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本原探索》简介 作者:杨神经(杨传生) 最近,由本人撰写的关于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的一本理论专著——《万物本原探索》已经不本了,书中提出了一个非常崭新、非常重要的理论,即物质分子振动论,应用这个理论,本人把自然界中各种现象的发生机理和自然界中存在各种奥妙的成因,都作了详细讲解和论证。 这个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自然界中所有的物质只存在两种运动形式,一种是物体的宏观运动形式,另一种是物体内部的微观分子振动形式。所有的能量形式,都由这两种形式承载和传递运送。所有的能量交换,都是以宏观物体运动的撞击形式和微观分子振动的碰撞形式完成的。自然界中所有的现象的发生,都缘于分子振动和振动传递过程。 按照振动理论的观点,人与外界的联系或人的感官的工作情况大体可以归结如下:1.在太阳系的空间中,首先太阳的物质分子是激烈振动着的,在太阳的分子振动能量能够顺畅地传递过程中,传递介质分子(太空分子)振动不够强烈,人们就看不见什么东西,宇宙中一片漆黑;只有当振动传递遇到阻碍而发生介质分子激烈振动时,超常的能量通过空气分子振动传递到人的眼睛上,并把这个能量沿着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中,大脑根据获得的能量大小,才感觉某个物体的存在以及光线或颜色的存在,这就是眼睛的工作原理和条件。2.在地面上的空中,空气分子振动不够强烈,人们听不见什么声音,一片寂静;只有当遇到一个振动源而使空气分子激烈振动时,超常的能量传递到人的耳朵里,大脑形成感觉,才感觉某个声音的存在,这就是听觉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条件。3.某种气体物质的分子振动等于或低于人周围空气分子的振动能量时,人们就闻不到这种物质有什么气味;当这种物质的分子振动超常时,才有能量传递到人的鼻子里,大脑根据不同的能量大小,产生不同的感觉,才是各种气味的存在,这就是嗅觉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条件。4. 某种食物的分子振动等于人体内或舌头表面细胞的振动能量时,人们就尝不到这种食物有什么味道;当这种食物的分子振动超常时,才有能量传递到人的舌头上,大脑根据不同的能量大小,产生不同的感觉,才是各种味道的存在,这就是味觉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条件。5.当人的周围空气分子振动属性与人体皮肤细胞振动属性一样时,人们就感到不冷不热;当它们不一样时,人们就感到冷热,这就是人体外感觉的基本原理和条件。6.当人体内各个部位器官细胞振动正常或人体内能量传递顺畅时,人就感觉不到有什么不适或疼痛;当人体内有部分器官细胞振动不正常或人体内能量传递不顺畅时,人就感到某个部位疼痛或不适,出现疾病,这就是人体内感觉的基本条件。7.当身边事物的发生与自己主观意志一致时,人就感到很满意;当身边事物的发生与自己主观意志不一致时,人就感到很高兴或很烦恼,这就是人的心理感觉之基本条件。总之,上述所有感官的基本条件,构成了人与客观世界联系的全部。 比如说电和磁,按照传统理论或学说,电是“导体中有一种自由电子,它们可以在各个原子之间自由地移动”。电流是“导体中电荷或自由电子有规则地定向移动或流动”。这个学说是荒谬的。 比如说物质的结构,振动论认为:任何物质都是由其最基本的颗粒组成,这种颗粒我暂时叫分子。过去所说的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夸克等,都是在基本颗粒(分子)受到强大能量作用或撞击所产生的不同大小的分子碎块。这些碎块的重新组合,就不再说原来的物质了。这个理论概念,与原子学说有天大的区别。 对于理论验证的问题,现在所有的物理实验结果和化学实验结果,都可以作为振动论的实验依据,都可以用振动论来解说。这就免除了许多人对这个理论没有实验证明的担心,同样也可以用数学进行量方面的计算。 振动论对天文、气象、动物、植物、物理、化学、生命、生理、病理、中医、西医、心理、哲学等自然学科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各种现象作出了正确合理的解释,尽管过去的许多自然现象先辈们解释得不合理,需要批判和更正,但他们为人类所作的贡献是不容怀疑的。尤其是很多科学先辈们发现的规律、定理、计算公式、试验数据等,永远是具有很高价值的。我们与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同一现象的说法上,内在规律基本上是一致的。如果说“日心说”改变了一代人对老天的认识能力,那么振动论就将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彻底地得到开发。 很显然,振动论是与现代科学理论体系是相悖的,但是,并不因此认定它是错误的。我自己感觉是反动的,但是,不是错误的。当然,学术上的反动,未必是个坏事情。 比如说,传统理论说人呼吸的是氧气,出来的是二氧化碳;而振动论认为,人吸进来的是高能状态的氧气(部分空气),出来的还是氧气,只是处于低能状态了,因为它在肺中通过分子和细胞碰撞交换了能量的。传统理论说潮汐现象是月亮的吸引力造成的,而振动论认为是太阳的照射力造成的。传统理论认为人体血液是循环的,振动论认为人体中血液不是那样循环的,血管中的血液几乎是静止的,是处于一种鼓胀状态。心脏只是起到保证这个血管系统始终保持鼓胀着。传统理论认为地震是由于地下的岩浆滚动造成的,振动论认为地下没有滚动的岩浆,只有临时出现局部空间岩石温度过高才会产生岩浆,地震是由于地球在散热过程中,散热路线集中后产生了地表下局部岩层温度升高,体积膨胀,造成了地壳开裂,传递到地面上的一种现象。 由于本人知识面有限,书中定有多处谬误,本人意在抛砖引玉,不妨大家共同参加讨论,作者欢迎专家的指正和广大读者的批评。也可以到我的论坛上讨论,并且欢迎用语音聊天来讨论问题,地址和号码如下: http://lygycs.bbs.xilu.com QQ: 46881784 电话:0518-5481252(家庭),0518-5351717(办公室)最近可能换办公室,可能用这个电话:0518-5681672 凡是从事科学研究和科学爱好者以及新奇书籍收藏者,要购买该书,请与我联系,因是自费出版,市场上买不到。30元/本,请通过邮局汇款到:江苏连云港质量技术监督局 杨传生 收,邮政编码:222004,要求签名者,请说明。另外,凡是在我的签字中,遇到不认识的“外文”,可以把纸反过来,对着光源,竖着仔细看!! |