闭,主要是不堪广告骚扰。需要讨论的,可到本网留言专区 
学界动态 |  好汉反剽 |  社科论丛 |  校园文化 |  好汉教苑 |  好汉哲学 |  学习方法 |  心灵抚慰 |  好汉人生 |  好汉管理 |  学术服务 |  好汉网主 |  说好汉网 |   English  |  学术商城 |  学术交友 |  访客留言 |  世界天气 |  万年日历 |  学术吧台 |  各国会议 |  在线聊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李爱珍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让中国科学界尴尬
时间:2008/8/20 15:15:14,点击:0

 

  刚被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李爱珍,1958年复旦大学毕业, 1958-2006年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原上海治金所)任职, 1988年晋升研究员, 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先后到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德国马普学会作访问教授。1985-1993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治金所半导体材料研究室室主任, 1993年信息功能材料研究室室主任兼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1997-2004年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88-2000年863新材料领域电子、光电子材料专题负责人。2003年当选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2004年获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工程科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获此奖项。1985年至今先后获国家发明奖1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获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20项; 发表论文230余篇, 三个专著篇章;国家发明专利21个,其中授权6个,受理15个, 获国际发明展银奖1个。
  
   这样一位成果卓著的科学家,竟然不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1411名院士的名单中。李爱珍在国内竞选院士的历程可谓坎坷。她先后参加2001、2005年的科学院增选和2003年的工程院增选(有些网页显示她还可能参加过1999年的科学院增选),居然屡次不中。李研究员现已年过七旬,根据近几年的增选情况来看,以后估计机会更加渺茫。如今却墙内开花墙外香,被学术水平与中国两院不在一个数量级的美国科学院选为院士,这是中国科学界的光荣还是耻辱?一方面,中国的许多院士名不符实,被奚落为和美国一二流大学助理教授同等水平,还有的甚至抄袭剽窃,学术不端;另一方面,真正作出重大贡献、被国际学术界认可的学者们如袁隆平、李爱珍等却屡遭排挤,得不到应有的荣誉。这些怪现象只能说明中国科学体制的病态和科技评价体系的种种弊端。科技界的官老爷们是该好好反省反省了!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百度搜藏+ 分享到淘宝+ 分享到网易微博+ 分享到Facebook脸谱网+ 分享到Facebook推特网+ 【打印】【关闭
上一篇: 杜润生:中国改革最需要警惕权贵资本主义
下一篇: 万钢从海归到部长仅用7年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